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蛋高峰期饲养管理要点是什么?

题目

产蛋高峰期饲养管理要点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蛋鸡产蛋高峰期的管理技术。


参考答案(1)自由采食。
  (2)避免应激。小的应激都会造成产蛋高峰期产蛋率的波动。为了防止产蛋率出现波动,
  产蛋高峰期尽量避免进行免疫、抓鸡等工作,保持鸡舍的相对安静。
  (3)鸡群产蛋率达到90%以上。以下方法可以帮助鸡群达到产蛋高峰。
  ①生长阶段: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做好各种疫苗的接种工作;使用足够的营养平衡日粮;
  适宜的光照程序,育成阶段最好使用封闭鸡舍。
  ②产蛋阶段:合适的时候增加光照;增加产蛋期饲料配方的营养水平;给予良好的通风和
  保持环境舒适;提高良好清洁的饮水;经常观察鸡群,淘汰不合格个体;饲养密度合适。
  (4)产蛋期营养需要。
  ①能量需要在多数环境条件下,能量的摄入量是蛋鸡生长和产蛋的限制因素。控制能量
  摄取并不容易,它受遗传因素的控制,而不是日粮能量水平。控制能量摄取的最佳办法是通过
  饲养管理来实现,特别是实施各种促进采食的办法。
  ②蛋白质和矿物质需要量能量摄人量主要影响蛋鸡的产蛋率,而蛋白质摄入量影响鸡的
  蛋重。一般来讲体重大的鸡采食量大,因此摄入的蛋白质较多,蛋重也较大。组成蛋白质的成
  分是氨基酸,因此蛋白质的营养主要是氨基酸的营养,其中含硫氨基酸最为重要,然后是其它
  必须氨基酸和矿物质元素。

第2题:

三段式饲养蛋鸡包括()。

  • A、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
  • B、产蛋前期、产蛋中期、产蛋后期
  • C、高峰前期、高峰期、淘汰阶段
  • D、育雏期、育成前期、育成后期

正确答案:A

第3题:

三段式饲养蛋鸡包括()。

A.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

B.产蛋前期、产蛋中期、产蛋后期

C.高峰前期、高峰期、淘汰阶段

D.育雏期、育成前期、育成后期


正确答案:A

第4题:

简述产蛋前期(20—40周龄)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正确答案: ⑴蛋鸡入产蛋鸡舍前的准备工作:蛋鸡舍的清洗,检修设备,备好必要物资器材。
⑵转群;转群日龄一般在120—130日龄。
⑶喂料:产蛋前期要促进鸡多吃料,产蛋后期限制鸡吃料量达到标准耗料量。
⑷饮水:每天供给鸡只清洁、凉爽的饮用水。
⑸光照控制:从18周龄起,在育成期光照的基础上,每周增加30分钟,直至达到14—16小时光照后就保持恒定不变。
⑹产蛋期的环境条件控制:包括温度、湿度、通风、饲养密度、槽位。
⑺日常饲养管理:加强鸡群观察,减少应激因素,定时喂料和打扫清洁卫生。
⑻定时捡蛋。
⑼及时除粪,保持舍内空气新鲜。
⑽四季管理:做好防暑降温,保持通风。
⑾带鸡消毒:鸡舍内设备连带鸡群一起消毒,消毒药水直接喷到鸡体全身。

第5题:

产蛋量可分为饲养日产蛋量和入舍鸡产蛋量,前者一般小于后者。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笼养蛋鸡疲劳症主要发生在( )

A、产蛋前期

B、产蛋中期

C、产蛋后期

D、产蛋高峰期

E、休蛋期


参考答案:D

第7题:

试述商品蛋鸡开产阶段和产蛋高峰期的饲养管理。


正确答案: 指开产前几周到80%的鸡开产,一般为18—25周。
开产阶段的饲养管理要点:
1适宜的体重标准:18周龄的时候测定,不达标者,由限制饲养转为自由采食并提高蛋白质能量水平
2自由采食:喂料量的增加先于产蛋率增长
3补充光照:18-20周龄体重达标时,每周增加0.5-1小时,到产蛋高峰期不再增加。
4更换日粮:时间为18-19周龄,即产蛋率达5%时,一是有开产前饲料转化为产蛋料,二是产蛋料按比例逐渐替换。
5准备产蛋箱
6保持鸡舍安静

第8题:

试述种鹅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参考答案:
(1)适时调整日粮的营养水平。后备鹅群开产前一个月左右应将日粮的粗蛋白质含量调整到15%~16%,待日产蛋率到30%~40%左右时,将粗蛋白质含量提高到17%~18%左右。
(2)种鹅的光照制度。采用13~14h,每平方米25Lx光强度对产蛋期的种鹅是适宜的。通常母鹅是在秋末冬初开产,日照时间短。因此,在开产前就应注意早晚逐渐补充人工光照。在自然光照条件下,母鹅一年只有一个产蛋周期。为了提高母鹅的产蛋量,采用控制光照的办法,可使母鹅一个产蛋年有两个产蛋周期。对后备鹅采用可调节的光照制度也能增加产蛋量。后备母鹅从10~27周龄采用6~8h的短光照。28周龄起将光照逐渐增加到14~15h,结果春夏期间产蛋量增加10~15个。
(3)适当的公母配比。群鹅的公母配种比例以1:4~6为合适。一般重型品种配比应低些,小型鹅种可高些;冬季的配比应低些,春季可高些。选留阴茎发育良好,精液品质优良的公鹅配种,性比可提高到1:8~10。放牧鹅群每天早晨出栏后应让其在清洁水域中浮游、嬉水、交配,然后再放牧采食。在放牧地选择近水处,放牧2~3h后应赶于水边让其下水自由交配。舍饲种鹅舍应在临水域的一侧设置水上运动场,供种鹅洗浴和交配之用。
(4)产蛋鹅的管理。母鹅的产蛋时间多在凌晨至上午9时以前。因此,种鹅应在上午产蛋基本结束时才开始出牧。对在窝内待产的母鹅不要强行驱赶出圈放牧,对出牧半途折返的母鹅则任其自便返回圈内产蛋。大群放牧饲养的种鹅群,为防止母鹅随处产蛋,最好在鹅棚附近搭些产蛋棚。一般长3m、宽lm、高1.2m的产蛋棚,每千只种鹅需搭2~3个。棚内可用软草等垫料铺设产蛋窝。这样,可诱使母鹅集中产蛋,并减少破损。舍饲鹅群在圈内靠墙处应设有足够的产蛋箱,按每4~5只母鹅共用一个产蛋箱计算。在每天产蛋时间内应特别注意保持环境的安静,饲养人员不要频繁进出圈舍,视鹅群大小每天集中捡蛋2~3次即可。
产蛋期中的母鹅,腹部饱满下沉,行动迟缓,不要随意驱赶鹅群,放牧人员应随鹅群的前进速度控制放牧,遇有高低不平的道路或陡坡河岸下水处,应减慢速度,以免母鹅受伤。

第9题:

泌乳高峰期生理特点、饲养管理要点。


正确答案: 生理特点:泌乳机能旺盛,约100天持续期,产奶量占总奶量的50%。处于营养负平衡。泌乳高峰(4~6周)早于采食高峰(8~10周)。
饲养饲养管理要点:宗旨是充分发挥个体泌乳牛产奶潜力。
饲养要点:
(1)饲料组成:粗饲料以干草(麦秸)为主,让其自由采食,酒糟6~10公斤
(2)料领奶走:每产1公斤奶可供给混合料0.35-0.45公斤。日喂精料量12公斤以上的产奶牛,应另外补充120克小苏打,防止瘤胃酸中毒和乳脂率降低。
(3)精粗比例:60:40,粗纤维含量>15%。营养指标为:CP16%,CF15.5%,Ca0.2%,P0.4%。
(4)饮水:要充足,可将少量精料烫成糊状饲喂,引导牛多饮水
管理要点:
(1)适当运动:运动与充分休息要适度。
(2)产后配种:产后45~80天抓紧适时配种。
(3)注意观察:密切观察奶牛食欲、粪便、产奶量的变化。若食槽有剩料剩草,奶量不再上升,稀便,PH低于6,立即停止精料催奶。
(4)预防疾病:防止瘤胃积食、乳房炎的发生。

第10题:

产蛋曲线是以每周的饲养日产蛋率作纵标,周龄作横标获得的,能直观地反映鸡群的产蛋状态和鸡场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