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对体内诊断用放射性药物的要求。

题目

简述对体内诊断用放射性药物的要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诊断用放射性药物是用于得到体内器官或发病组织的影像或测定其功能,故也叫_____或_____。


正确答案:显像剂、 示踪剂

第2题:

简述SPECT体内显像放射性药物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1)理想的核物理特性:①射线种类,γ射线最好,正电子对用于符合线路或双核素显像。②射线能量,100~300keV,正电子对要求具有符合线路或超高能准直器,适宜厚度的晶体。③合适的物理半衰期,体内诊断用放射性药物要求合适的短半衰期,以几小时为宜,过短则要求配有加速器。
(2)理想的生物特性(生化性质):①定位性能,血液清除快,进入靶器官快,靶/非靶的放射性比值高。②生物半衰期,其适当既可减少辐射,在时间上又能保证检查顺利进行。

第3题:

以下关于放射性药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放射性药物是临床核医学发展的重要基石

B、放射性药物是由放射性核素本身及其标记化合物组成

C、放射性药物主要分为诊断用放射性药物和治疗用放射性药物

D、放射性药物是一类普通药物,可常规应用


正确答案:D

第4题:

问答题
简述对体内诊断用放射性药物的要求。

正确答案: 对体内诊断用放射性药物应根据各脏器显像或功能检查的要求来选用,一般要求如下。①无菌、无热源、化学毒副作用小等。②对发射射线的要求:仅发射γ光子的核素才适用,因其穿透力强,注射人人体后能在体表探测到;另外其在体内电离密度较低,引起的辐射损伤较小,最好是纯γ射线发射体放射性药物。③核素的物理半衰期(t1/2)一般10小时左右为宜,若核素半衰期过长,病人将受到较多不必要的辐射,且造成放射性废物处理上的困难;t1/2过短则影响某些延迟显像的完成。④来源容易:目前首选的最理想的单光子体内诊断用核素为99m Tc。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以下关于放射性药物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 A、放射性药物是临床核医学发展的重要基石
  • B、放射性药物是由放射性核素本身及其标记化合物组成
  • C、放射性核素显像和治疗时利用核射线可被探测及其辐射作用,同时利用被标记化合物的生物学性能决定其在体内分布而达到靶向作用,能选择性积聚在病变组织
  • D、放射性药物主要分为诊断用放射性药物和治疗用放射性药物
  • E、放射性药物是一类普通药物,可常规应用

正确答案:E

第6题:

简述放射性药物操作时的技术要求?


正确答案:1.操作放射性药物前,充分做好准备,要有相应的防护措施,操作者事先应做冷试验,做到技术熟练。
2.操作带挥发性放射源时,(如131I等)须在通风橱内进行,必要时穿隔离衣,带手套。
3.操作液体放射性物质时,应在塑料、不锈钢、玻璃台面等室内进行,用吸管吸取放射性液体时绝不许用口吸取,应用橡皮球或塑料管注射器。
4.操作γ放射性核素时,根据其剂量大小在工作人员和放射源之间设臵铅砖,铅玻璃等防护屏。操作β放射性核素时,应使用原子序数较小的材料防护。

第7题:

试述对体内诊断用放射性药物的特殊要求。


正确答案: (1)理想的物理性能:
①γ射线的特点:γ射线具有较强的穿透力,能在体表探测到,电离密度低,在体内引起的电离损伤较小。
②γ射线的能量:SPECT要求能量为100~300keV,如99nTc。湮没辐射产生的γ光子能量为511keV,适用于PET显像或带有超高能准直器和符合电路的高档SPECT显像。
③物理半衰期:以几小时为宜,如99nTc。当别无选择时,131I也可使用。发射正电子的核素半衰期非常短,要求回旋加速器装置。
(2)理想的生物学性能:
①定位性能:进入靶器官快,靶器官/非靶器官的放射性比值高,从靶器官中清除的速度适当。
②生物半衰期:除血池显像剂等少数例外,一般要求放射性药物在体内滞留时间越短越好,但要保证检查的顺利完成。非靶器官为肝、胆、肾时,应尽快排出体外,以减少对靶器官(或组织)影像的干扰。

第8题:

诊断用放射性药物:采用发射()的核素。


正确答案:r光子

第9题:

放射性药物主要包括()

  • A、诊断用放射性药物和治疗用放射性药物两种
  • B、放射性免疫试剂和治疗用放射性药物
  • C、诊断用放射性药物和治疗用放射性药物两种及放射性免疫试剂
  • D、凡是能够应用于核医学检查及治疗的药物
  • E、凡是带有放射性元素,并且应用于临床检查及治疗的药物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填空题
诊断用放射性药物是用于得到体内器官或发病组织的影像或测定其功能,故也叫_____或_____。

正确答案: 显像剂、 示踪剂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