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是什么?它的重要性是什么?

题目

简述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是什么?它的重要性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手术室护理工作范畴包括( )

A.围术期护理

B.专科手术配合

C.手术护理教学

D.手术护理科研

E.手术护理管理


参考答案:ABCDE

第2题: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任意选用广谱抗菌药物作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B.选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但应严格控制用药持续时间。

C.应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D.头孢曲松可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答案A

第3题:

试述预防外科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的围术期用药方法。


本题答案:手术前半小时~1小时,静脉或肌内注射给予足量有效的抗生素1次,若手术超过4~6小时,术中可再加1次量的抗生素,大都只给药2次即可,一般用药时问不超过24小时。药物的选择按可能污染的细菌而定。除了围术期的用药外,术前、术后不再用抗生素。

第4题:

简述围带的作用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用围带将叶片相互联结起来,相当于在叶片顶部增加了一个支撑点,使叶片刚性增加。当叶片受汽流力的作用在周向弯曲变形时,由围带相应变形产生的反弯矩将部分抵消汽流力引起的弯矩,使叶片弯应力减小。
②可以改变叶片的自振频率,使之工作时避开共振,减小振幅,提高叶片的振动安全性。
③使动叶片汽道顶部封闭,避免燕汽从汽道顶部逸出,并可装置围带汽封,减少叶片顶部的漏汽损失。

第5题:

外科手术输血指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红细胞: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
2)99血小板:血小板计数>100×10/L,可以不输。血小板计数<50×10/L,应考虑输。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如术中出现不可控制的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

第6题:

外科手术的意义和任务是什么


参考答案:1意义:外科手术是外壳治疗和诊断的技术,是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任务:借助于手和器械进行动物疾病的治疗。作为动物疾病的诊断手段如肿瘤的穿刺术、剖腹探查术等。利用手术方法提高役畜的使用能力和保护人畜安全如截角术。改善和提高肉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如阉割术;限制劣种繁殖如去势术。以经济为目的,利用手术技术创造财富,满足人类生活需要,如牛黄栽培术。给宠物进行整容手术和生理手术,如断尾手术。作为医学和生物学的实验手段,如试验手术中的脏器移植手术。

第7题:

简述肝癌病人围手术期预防术后肝断面出血的护理措施。


答案:
解析:
术前改善凝血功能,术前3日给维生素K1肌注;术后早期限制活动,观察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和脉率,遵医嘱使用止血药。

第8题:

围生期是什么意思?


正确答案:在我国是指怀孕满28周(胎儿体重达到或超过1l60克)至产后7整天的这段时期。

第9题:

围手术期术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 患者皮肤切开前30分钟—2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种类和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还需术前一天分次、足剂量给予非吸收性口服抗菌药物。

第10题:

围手术期护理的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患者确定要做手术后,护理人员要做好以下工作:护士要告知解释患者需要做好哪些准备,评估患者应对手术和适应手术后治疗护理的能力,指导训练患者在卧床期间的呼吸咳嗽方法和排泄方法,做好术前的治疗护理,与手术医师进行手术前核查、与手术室护士进行床旁交接、保管好患者的物品,准备好患者返回病房所需要的床单位和各类物品;手术室护士要做好术前访视,接患者时与病房护士核查患者的术前准备完成情况,与医师、麻醉师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并确认,摆好手术体位,做好术中护理,术后送回患者要与病房的护士做好详细的交接。护理人员要做好术后的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并及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