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疮怎样外治?

题目

热疮怎样外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连翘善治热毒疮痈、瘰疬,故有“疮家圣药”之称。()


参考答案:对

第2题:

怎样对热疮进行辨证论治?


正确答案: ①内治:肺胃热盛证,治宜疏风清热,方用辛夷清肺饮合竹叶石膏汤加减;湿热下注证,治宜清热利湿,方用龙胆泻肝汤加板蓝根、紫草、生薏苡仁、苦参;阴虚内热证,治宜养阴清热,方用增液汤加板蓝根、马齿苋、紫草、石斛。
②外治:以清热、解毒、燥湿、收敛为主。初起者局部乙醇消毒,用三棱针或5号注射针头浅刺放出疱液;可用紫金锭磨水外擦,或金黄散蜂蜜调敷,或青吹口油膏、黄连膏外涂。

第3题:

疮疡内治,清血分热之常用方剂是

查看材料


正确答案:D
热在气分者,当清热泻火;邪入营血者,当清热凉血。清热泻火方,如黄连解毒汤;清热凉血方,如犀角地黄汤、清营汤。

第4题:

疥疮怎样进行外治?


正确答案: ①疥疮以外治杀虫为主。硫黄治疗疥疮,古今皆为常用特效药物。临床多与水银、雄黄等杀虫药配用,以油调敷,或与大枫子、蓖麻仁等有油脂之果仁捣膏用之。目前临床常用浓度5%~20%硫黄软膏,小儿用5%~10%、成人用10%~15%的浓度,若患病时间长,可用20%的浓度,但浓度不宜过高,否则易产生皮炎;亦可用含水银的制剂一扫光或雄黄软膏等外擦。
②涂药方法:先以花椒9g,地肤子30g,煎汤外洗,或用温水肥皂洗涤全身后,再搽药。一般先搽好发部位,再涂全身。每日早晚各涂3次,连续3日,第4日洗澡,换洗席被,此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停药后观察1周左右,如无新皮损出现,即为痊愈。因为疥虫卵产出后1周左右才能发育为成虫,故治疗后观察以1周为妥。

第5题:

桑叶可用治()

  • A、风热感冒
  • B、肝阳上亢
  • C、热毒疮肿
  • D、肺热燥咳
  • E、麻疹不透

正确答案:A,B,D

第6题:

配小蓟,治血热出血诸证及热毒疮肿( )


正确答案:A

第7题:

金银花可用治()

  • A、外感风热
  • B、热入营分
  • C、热毒血痢
  • D、阴虚发热
  • E、痈肿疮毒

正确答案:A,B,C,E

第8题:

疮疡内治,清血分之热常用方剂是

查看材料


正确答案:D
清热法治疗疮疡是用寒凉的药物,使内蕴之热毒得以清解。

第9题:

蛇串疮如何外治?


正确答案: (1)初起用玉露膏外敷;或外搽双柏散、三黄洗剂、清凉乳剂(麻油加饱和石灰水上清液充分搅拌成乳状)外涂;或鲜马齿苋、玉簪叶捣烂外敷。
(2)水疱破后,用四黄膏或青黛膏外涂;有坏死者,用九一丹换药。
(3)若水疱不破,可用三棱针或消毒针头挑破,使疱液流出,以减轻疼痛。

第10题:

风热疮临床表现有哪些?怎样与白疕相鉴别?


正确答案: ①临床表现:本病皮损最先在躯干或四肢近端出现,皮损为一个指盖大小或稍大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淡红色或黄红色鳞屑斑,称为原发斑或母斑这种母斑易被患者忽视。母斑出现1~2周后,即在躯干及四肢近端出现多数与母斑相似而形状较小的红斑,称为子斑或继发斑。皮损或横或斜,椭圆形,长轴与皮纹走行一致,中心略有细微皱纹,边界清楚边缘不整,略呈锯齿状,表面附有少量糠秕状鳞屑,多数孤立不融合。子斑出现后,母斑颜色较为暗淡。斑疹颜色不一,自鲜红至褐色、褐黄或灰褐色不等。皮损好发于胸、背、腹、四肢近端、颈部,尤以胸部两侧多见,少数也可见于股上部,但颜面及小腿一般不发生,黏膜偶有累及。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瘙痒,部分患者初起可伴有周身不适,头痛,咽痛,轻度发热,颈或腋下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本病预后良好,一般约经4~6周可自然消退,皮肤恢复正常,不留任何痕迹;也有迁延2~3个月,甚至更长一段时间才愈合。愈后一般不复发。
②鉴别:白疕皮损为大小不等的红色斑片,其上堆集较厚的银白色鳞屑,搔抓后有露珠样点状出血,病程较长,易在冬季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