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法的实施过程是什么?

题目

静脉输液法的实施过程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性,63岁,直肠癌术后欲行完全肠外营养治疗。

该患者宜选用的最佳静脉输液通路为A.周围静脉输液法

B.头皮静脉输液法

C.颈外静脉输液法

D.静脉留置针

E.加压静脉输液法

护士为其实施的护理操作中,正确的是A.封管液使用0.5%枸橼酸钠生理盐水

B.使用肝素生理盐水封管

C.长期置管者拔管时要迅速,可直接拔出

D.枸橼酸钠生理盐水封管剂量为1~2ml

E.拔管后按压无特殊要求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问题 1 答案解析:A


问题 2 答案解析:B

第2题:

周围静脉输液法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②补充营养供给热能;③输入药物治疗疾病;④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⑤利尿消肿。

第3题:

关于手术病人的输液安全措施,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

A、应正确选择静脉留置针

B、对穿刺困难的病人,要实施分布静脉输液法

C、遇到术中大出血,要及时建立充足有效的输液通路

D、成年病人尽量选择下肢输液


答案:D

第4题: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的实施过程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评估:
①核对医嘱和治疗卡。
②患者的病情、临床诊断、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排便情况,灌肠目的。
③患者肛周皮肤情况,大便的性状,有无腹胀、腹痛症状及部位。
④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无焦虑不安等心理,对灌肠是否理解,合作程度。
⑤灌肠筒、肛管是否符合要求,灌肠温度和量是否适宜。
(2)计划:
1)预期目标
①患者便秘解除,腹胀消失,肠道清洁。
②高热患者体温降低或恢复正常。
③患者紧张、焦虑反应减轻或消失。
2)准备
①护士:衣、帽鞋、口罩,洗手。
②用物:治疗盘放灌肠筒一套(橡胶管和玻璃接管全长120cm),量筒盛灌洗液,肛管,弯盘,棉球,润滑油,卫生纸,止血钳,水温计,橡胶单及治疗巾,便盆及便盆布,输液架,屏风,根据患者情况备灌肠液。
③患者:了解灌肠目的,缓解紧张情绪,排空大小便。
④环境:关好门窗,屏风遮挡。
(3)实施:
①备齐用物至患者床旁,对治疗卡、床号、姓名,做好解释。
②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裤脱至膝部,臀移至床沿;上腿弯曲,下腿伸直或微弯;垫橡胶单与治疗单置于臀下。
③挂灌肠筒于输液架上,液面高于肛门40~60cm,肛管前端涂润滑剂,肛管连接灌肠筒,排气,夹紧肛管,弯盘置于臀边。
④左手用手纸分开臀部,显露肛门,右手持血管钳夹住肛管前端轻轻插入7~10cm,松开左手固定肛管,松开血管钳,让溶液缓缓流入,观察液面下降情况,观察患者反应。
⑤溶液将流完时夹紧橡胶管,用卫生纸包住肛管拔出,放入弯盘内,用手纸擦净肛门,弯盘移至护理车下,助患者穿裤,平卧,保留5~10分钟再排便。
⑥排便后取出橡胶管、治疗巾,整理床单位,撤去屏风,开窗换气。
⑦清理用物,洗手,记录灌肠结果。
(4)评价:
①患者便秘解除,腹胀消失,肠道清洁,体温下降,感觉舒适。
②患者紧张、焦虑反应消除,灌肠过程中暴露少,未污染衣被。
③护士操作熟练,方法正确,灌肠液选择及肛管插入的深度合适,观察患者反应仔细。

第5题:

静脉输液法的计划


正确答案: 1.预期目标:
(1)病人紧张、焦虑反应减轻或消失。
(2)病人基本了解药物作用,输液顺利,无不良反应。
(3)病人输液后达到预期的疗效。
2.准备:
(1)操作者准备: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必要的药物基本知识准备。
(2)病人准备:明确穿刺输液目的,无紧张、焦虑情绪,主动配合,排空大小便。
(3)环境准备:准备一个清洁、舒适、明亮、宽敞的操作环境。
(4)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准备用物(以密封式静脉输液为例):治疗盘内盛持物钳、无菌纱布缸、压脉带、皮肤消毒剂、弯盘2个、小枕、一次性手套、输液胶贴(胶布)、输液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溶液、药物、砂轮、无菌棉签、剪刀、笔、输液卡,输液架,必要时备夹板和绷带。备齐用物后查对药物的名称、剂量、浓度及质量;检查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的质量、批号、有效期;检查无菌纱布缸、盛消毒液瓶的指示胶带有无变色。

第6题:

静脉输液选择静脉的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根据患者的年龄、神志、体位、病情、病程长短、溶液种类、输液量、输液时间、静脉情况来选择静脉。如婴儿多采用头皮静脉,易固定;成人多选用手背静脉、前臂头静脉、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急需输液时多采用肘部静脉。
2.对于长时间需输液的患者,应做到有计划使用静脉,先从四肢远心端静脉开始使用,逐渐向近心端移动,尽量使用静脉留置针。
3.有周围循环衰竭、四肢静脉不易穿刺者,采用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大隐静脉等留置插管。

第7题:

小儿输液常选用的静脉输液法()。


正确答案:头皮静脉

第8题:

静脉输液法的实施


参考答案:1.密封式静脉输液法:(1)配药:①检查药物质量、批号、规格,注意配伍禁忌。去掉输液瓶外包装,检查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缝、液体名称、有效期及澄明度。在输液瓶标签上注明病人床号、姓名及添加的药物。②取注射器吸取药物,将药液加入瓶内。③再次核对输液卡、液体和药物,无误后在输液卡上签名。④请另一护士核对、签名。⑤检查打开输液器,将输液管和通气管的针头同时插入瓶内。关闭输液器开关。(2)实施;①用物带至病人床旁,对床号、姓名,解释目的。②备好胶布。查对后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架上并固定通气管。③选择血管,先消毒皮肤一遍,在穿刺部位上方6cm系上压脉带,以穿刺点为中心螺旋式消毒皮肤,直径在5cm以上。用2%碘酊消毒一遍,再用70%乙醇消毒两遍。或用聚维酮碘消毒两遍。④取下输液管排气。关上调速器。⑤以左手绷紧消毒部位下的皮肤,右手拇指和示指握针柄,使针尖斜面向上,针头斜面与皮肤呈15°~30°角,由静脉上方或侧方平稳刺入皮下,再沿静脉走向潜行刺入静脉,见回血后再将针头平行推进少许。⑥松压脉带。打开调速器,见液体点滴通畅,用输液胶贴固定。必要时用夹板固定。遮盖好病人,冬天注意保暖。⑦然后脱手套,取下口罩。⑧根据病情调节输液速度,成人一般40~60滴/mm,小儿20~40滴/min。⑨注意观察病人输液后的反应。⑩再次查对无误后,在输液卡上记录时间、滴速并签名。协助病人取舒适的卧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洗手。向病人或家属交代注意事项,并根据情况进行健康教育。(3)注意事项:①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需长期输液者应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②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刺激性强的药物应确保针头在血管内再加药物。③根据病情有计划地安排输液顺序,如需加入药物,应合理安排,使其尽快达到治疗效果。④药液滴尽前要及时更换输液瓶或拔针,严防造成空气栓塞。⑤输液中应加强巡视,耐心听取病人的主诉,严密观察,及时处理输液故障。⑥持续输液24小时以上者,需每天更换输液瓶和输液管。⑦昏迷小儿及不合作的病人输液时可选择头皮静脉,如四肢输液时需用夹板固定。 2.开放式输液法:此法能灵活变换输液种类和数量,随时按需要加入各种药物,适用于危重、抢救病人及手术病人。(1)用物:开放式输液装置1套,包括输液瓶(或用一次性)连接短管→墨菲滴管→长管→玻璃接头→针头;其他用物同密闭式静脉输液法。(2)配药:①核对输液卡、药物,检查药液的质量,除去密闭瓶铝盖,消毒瓶塞及瓶颈。②打开输液瓶包,查对灭菌指示卡,检查输液筒、墨菲管、接头是否完好。③用无菌纱布包好接头,夹紧输液管。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架上。④按取无菌溶液法打开瓶塞,先倒少量溶液冲洗瓶口,再倒入30~50mL溶液,冲洗输液瓶和输液管,以减少输液反应。然后倒入所需溶液,盖好瓶盖。排尽管内空气,接针头备用。(3)实施:①将用物带至病人床旁,对床号、姓名,向病人解释目的。②备胶布,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架上。③选择穿刺部位,常规消毒皮肤,扎压脉带,再次消毒皮肤,嘱病人握拳。④松开夹子,再次排尽空气,仔细检查输液管,确无气泡后夹紧输液管,进行静脉穿刺,见回血后再顺静脉平行推进少许,嘱病人松拳,松开夹子,见液体点滴通畅后,固定针头。必要时用夹板固定。⑤根据病情调节输液速度,向病人交代注意事项。整理床单位和用物,洗手。⑥如输液过程中需添加溶液,溶液瓶勿触及输液瓶口,以免污染输液瓶。如需在瓶中加入药物,应用注射器抽吸药液,取下针头(避免针头落入输液瓶内污染药液),在距离输液瓶口约1cm处注入,并轻轻摇匀药液。(4)注意事项:①随时检查、调节墨菲管中的液面水平。②吊瓶中溶液滴完时要及时添加药液,严防空气进入血管。 3.头皮静脉输液法:头皮静脉输液法适用于小儿,不影响患儿活动,便于固定和保暖。(1)用物:同周围静脉输液法。另备4~5号头皮针,按需要备10mL注射器(抽吸0.9%氯化钠注射液备用)和备皮用物。(2)实施:①同周围静脉输液法备好输液瓶,挂在输液架上,排尽空气,备好胶布。②必要时剃去局部头发,助手固定患儿头部及肢体,操作者立于患儿头侧,选择静脉。注意头皮静脉与动脉的鉴别。③用70%乙醇消毒局部皮肤,待干。④接上头皮针(或用注射器抽吸0.9%氯化钠注射液接头皮针),再次排气后。用左手拇指、示指分别固定静脉两端,右手持头皮针的针柄沿静脉向心方向平行刺入,见回血后,松开调节器(或血管钳),待点滴通畅后用胶布固定针头。⑤按病情、年龄和药液性质调节滴速,一般不超过20滴/min。⑥向患儿家属交代注意事项。⑦整理床单位及用物,观察输液后反应。(3)注意事项:①无菌观念强,坚持三查七对。注意配伍禁忌。②坚持按医嘱调节好输液速度,以免引起肺水肿。③经常巡视患儿,严密观察全身反应,如有面色苍白、发冷、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立即通知医师,及时处理。 4.颈外静脉穿刺输液法:颈外静脉穿刺输液法适用于:①抢救危重病人,建立长期输液途径,或周围静脉不易穿刺者。②为周围循环衰竭的危重病人测量中心静脉压,或行静脉高价营养输液。(1)用物:同"静脉输液法"。(2)配药:同"静脉输液法"。(3)实施:①携用物至床旁,对床号、姓名,做好解释说明。②备3~4条约10cm长的胶布或备专用敷贴。③挂输液瓶于输液架上,固定通气管,将调节器夹紧,针头用无菌纱布保护。④使病人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操作者站在穿刺部位对侧。打开无菌穿刺包,戴手套,消毒皮肤,铺孔巾。⑤选择穿刺点。助手以示指按压颈静脉三角区处,使颈外静脉充盈。⑥用1%普鲁卡因在预定穿刺点旁2mm处进行局部麻醉。再用尖刀片于穿刺点上刺破皮肤。⑦手持穿刺针呈45°角进针,入皮肤后呈25°角,沿颈外静脉方向穿刺。见回血后按住针孔,右手将硅胶管快速由针孔插入10~11cm,同时放开按针孔的左手。见硅胶管内回血即拔出穿刺针,接上输液管。用胶布距离穿刺点0.5cm处固定硅胶管,穿刺处经消毒后覆盖纱布。⑧根据病情调节好输液速度,向病人或家属交代有关事项,整理床单位及用物。⑨输液完毕,用0.4%枸橼酸钠等渗盐水1~2mL注入硅胶管内,用无菌小塞塞住针栓,外套消毒橡胶管,再用别针固定于敷料上。(4)注意事项:①硅胶管内如有回血,须及时用0.4%枸橼酸钠等渗盐水冲注,以免硅胶管被血块堵塞。②遇输液不畅,应注意有无下列情况:硅胶管弯曲,影响液体输入;硅胶管滑出血管外。③拔管时,硅胶管末端接上空针,边抽吸边拔管,防止残留小血块进入血液循环造成血栓。④如果用于输液时可用普通管腔较粗的针头穿刺,然后置入硅胶管或医用硅塑管,也可用动静脉套管针直接穿刺固定。如测量中心静脉压时,用粗针头刺入静脉后,先置入导引钢丝,然后拔出针头,将导管套在导引钢丝上顺势插入血管达预计深度后,退出引导钢丝,固定导管。⑤对危重病人或血容量明显不足者,静脉穿刺时应重视静脉被刺中时的手感,估计已刺中而无回血时,应以注射器缓慢回抽以鉴别(此类病人往往没有回血,但可抽到)。

第9题:

鼻导管给氧法、中心供氧法的实施过程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评估:
①核对医嘱及治疗卡。
②患者年龄、病情、意识、治疗等情况。
③患者缺氧程度,血气分析结果。
④患者心理状态,对氧气吸入疗法的认识及合作程度。
⑤氧气筒内是否有氧气(或中心吸氧装置是否完好),是否挂有氧、防火、防震、防油、防热标志;氧气表有无漏气;橡胶管、接头、流量表、湿化瓶是否完好,一次性吸氧导管的批号、质量。
⑥病室内有无烟火、易燃品、火炉、暖气管。
(2)计划:
1)预期目标患者缺氧症状改善,呼吸平稳,未出现氧疗副作用。
2)准备
①护士:衣、帽、鞋、口罩,洗手。
②用物:氧气装置一套,鼻导管(鼻塞),小药杯盛冷开水,纱布,扳手,弯盘,橡胶管,棉签,胶布,玻璃接管,输氧记录单,安全别针。
③患者:理解吸氧目的,配合治疗。
④环境:移开火源距氧气筒5m,暖气片距氧气筒1m,告诉家属和患者切实做好四防,以保证安全。
(3)实施:
1)鼻导管给氧法
①装表:先打开氧气筒,开总开关,放出少量氧气,冲走气门上的灰尘后上表,接氧气表并旋紧,接湿化瓶,橡胶管连接氧气表,关小开关,开总开关,开小开关,检查氧气流出量是否通畅及全套装置是否适用,关小开关待用。
②输氧: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对治疗卡、床号、姓名、做好解释,用湿棉签检查、清洗鼻孔,连接鼻导管,开小开关,调节氧流量(轻度缺氧1~2L/min,中度缺氧2~4L/min,重度缺氧4~6L/min),湿化及检查鼻导管是否通畅,轻轻插入约自鼻尖至耳垂的2/3,如无呛咳即固定,记录用氧时间及流量。
③观察:用氧过程中密切观察缺氧改善情况:呼吸、面色、神志。
④停氧:拔出鼻导管,插进鼻部,关总开关,放余氧,关小开关,安置患者,体位舒适,记录停氧时间。
⑤卸氧气表:清理用物,洗手。
2)中心供氧吸氧法
①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对治疗卡、床号、姓名、做好解释。
②接流量表和湿化瓶于中心供氧装置上,连接橡胶管,玻璃接管等管道;打开流量表开关,用水检查氧气是否通畅,全套装置是否合适;关流量表开关。
③用湿棉签检查、清洗鼻孔,连接鼻塞,打开流量开关,调节氧流量(轻度缺氧1~2L/min,中度缺氧2~4L/min,重度缺氧4~6L/min),湿化及检查导管是否通畅,轻轻将鼻塞塞入鼻腔,固定,记录用氧时间及流量。
④用氧过程中密切观察缺氧改善情况:呼吸、面色、神志。
⑤停氧:拔出鼻塞,擦净鼻部。关流量表开关,取下湿化瓶和流量表,记录停氧时间。安置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洗手。
(4)评价:
①患者缺氧症状改善,呼吸平稳,了解有关用氧知识。
②患者用氧安全,未发生呼吸道损伤及氧疗副作用。
③护士操作熟练,方法正确;观察病情仔细,氧流量的调节正确。

第10题:

静脉输液法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正确答案:(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需长期输液者应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
(2)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刺激性强的药物应确保针头在血管内再加药。
(3)根据病情有计划地安排输液顺序,如需加入药物,应合理安排,使其尽快达到治疗效果。
(4)药液滴尽前及时更换输液瓶或拔针,严防造成空气栓塞。
(5)输液中应加强巡视,耐心听取患者的主诉,严密观察,及时处理输液故障。
(6)持续输液24小时以上者,需每天更换输液瓶或输液管。昏迷、小儿及不合作的患者输液时可选择头皮静脉,四肢输液时需用夹板固定。
(7)开放式输液倒入液体时,溶液瓶不得接触输液器口,加药时,用注射器抽吸药液,取下针头,在距离输液器瓶口1cm处注入,并摇匀药液。
(8)向患者解释静脉输液的目的及原理,让患者了解输液反应的症状及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