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Ig和补体的含量可采用()

题目

检测Ig和补体的含量可采用()

  • A、双向琼脂扩散
  • B、单向琼脂扩散
  • C、直接凝集实验
  • D、间接凝集实验
  • E、协同凝集实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免疫溶血法检测的是单个补体成分的 ( )

A、含量

B、分子量

C、活性

D、特异性

E、含量和活性


参考答案:C

第2题:

通常ELISA不用于

A、病原体及抗体的检测

B、Ig、补体、肿瘤标志物等蛋白质的检测

C、非肽类激素的检测

D、血型鉴定

E、毒品的检测


参考答案:D

第3题:

检测Ig和补体的含量可采用

A.双向琼脂扩散

B.单向琼脂扩散

C.直接凝集实验

D.间接凝集实验

E.协同凝集实验


正确答案:B
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

第4题:

检测Ig和补体的含量可采用A.双向琼脂扩散B.单向琼脂扩散C.直接凝集实验SXB

检测Ig和补体的含量可采用

A.双向琼脂扩散

B.单向琼脂扩散

C.直接凝集实验

D.间接凝集实验

E.协同凝集实验


正确答案:B

第5题:

IgG的CH2区

A、决定其Ig的类和亚类

B、决定其Ig的型和亚型

C、决定其Ig的补体结合特性

D、决定其Ig的同种异型

E、决定其Ig的独特型


参考答案:C

第6题:

关于自身免疫疾病叙述错误的是

A、Ig检测与疾病的活动或稳定有关

B、活动期补体含量不变

C、补体消耗增多

D、缓解期补体可恢复正常

E、补体通过经典途径参与免疫反应


参考答案:B

第7题:

目前临床尚在开展且广泛应用的方法为

A、华氏反应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

B、AP-CH50检测补体活性

C、火箭免疫电泳检测补体成分

D、免疫比浊法检测补体含量

E、补体受体检测


参考答案:D

第8题:

确诊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最重要的指标是

A.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B.各类Ig的检测

C.T、B及吞噬细胞的功能的检测

D.检测相关基因的缺陷

E.补体成分的检测


正确答案:D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免疫系统先天性发育不全所致,根据所累及的免疫细胞或组分可以是特异性免疫缺陷,如B细胞或T细胞缺陷、两者联合缺陷等;也可以是非特异性效应机制的缺陷,如补体或中性粒细胞缺陷。检测相关基因的缺陷是明确诊断的重要依据。

第9题:

确诊原发性免疫缺陷最重要的指标是

A.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B.各类Ig的检测

C.T、B及吞噬细胞的功能检测

D.检测相关基因的缺陷

E.补体成分的检测


正确答案:D

第10题:

检测Ig和补体的含量可采用

A、双向免疫扩散
B、单向免疫扩散
C、直接凝集实验
D、间接凝集实验
E、协同凝集实验

答案:B
解析:
实验室检测血清Ig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单向琼脂扩散法(扩散法)
补体的检测:
1.总补体(CH50)羊红细胞和溶血素结合能激活补体,并导致红细胞裂解(溶血反应),依此原理来检测血清中的补体活性。将新鲜血清加入定量的羊红细胞及溶血素中,观察使半数红细胞溶解所需的血清量,以CH50单位/ml表示结果,正常值因方法不同而异。
2.C3采用琼脂单向扩散法,依C3和羊抗人O血清形成的沉淀环大小来计算C3的含量,国内正常值为0.80~1.60g/L。
3.C4可用琼脂单向扩散法,也有用溶血试验法。
4.B因子可采用琼脂单向扩散法检测。另利用B因子在Mg2+的促进下,可使兔红细胞经旁路途径溶解的原理,用溶血法检测B因子含量。
因此,选择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