简述什么是心源性休克?

题目

简述什么是心源性休克?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心源性休克主要因急性心功能障碍,心排出血量减少而引起的,首先要具备一般性休克的临床表现:血压下降,收缩压<10.6Kpa,脉压<0.2Kpa;心率增快,脉搏细弱;面色苍白或紫绀,皮肤湿冷,尿少,烦躁不安等,还有心脏功能不全,体循环静脉系统充血的症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心源性休克的主要病因是( )。


正确答案:B

第2题:

外科中最常见的两种休克是( )

A.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
B.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
C.低血容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
D.感染性休克、神经性休克
E.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

答案:B
解析:

第3题:

烧伤休克是()

A低血容量性休克

B创伤性休克

C心源性休克

D感染性休克


答案:C

第4题:

简述急性心肌梗塞伴发心源性休克的诊断及分型


正确答案: 动脉收缩压下降至80mmHg以下;有脑及外周脏器灌注不足的征象,患者烦躁不安,表情淡漠或昏迷,皮肤湿冷,尿量减少(﹤2ml/h),有肺水肿的体征。
Ⅰ型:中心静脉压﹤0.5kPa,肺毛嵌压﹤1.1kPa,心脏指数﹤2.2kPa,血压﹤80mmHg,有上述改变诊断为低血容量休克。Ⅱ型:肺毛嵌压及中心静脉压正常,而心脏指数﹤2.21,收缩压﹤80mmHg,提示有早期心源性休克伴有血容量相对不足。Ⅲ型:肺毛嵌压﹥2.4kPa,心脏指数﹤2.21,收缩压﹤80mmHg,提示急性左心衰竭并心源性休克,即泵衰竭。
治疗:Ⅰ型:立即补液;Ⅱ型:首选正性肌力药物;Ⅲ型:适用IABP治疗,并在此治疗基础上再通与梗塞相关的血管。

第5题:

心源性休克是指?


正确答案: 狭义上是指心脏泵血功能衰竭引起的休克综合症,见于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等,广义上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泵功能极度衰减退,心室充盈或者射血障碍,导致心排血量锐减,多重要脏器和周围组织灌注不足而发生的一系列代谢与功能障碍综合症。

第6题: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常发生的休克是A.中毒性休克B.失血性休克C.心源性休克S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常发生的休克是

A.中毒性休克

B.失血性休克

C.心源性休克

D.过敏性休克

E.低血糖性休克


正确答案:C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生的休克是由于心脏病排血功能减低,排血量突然减少,导致脑组织缺氧而发生休克。考点:休克的发病机制。

第7题:

简述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处理。


正确答案: 1.补充血容量:估计血容量不足,中心静脉压和肺楔嵌压低者,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5%~10%葡萄糖VD;当中心静脉压↑﹥18cmHO,肺楔压﹥15mmHg~18mmHg则应控制液体量及滴速。
2.应用升压药:补充血容量后血压仍不高,而肺嵌压和心排出量正常时提示血管张力不足,可在5%葡萄糖液100ml中加入多巴胺10mg~30mg或间羟胺10mg~30mg或者去甲肾上腺素0.5mg~1mgVD,亦可选用多巴酚丁胺。
3.应用血管扩张剂:经以上处理血压仍不升,而肺楔压增高,心排出量低或周围血管显著收缩以致四肢厥冷并有紫绀时,可在5%葡萄糖100ml中加入硝普钠10mg或硝酸甘油10mg或酚妥拉明10mg~20mgVD。
4.其它:治疗休克的其他措施包括纠正酸中毒、避免脑缺血、保护肾功能,用糖皮质醇和强心甙、生脉散、人参附子汤等均有益。
5.辅助循环: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有条件时可在IABP下行急诊介入处理。

第8题:

判断肺栓塞严重程度重要而简单的临床指标是()。

A、心源性休克和低血压

B、心源性休克和高血压

C、心肌缺氧

D、休克

E、血容量降低


正确答案:A

第9题:

简述心源性休克的病理生理特点


正确答案: 心源性休克是由于急性心功能衰竭或严重的心律紊乱(如室颤等)而导致的休克,常见于大面积心梗、心外科手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源性休克发病急骤,死亡率高,预后差。
心源性休克发病的中心环节是心输出量迅速降低(心脏指数﹤2.2L/min.),血压可显著下降,多数病人外周阻力增高(低排高阻型),这是因为血压降低,使颈动脉弓和主动脉窦的压力感受器的冲动减少,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致外周小动脉收缩,使血压能有一定程度的代偿。少数病例外周阻力降低(低排低阻型),这是由于这类病人心梗面积大,心输出量显著降低,血液淤于心室,使室壁牵张感受器受牵拉,反射性地抑制交感中枢,使交感传出冲动减少,外周阻力降低,引起血压进一步下降。

第10题:

烧伤早期最常见的是()。

  • A、感染性休克
  • B、失液性休克
  • C、心源性休克
  • D、过敏性休克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