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肉牛的肥育效果?

题目

如何提高肉牛的肥育效果?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一般措施
(1)选好品种:应选择国外优良肉用公牛(或冻精)与我国地方品种母牛的杂交后代。
(2)利用公牛肥育:公牛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明显高于去势牛,并且胴体廋肉率高,脂肪少。一般以3~6月龄的牛为好。
(3)选择适龄牛肥育:应选1~2岁牛
(4)抓住肥育的有利季节:春秋季节气候温和肥育效果最好,夏天炎热,不利于增重。
(5)合理搭配饲料:按照肉牛生长发育的不同生理阶段,合理确定日粮各营养含量。
(6)注意饲料形态和调制。
(7)精心管理:肥育前要驱虫健胃,预防疾病。
2. 特殊措施
(1)合理使用促生长剂。
(2)调控瘤胃发酵,提高采食量;利用矿物质盐类缓冲稳定瘤胃内环境,控制饲料养分在瘤胃的降解。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提高猪肥育效果的主要技术措施?


正确答案: (1)选择优良品种及适宜的杂交组合;
(2)提高仔猪初生重和断奶重;
(3)适宜的饲粮营养水平;
(4)适当的饲养管理方法;
(5)适宜的环境条件;
(6)适时屠宰。

第2题:

家兔的肥育方法可分为()三种。

  • A、仔兔肥育法
  • B、幼兔肥育法
  • C、青年兔肥育法
  • D、成年兔肥育法

正确答案:B,C,D

第3题:

影响育肥猪的肥育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哪些?都有些什么样的影响?


正确答案:影响猪的肥育效果的因素很多,各因素之间又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影响猪的肥育效果的因素及其影响如下: (1)品种和类型的影响:由于猪的品种、类型形成和培育条件的差异,猪种间生物学特性和经济特性的不同,以及人们对猪的产品需求的不同,在品种和类型之间的肥育性能和胴体品质也具有差异。例如,腌肉型猪的日增重和饲料报酬、胴体瘦肉率均较脂用型的猪高。 (2)杂交的影响:采用经济杂交,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肥育效果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杂交后代生活力强,生长发育快,肥育时日增重提高,可以缩短肥育期,并能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 (3)营养和饲料的影响:营养水平的高低对肥育影响极大,各种营养物质缺一不可,其中能量和蛋白质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一般的说,能量摄取越多,日增重就越快,饲料报酬就越好,屠宰率也越高,但胴体脂肪含量也越多。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提高,增重速度加快。但蛋白质水平超过18%以后,对日增重影响不大。蛋白质对肥育的影响关键在于蛋白质的质量,要求必需氨基酸平衡,日粮中任何一种氨基酸的缺乏都会影响增重,尤其是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的影响更为明显。此外,矿物质和维生素对肥育效果也有很大影响。 饲料的品质对肉质有明显的影响,主要是对脂肪品质的影响。如米糠、玉米、豆饼等本身含脂肪量较高,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用以喂猪易产生较软的体脂。 (4)饲喂技术的影响:肥育猪的饲喂方法,常采用自由采食和限量饲喂两种。自由采食的猪增重较快,胴体较肥。限量饲喂的猪增重较慢,饲料利用率较高,胴体背膘较薄。 (5)仔猪初生重和断奶重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仔猪初生重和断奶重的大小与肥育效果之间呈正相关。仔猪初生重越大,生活力越强,体质健壮,生长迅速,因而断奶重越大;仔猪断奶重越大,就越能获得更好的肥育效果。 (6)环境条件的影响:猪在肥育期中,要有良好的环境条件,尤其是环境温度。过冷过热都会影响肥育效果,降低增重速度。

第4题:

肉牛的肥育方式有哪几种?目前在我国肉牛生产中主要采用那种方式较多?


正确答案: (1)小牛肉生产
(2)持续肥育
(3)架子牛肥育
(4)成年牛肥育
(5)草原地区放牧肥育。
目前在我国主要采用架子牛肥育的方式较多。

第5题:

在选择肉牛肥育场的场址时,既不要离主要交通线太远,也不要太近。太远运输不方便,太近不利于防疫,牛只也容易受到噪音的干扰。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肉牛持续肥育法是指犊牛断奶后,立即转入肥育阶段进行肥育,一直到出栏体重。其出栏月龄为()月龄,体重400——500千克)。

  • A、12月龄以下
  • B、10月龄
  • C、12—18月龄
  • D、20月龄

正确答案:C

第7题:

试述提高生长肥育猪生产力的措施。


正确答案: 评定生长育肥猪生产力的主要指标分为三部分,即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酮体与肉质。
生长速度以日增重表示,单位是g/d,饲料转化率指生长、育肥期间平均每千克增重所消耗的混合饲料量,酮体与肉质则包括了屠宰率、膘厚、眼肌面积、瘦肉率、肉色、PH、系水力、肌肉大理石纹、熟肉率等。
主要措施有:1,选择优良品种及适宜的杂交组合。选择瘦肉型与兼用型猪种和脂肪型猪种相比,其对能量和蛋白质的利用率更高,增重快、耗料少、瘦肉率高。不同品种或品系之间进行杂交,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生长育肥猪生产力的有效措施。
2,提高仔猪初生重和断奶重。生长育肥猪起始体重受仔猪的初生重和断奶重的影响。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断奶重,能增强仔猪生命力,使其生长速度更快,断奶体重也更大,则转群时体重也越大,生长快速,育肥效果好。
3,适宜的饲粮营养水平。在限量饲喂条件下,提高饲料能力浓度和饲养水平,能提高生长育肥猪的增重速度和饲料转化率。增加饲料中必需氨基酸的配比,能提高猪的肌肉生长速度。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能保证其充分生长。选择合适的粗纤维含量5%-8%,能影响其适口性和消化率。
4,适当的饲养管理方法。选择合适的育肥方式,如“吊架子”或“一条龙”,均能提高育肥猪的生长。选择合理的饲养方法,自由采食法,增重快,沉积脂肪多,饲料转化率降低;限量饲喂法,饲料转化率改善,酮体背膘较薄,但日增重较低。前期采用自由采食法,后期采用限量饲喂法。同时,及时调整饲喂调制、饲喂次数、饮水、应用促生长剂、合理分群及调教、做好去势、防疫和驱虫,管理制度等,都是提高育肥猪生长的重要方面。
5,适宜的环境条件。生长育肥猪多为舍饲,猪舍的小气候是其主要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气流、光照、声音等物理因素,以及圈舍卫生,圈养密度、舍内有害气体、尘埃和微生物因素。这些都影响育肥猪的生长,必须适宜。
6,适时屠宰。主要有生长育肥猪的生物学特性和消费者对胴体的要求与销售价格两大方面因素决定。

第8题:

肉牛肥育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必须使日粮营养水平高于维持和正常生长育肥所需要的营养,获得较多的日增重,缩短育肥期,使多余的营养在肌肉生长的同时沉积尽可能多的脂肪,达到育肥目的。对于幼牛,营养水平要高于维持和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对于成年牛,营养水平高于维持营养需要即可。

第9题:

简述我国肉牛产业的现状和特点,国外肉牛业的发展趋势。如何促进我国肉牛业发展?


正确答案: 现状及特点:
(1)区域发展特征明显:目前已经形成了4大肉牛带,即西部肉牛带、中原肉牛带、东北肉牛带和西南肉牛带。
(2)发展速度快,但水平不高的特点仍然是我国肉牛业发展的主要矛盾
(3)适度规模发展是肉牛产业化生产的前提,我国活牛及牛肉市场主要在国内,出口及深加工的数量有限
(4)生产水平低,牛肉质量差,直接影响牛肉的市场销售及价格,直接造成生产效益差、产品竞争力不强,尤其是出口牛肉缺乏竞争力
(5)饲料粮的总体不足是对我国肉牛产业发展的挑战
促进肉牛业发展 
(1)建立高效的品种间杂交体系和充分利用我国的优良地方品种; 
(2)利用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政策扶持和农区饲草饲料资源丰富的优势; 
(3)加强科学实用技术的研究与推广,通过先进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提高饲料报酬,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4)积极推进肉牛产业化; 
(5)加强兽医卫生保护,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国外发展趋势: 
(1)用作肉牛的良种多样化 
(2)不少国家注意开发本国牛种资源 
(3)新饲养技术和新饲料的广泛应用和普及 
(4)专业化、集约化肉牛生产日益发展 
(5)节粮型肉牛育肥方式随着粮食紧缺和价格上涨,世界各国特别是人多地少的国家日趋重视,充分利用粗饲料进行低精料饲养。
(6)新的繁殖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 
(7)电脑控制的现代化饲养系统使集约化生产进一步发展 
(8)高档牛肉生产呈快速发展趋势

第10题:

按照肥育对象不同,论述肉牛肥育的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肉牛直线育肥技术。犊牛断奶后不吊架子,采用“高精料”的育肥体制,直接转入生长育肥阶段。采用舍饲与全价日粮饲喂的方法,使犊牛一直持续很高的日增重,直至达到屠宰体重。一般12--15个月时,体重可达500kg以上,日增重可达0.8kg。优点是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出栏率,改善肉质,满足市场高档牛肉的需求;降低了肉牛饲养的整体成本,提高了肉牛生产的经济效益。
(2)肉牛吊架子育肥技术。就是在育肥之前利用廉价的饲草使牛的骨架和消化器官得到充分的发育,进入育肥期后,提高营养水品,强度育肥。犊牛断奶后以放牧或以粗饲料喂养,日增重维持在0.4kg左右,饲养16--18月龄,体重达到300--350kg,然后育肥90--120天出栏,体重达到400--450kg。优点是适用范围广,精料用量少,经济效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