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的利用条件是什么?

题目

氧的利用条件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厌氧氨氧化(ANAMMOX)作用是指:

A. 在厌氧条件下由厌氧氨氧化菌利用硝酸盐为电子受体,将氨氮氧化为氨气的生物反应过程
B. 在厌氧条件下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反应生成氮气的过程
C. 在厌氧条件下由厌氧氨氧化菌利用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将氨氮氧化为氨气的生物反应过程
D. 在缺氧条件下反硝化菌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还原硝酸盐为氮气的过程

答案:C
解析:
提示 厌氧氨氧化作用即在厌氧条件下由厌氧氨氧化菌利用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将氨氮氧化为氮气的生物反应过程。

第2题:

关于反硝化除磷现象,下列哪点说明是正确的?

A. 反硝化菌利用硝态氮作为电子受体,氧化体内储存的PHB,同时吸收磷
B. 反硝化菌在厌氧池进行反硝化,帮助聚磷菌进行磷释放
C. 聚磷菌在好氧条件下,利用氧气作为电子受体,氧化体内储存的PHB,同时吸收磷
D. 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进行磷释放,好氧条件进行磷吸收

答案:A
解析:
提示 反硝化细菌多为兼性细菌,在能量代谢中,可以利用氧气或硝酸盐作为最终电子受体,氧气受到限制时,硝酸盐取代氧气的功能。

第3题:

拉伸和压缩的强度条件是什么?利用强度条件可以解决工程中哪些强度问题?


正确答案:


第4题:

利用生物增氧越冬鱼类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生物增氧的基本方法
(1)选塘和清塘
实行生物增氧的越冬池,在东北地区最大冰厚时能保持住冰下有效平均水深80cm的池塘,越冬池最好放鱼前10~15d(哈尔滨地区大约在9月中旬)要将池水尽量排干,晾晒3~7d。在此期间用1000~1500kg/hm2生石灰浆全池泼洒,如有杂草应彻底清除。
(2)老水处理
对池水难以排干或因缺水源而必须用部分原塘老水的越冬池,可将原塘水适当排除(冰下平均水深超过2m的深水越冬池最好排掉2/3,冰下水深平均不足1.5m的浅水越冬池可排掉½或全部留用老水)后,泼洒一些生石灰(250~350kg/hm2),同时用使池水成相当于有效氯1mg/L的漂白粉(也可用相当浓度的漂白精)杀菌消毒,对无鱼的空池用药可酌量增加。
对不排水的坐塘越冬池,也可少量泼洒一些生石灰(150~250kg/hm2)和漂白粉(0.5~1mg/L),以调节水质。1~2d天后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再使池水成1~2mg/L的晶体敌百虫遍洒以防害(浮游动物)、防病。封冰前3~5d使用效果更好。
(3)注水
通常新、老水比例按1∶1或2∶1便能达到要求。
(4)放鱼
深水越冬池(最大冰厚时的冰下平均水深超过2m,放鱼时照此有效水深计算):0.3~0.4kg/m3(相当于2.5m水深放0.75~1kg/m2)。
浅水越冬池(最大冰厚时的平均水深不足1.5m,包括坐塘越冬池):0.5-0.6kg/m3(相当于1.5m水深放0.75~0.9kg/m2
(5)施肥
按1.5mg/L有效氮和0.2mg/L有效磷,将硝铵和过磷酸钙混和装入稀眼布袋,挂在冰下,挂袋深度应超过最大冰厚(哈市地区约为0.8~1.0m)。实际施用量约相当于2m水深施硝铵75~100kg/hm2,过磷酸钙50~60kg/hm2,即每立方米水施硝铵4~5g、过磷酸钙1.5~3.0g。
(6)控制浮游动物
(7)扫雪
扫雪面积应占全池面积70%~80%。
(8)补水
越冬期池水保持一定深度(深水越冬池冰下水深2m,浅水越冬池冰下水深1m)。
(9)预防气泡病
在辽宁等地春季气温回升较快的地区,池水溶氧过高可能使池鱼发生气泡病。
(10)及时检修好机械、增氧设备,以便万一缺氧时使用。

第5题:

除氧器加热除氧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1)必须把给水加热到除氧器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
(2)必须及时排走水中分离逸出的气体。
第一个条件不具备时,气体不能全部从水中分离出来;第二个条件不具备时,已分离出来的气体又会重新回到水中。
还需指出的是:气体从水中分离逸出的过程,并不是瞬间能够完成的,需要一定的持续时间,气体才能分离出来。

第6题:

热解污泥技术利用热化学作用,在( )条件下,将有机物质转换。
A 厌氧环境
B 好氧环境
C 缺氧或无氧环境
D 常温下


答案:C
解析:

第7题:

水体要发生生物化学过程必须具备3个条件为( )。

A、厌氧微生物、足够的溶解氧、能被微生物利用的营养物质
B、厌氧微生物、适量的溶解氧、能被微生物利用的营养物质
C、好氧微生物、适量的溶解氧、能被微生物利用的营养物质
D、好氧微生物、足够的溶解氧、能被微生物利用的营养物质

答案:D
解析:
水体要发生生物化学过程必须具备3个条件为:好氧微生物、足够的溶解氧、能被微生物利用的营养物质,因为水中发生的生物化学反应一般为好氧过程,达到水体自净的目的

第8题:

眼虫在有光的条件下,利用()所释放出的氧进行呼吸作用,无光的条件下则通过()吸收水中的溶解氧。


参考答案:光合作用;体表

第9题:

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条件是什么?


正确答案: 内部条件:
⑴林地条件(林地数量、林地质量、林地区划)
⑵林木条件(树种、林分结构与年龄、林分蓄积量与生长量)
外部条件:
⑴森林经营水平;
⑵林道网的建设;
⑶经济、社会、文化条件;
⑷政策法规。

第10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
  • B、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糖汁产生酒精
  • 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
  • D、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酶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