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血清尿素氮化验的正常值是多少,有何临床意义?

题目

简述血清尿素氮化验的正常值是多少,有何临床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何谓“黄斑回避”?有何临床意义?简述其出现的可能机制?


正确答案: 视野检查时,在偏盲和全盲视野内,中心注视区功能保留的现象称为“黄斑回避”。
该现象的出现见于视放射中后部或视觉皮质区的损害或病变。
对于出现黄斑回避的机制有以下解释:
(1)黄斑区由两侧大脑皮层支配,胼胝体尾部有纤维通到两侧视放射纤维的腹侧,可能是联系两侧黄斑束者,这是目前较为流行的解释;
(2)由于黄斑纤维广泛的分布在枕叶皮层,通常一个病变很难将所分布的区域完全破坏,故可呈黄斑回避现象;
(3)由于黄斑纤维终于枕叶皮层,该部有来自2-3个血源的血液循环供应,当病变只阻断一支血液循环时黄斑纤维功能不受损。

第2题:

腰穿脑脊液蛋白的正常值是多少?蛋白增高与降低的临床意义各是什么?


正确答案: 正常人腰穿脑脊液蛋白质的含量为0.15~0.45g/L。蛋白质增高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肿瘤、脑出血、脊髓压迫症、格林—巴利综合征、听神经瘤、糖尿病性神经根神经病、粘液性水肿和全身性感染等。蛋白质降低见于腰穿或硬膜损伤引起脑脊液丢失、身体极度虚弱和营养不良者。

第3题:

简述血清蛋白质检测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血清蛋白质检测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检测项目 测定值

临床意义

血清总蛋白

血清白蛋白

球蛋白

白、球蛋白比值


正确答案:
血清蛋白质检测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检测项目测定值临床意义血清总蛋白正常:60~80g/L缺乏:<60g/L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及多发性骨髓瘤降低:常见于营养吸收障碍及营养不良、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烧伤、失血以及一些消耗性疾病血清白蛋白正常:35~55g/1轻度缺乏:30~35g/L中度缺乏:25~30g/1重度缺乏:≤25g/L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球蛋白正常15~35g/1增高:常见于肝脏疾病、慢性感染、网状内皮系统疾病等白、球蛋白比值正常1.00~2.50降低:常见于肝脏疾病,如治疗后A/G比值接近正常,表示肝功能有改善

第4题:

简述红细胞大小的改变有何临床意义?各举一例


正确答案: ①红细胞直径小于6um为小红细胞,见于缺铁性贫血,珠蛋白代谢异常引起的血红蛋白病、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②红细胞直径在9-12um为大红细胞,见于巨幼红细胞贫血和溶血性贫血;
③红细胞直径大于12um为巨红细胞,常见于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引起的巨幼红细胞贫血;
④红细胞大小不匀,常见于严重的增生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尤为明显。

第5题:

中心静脉压的正常值是多少?术中监测中心静脉压有何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中心静脉压的正常值为6~12cmH2O。麻醉中监测中心静脉压的意义有:
①可及时发现低血容量;
②了解右心对容量负荷的承受能力;
③指导输液的量及速度;
④结合血压和尿量可鉴别心功能不全或低血容量;
⑤了解对血管活性药的反应。

第6题:

早期诊断胰腺炎,最有价值的化验检查是什么?正常值是多少?


正确答案: 是血清淀粉酶试验。正常值是8-64单位(温氏法)。

第7题:

何种血清酶对诊断急性心肌梗塞有特异性?有何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对诊断急性心肌梗塞有特异性的酶是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PK-MB)。它来自破坏的心肌细胞,一般在发病后6小时内出现,24小时达峰值,48h~72h消失。它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分别为100%和99%。它的动态改变,升高的幅度和持续的时间,对急性心肌梗塞发病时间,治疗效果,梗塞的面积的严重性判断,都具有重要意义。血肌红蛋白和心脏肌凝蛋白轻链升高,对诊断AMI更有实用价值,一般在发病后2-4小时即开始升高。

第8题:

血清酶蛋白测定有几类?有何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血清酶蛋白测定有两类:酶蛋白定量测定及酶活力测定。
由于血液中存在无活力的酶蛋白,血清酶活力与血清酶蛋白含量两者并不完全对应。疾病时,病变组织或器官合成的酶无活性部分可能增多,出现血清酶蛋白含量较高,而血清酶活力很低的现象。

第9题:

简述什么是翼点?有何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在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四骨相结合的区域称翼点。此处骨质较薄,其内侧面恰有脑膜中动脉的分支通过,骨折时易损伤该血管而造成颅内出血。

第10题:

请简述肾功能血清尿素氮(BUN)测定的参考值以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参考值]2.9~8.2mmol/L(8~23mg/dl)
[临床意义]特异性不如血清Cr。
升高具有临床意义:
1)肾前性
①蛋白质代谢增加,大量高蛋白饮食、饥饿、发热等;
②肾血流量下降,如脱水,休克和心衰等。
2)肾性如急慢性肾衰。
3)肾后性肾脏以下的尿路阻塞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