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病性禽流感病原学检测采集什么(部位)样品?

题目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原学检测采集什么(部位)样品?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活禽病料应包括喉气管拭子和泄殖腔拭子,最好是采集喉气管拭子。小珍禽用拭子取样易造成损伤,可采集新鲜粪便。死禽采集气管、脾、肺、肝、肾和脑等组织样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主要临床症状是什么?


正确答案:
表现为突然发病,在短时间内可见食欲废绝,体温骤升,精神高度沉郁,鸡冠与肉垂水肿,发绀,腿部鳞片有红色或紫黑色出血。伴随着大批死亡,数天内死亡率可达90%以上。

第2题:

关于人感染禽流感的病原学诊断,下列哪种观点不正确?()

A、咽拭子的流感病毒快速抗原检测阴性可以排除禽流感

B、PCR检测禽流感病毒核酸是首选诊断方法

C、患者流感抗体检测不能用于早期诊断

D、快速抗原检测不能区分禽流感病毒的类型


答案:A

第3题:

人禽流感样品采集、运输和检测


参考答案:(一)标本的采集1.标本采集人员:医疗机构的医生、护士或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负责标本采集并填写标本登记表,标本采集人员按照《与禽流感病禽密切接触者个人防护指导原则(试行)》做好个人防护。2.采集对象:禽流感病人,疑似病人,根据需要可采集病禽以及人禽流感密切接触者。3.标本采集种类和时限(1)采集标本的种类:疑似禽流感患者的咽、鼻拭子或含漱液、血清、粪便以及死亡病例的尸检肺组织、气管分泌物、其他脏器。(2)采集标本时间:咽、鼻拭子或含漱液、粪便在发病的头3天内采集。急性期血清在发病后7天内采集,恢复期血清在发病后2~4周采集。尸检标本尸检时采集。(3)标本的运送:采集的标本若不能在24小时内送达,则应尽快在﹣70℃以下保存。无﹣70℃条件的需在﹣20℃冰箱短时间暂存,并尽快联系递送标本。(4)标本采集的方法病毒分离标本:应采集发病后3天内相关标本进行病毒分离。标本采集后应立即放入适当的采样液中低温保存,常用的采样液为:普通肉汤,pH7.4~7.6的Hank液、Eagle液或水解乳蛋白液。在采样液中需加入抗生素,抗生素多用青霉素、链霉素(1000U/ml),庆大霉素(其终浓度为1mg/ml)和制霉菌素(终浓度为50μg/ml)。主要的采集样本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鼻拭子:将棉签轻轻插入鼻道内鼻腭处,停留片刻后缓慢转动退出。以同一拭子拭两侧鼻孔。将棉签浸入4~5ml采样液中,尾部弃去。2)咽拭子:用棉签擦拭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同样将棉签头浸入4~5ml采样液中,尾部弃去。3)鼻咽抽取物:用与负压泵相连的收集器从鼻咽部抽取黏液。先将收集器头部插入鼻腔,接通负压,旋转收集器头部并缓慢退出。收集抽取的黏液,并用采样液刷洗收集器3次。4)鼻洗液:患者取坐姿,头微后仰,用移液管将1~1.5ml洗液注入一侧鼻孔,嘱患者同时发K音以关闭咽腔。然后让患者低头使洗液流出,用平皿或烧杯收集洗液。重复此过程数次。洗两侧鼻孔最多可用10~15ml洗液。5)漱口液:用10ml洗液漱口。漱口时让患者头部微后仰,发"噢"声,让洗液在咽部转动。然后,用平皿或烧杯收集洗液。注意:取鼻洗液和漱口液时,需预先了解患者是否对抗生素有过敏史,如有则洗液和含漱液中不应含有相应的抗生素。6)肺活检材料:肺活检组织在无菌条件下,用灭菌过的乳钵磨碎,用生理盐水配成20%悬液,2000转/分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加入上述提到的抗生素。7)粪便标本:采集10~20g粪便(或用塑料杆人造纤维头的肛拭子2支)放入含有10mlPBS或生理盐水无菌的50ml有螺旋盖的塑料瓶内,密封,40℃条件下立即送至有关实验室。血清标本:血清标本应包括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5~10ml。急性期血样应尽早采集,一般不晚于发病后7天。恢复期血样则在发病后2~4周采集。血液标本2000~2500转/分离心15分钟。收集血清,血清可在40℃存放1周,长期保存置﹣20℃。(二)标本包装、运送1.禽流感病例(包括疑似禽流感病例)标本必须放在大小适合的带螺旋盖的内有橡胶圈的塑料管里(一级容器)拧紧。2.将密闭后的标本放入大小适合的塑料袋内密封;每袋装一份标本。3.直接在一级容器上用油性记号笔写明样本的种类、采样时间、编号、患者姓名,同时也将标本有关信息填写在禽流感人体标本送检表(见附表),连同一级容器封于塑料袋内。4.将装标本的密封袋放入二级带螺旋盖的内有橡胶圈的塑料容器内,拧紧盖,在容器上标明有关信息。5.将二级容器摆放在专用运输箱内(或疫苗运输箱),放入冰排,然后以柔软物质填充,并密封。(1)同一患者2份以上的密封标本,可以放在同一个二级容器内。(2)二级容器要承受不小于95kPa的压力,内衬具吸水和缓冲能力的物质。(3)若进行病毒分离,可将密封好的装有标本的一级容器直接放入液氮运输罐内运输。(4)所有容器必须印有生物危险标注。(5)标本需由专人(2人)运送,不得邮寄,最好使用专车。(三)标本的接收1.省(市)预防控制中心为本辖区内标本接收指定单位,并开展相关的实验室检测工作。对病毒分离物的血凝实验阳性和血清H5N1抗体阳性的标本,连同送检表同时送至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复检。2.省CDC负责其他地级市样本的接收和实验室检测工作。并对复核样本进行检测、鉴定及上送国家流感中心。3.指定实验室应实行24小时标本接收制。(四)相关病毒学的检测项目1.病毒分离和鉴定:用组织培养(MDCK细胞)和鸡胚分离法,细胞和鸡胚培养物进一步用HA和HI实验鉴定。经HI实验(用H5抗血清)检测阳性者报送国家流感中心。经特异性H5RT-PCR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采样标本的病毒分离及鉴定工作必须在生物安全Ⅲ级(BSL-3级)实验室里操作。2.血清抗体检测3.禽H5病毒核酸检测:对疑似禽流感患者的咽、鼻拭子或含漱液,死亡病例的尸检肺组织、气管分泌物采用RT-PCR的方法快速检测禽H5亚型流感病毒及排除工作。4.微量中和试验:对部分疑似病例的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双份血清进一步做微量中和试验。该实验必须在生物安全Ⅲ级(BSL-3级)实验室里操作。(五)检测结果的确认1.各流感监测实验室对血凝实验(HA)阳性或H5血凝抑制试验(HI)阳性的标本,上送进行复核。2.省CDC流感实验室对血凝(HA)阳性、H5血凝抑制试验(HI)阳性、RT-PCR检测阳性、微量中和试验阳性的标本,上送国家流感中心复核检测及确认。(六)检测报告时限一般情况下,实验室收到的样本应立即进行实验,并于收到标本后48小时内出具RT-PCR检测报告,3~5天出具病毒分离培养结果,于分离到病毒后的3~5天出具流感病毒的血凝抑制试验结果,微量中和实验需3~5天后完成。当实验过程中出现不可预测情况或意外事件,影响了按时出具报告时,应及时报告和说明。(七)流感实验室检测中应注意的问题1.初期病毒分离标本的处理可以在二级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如标本确认为H5N1阳性后,此标本的有关实验应在P3实验室中操作。血清学实验操作应在二级生物安全柜中或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进行。2.禁止在同一实验室,更不能在同一接种柜中,同时处理、接种未知临床标本和已知阳性标本。3.禁止在同一实验室,同一时间处理、接种采自不同动物的标本;动物标本(如禽、猪等)必须与人的标本分别保存。4.接种后剩余原始标本,尤其分离出病毒的标本需暂时冻存,有条件的应置﹣70℃或以下保存,以便需要时可进行复查,待分离物经国家流感中心鉴定完成后方可处理掉。分离阴性的标本也应随时废弃处理。5.严禁实验室交叉污染:在病毒分离时严禁设阳性对照及操作在人群中已消失的流感病毒。6.流感病毒在﹣40~﹣20℃时不稳定,故长期保存应在﹣70℃以下。

第4题:

样品采集和现场检测


答案:
解析:
1.样品采集和现场检测
(1)目的和作用:样品采集是将室内空气被测组分准确地采集或富集到采样设备中,然后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现场检测是利用国家标准中允许使用的快速检测设备进行现场测定的方法,正确使用现场直读仪器,可在短时间内掌握现场空气污染物浓度,了解污染状况。
(2)样品采集的基本原则
1)代表性:采集的样品必须能反映室内空气质量的总体水平。
2)典型性:应选择与调查目的相一致的空气样品采样,如对某餐厅的室内空气质量进行调查时,典型的空气污染物应为一氧化碳。
3)适时性和适用性:应根据调查目的确定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同时,要根据被测组分的性质以及在空气中的存在状态,选择合适的采样仪器与采样方法,使之达到准确分析或富集的目的。
4)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现场采样确定之后,应制定周密的采样计划,包括采样项目、采样点分布、采样时间、现场环境的控制等,采样时应尽量减少室内人员的活动,以免干扰室内空气的状况。每个样品只能有一个唯一性编号。
(3)样品采集方法:空气中的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两大类,不同的污染物样品采集方法不同,选用的仪器也有所不同。
1)气体污染物采样方法:在常温常压下以气体形式分散在大气中的污染物是气态污染物。如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氮氧化物(NOx)、氨(NH)、臭氧(O)及甲醛(HCHO)、苯、甲苯、二甲苯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采集气态污染物主要有直接采样法和浓缩采样法两类。
直接采样法:当空气中被测组分浓度较高,或者所用分析方法很灵敏时,直接采取少量样品就可满足分析需要,常采用直接取样法。目前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常用的直接采样包括注射器采样、塑料袋采样和真空瓶采样。
a.注射器采样法:选用气密性好的50ml或100ml注射器作为采集器。采集前检查注射器的密封效果并校正刻度,采样时先抽取现场空气3~5次,采样后将进气端套上乳胶帽或橡皮帽,在运输过程中应将进气端朝下,注射器活塞在上方。注射器采样法主要用于气相色谱法分析的样品采集。
b.塑料袋采样:选用与所采集的空气污染物不起化学反应、也不吸附和渗漏的塑料袋或铝箔袋作为采样容器(图2-1),连接一个特制的采气用二连球(图2-2),采样前先用现场空气将采样袋冲洗3~5次,然后采样,用乳胶帽封口,尽快送检。本法仅适用于采集不活泼气体如CO,一些对橡皮球有腐蚀性和活泼性气体不能用二连球采样。


c.真空瓶采样:选用500~1000ml两端具活塞的耐压玻璃瓶或不锈钢制成的真空采气管(图2-3),先用真空泵将其内的空气抽出,使瓶内剩余压力小于2kPa,关闭活塞。然后将集气瓶带至采样点,将活塞慢慢打开,采集几小时至24h的空气样品,关闭活塞,迅速送检。此法广泛用于室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采样与分析。

浓缩采样法:室内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往往很低,用直接采样法所得的样品,通常不能满足分析方法最低检出量的要求,因而需要采集大量的气体进行浓缩。常用的浓缩方法有液体吸收法和固体吸附法
a.液体吸收法:利用空气污染物能迅速溶解于吸收液中或能与吸收剂迅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稳定的化合物的特性来浓缩污染物的一种方法。采样时用一个内装吸收液的液体吸收管与大气采样器(图2-4)连接,当空气通过吸收液时,被测组分的分子被吸收在溶液中,如空气中甲醛、氨、SO、NO及臭氧的采样均使用液体吸收法。

影响液体吸收管有效采集被测组分的因素有:被测组分溶于吸收液中的速度;气泡在吸收液中停留的时间;气泡的总面积或气泡的直径。目前常用的液体吸收管有气泡吸收管(图2-5)和多孔玻板吸收管(图2-6)。


b.固体吸附法:利用吸附剂的吸附作用、溶解、化学反应或阻留作用来达到浓缩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一种采样方法。采样时将合适的吸附剂填充在一个直径3~5mm,长80~180mm的玻璃管或不锈钢管内,当空气样品以0.1~0.5L/min或2~5L/min流速通过填充柱(图2-7)时,空气中的被测组分被阻留在填充剂上,采样后选择适当的溶剂将被测物质洗脱下来。

目前室内空气质量调查时常用的固体吸附管有活性炭吸附管和Tenax吸附管,前者测定空气中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后者测定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
2)颗粒物采样方法:空气中颗粒物采样方法很多,其中比较常用的是滤料采样法。采样时将滤料(滤纸或滤夹)放在采样器上(图2-8),用抽气泵通过滤料抽入空气,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质就被阻留在滤料上,送回实验室后分析滤料上被浓缩的污染物的含量,除以采样体积,即可计算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

目前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和B(a)P的检测常常使用大流量采样装置采集空气样品。采用的滤料有定量滤纸、玻璃纤维滤纸、有机合成纤维滤料、微孔滤膜、直空滤膜和浸渍试剂滤料等。
(4)样品的保存和运输:不同的样品运输与保存有所不同,塑料袋采集样品后,应将采气口用止血夹夹紧,迅速移出采样点,尽快送回实验室分析。液体吸收法采集样品后,应尽快密封并迅速移出采样点,并在运输过程中放置在较安全的地方,避免吸收液溢洒或采样管破碎,送回实验室。如当天不能分析,应存放在冰箱冷藏室,并应在24h内分析。固体吸附法采样后,立即密封采样管的两端,并注明采样时的进气口端和出气口端。样品的保存由于各种不同污染物的安全保存期限不同,保存时间有所差异,但均应在安全保存期内分析。如空气中苯系物要求样品采集后应放在实验室干燥器中,并在5天内进行分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采样后密封采样管两端,将采样管放入可密封的金属或玻璃管中,样品可保存14天。
(5)现场检测:目前空气检测的部分项目如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气压、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测量常常用到现场直读仪的快速检测方法,正确使用现场直读仪器是保证调查结果准确度的重要因素。
现场直读仪使用注意事项:
1)应是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或行业标准中规定的检测设备。
2)测量范围与精度应符合国家标准方法的规定。
3)应经过有资质的部门进行检定,检定后,将合格证贴到一明显处,方可使用。
4)应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定期对仪器进行保养和维护。
5)仪器在使用前应校准。
(6)检测结果的判读:室内空气检测结果的判读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必须使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计量单位:目前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包括19个参数,计量单位有所不同(表2-12),对测量结果判读时应注意参数的表示单位,如仪器显示值不是国家标准中规定的计量单位,应将测量值进行换算。

2)检测结果应进行有效位数修约:应参照GB8170-87《数值修约规则》,按照"四舍六入五单双"法则,进行数字修约。
2.常用的样品采集和检测方法
(1)空气温度:目前我国测定室内温度的标准方法有玻璃体温度计法和数显示温度计法。测定时,仪器应离开墙壁和热源0.5m以上。
玻璃体温度计法:温度计应放置5~10min后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标尺垂直,水银温度计按凸出弯月面的最高点读数,酒精温度计应按凹入弯月面的最低点读数。
数显示温度计法:测定时采用数显示温度计(图2-9)。测定前,首先安装好电池,然后将仪器的传感器杆接好(或拔出),打开仪器开关,按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选点的要求测定室内空气温度。待测定完成后,关闭仪器开关,记录测得值。

(2)空气相对湿度:测定空气相对湿度的标准方法有通风干湿表法、氯化锂湿度法、电容式数字湿度计法等。电容式数字湿度计法是目前常用的测定方法,测定时采用数显式温湿度计。测定时,首先安装好电池,然后将仪器的传感器杆接好(或拔出),打开仪器开关,按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选点要求测定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待测定完成后,关闭仪器开关,记录测得值。
(3)空气大气压:气压测定方法适用于气压为800~1064hPa环境的测定,高原空盒气压表可用于气压为500~1020 hPa环境的测定。测定时将空盒气压表(图2-10)直接带到现场,先读附温,准确到0.1℃,轻敲盒面,待指针摆动静止后读数。

(4)空气流速:测定空气流速的标准方法有热球式电风速计法和数字风速表法(图2-9)。

电风速计由测杆探头和测量仪表组成。测杆探头装有两个串联的热电偶、加热探头和镍铬丝圈。热电偶的冷端连接在碱铜质的支柱上,直接暴露在气流中。当一定大小的电流通过加热圈后,引起探头电流或电压改变,由于玻璃球被加热温度升高的程度与空气流速呈负相关,故可由仪器显示出来(表式),或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数显式)。
表式热球电风速计测定空气流速时,按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的要求选择监测点,将仪器按照说明书对"零位"和"满度"进行校准,拉动螺塞,使测杆探头露出,测感探头上的红点对准风向,从表头上正确读出仪器显示值。测定完成后,关闭仪器开关,记录测得值。
(5)一氧化碳:目前我国室内空气一氧化碳的检测方法主要有2种。
1)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法(图2-11):该方法可将仪器直接带到现场测定。仪器使用前应进行预热,尤其在冬季最好预热30min。

测定前,应用霍加拉特氧化管(霍加拉特氧化管的作用是将空气中的CO氧化成CO)进行仪器零点校准。然后通入CO标准气体仪器量程进行标定,待仪器读数与CO标准气体浓度相同时方可进行测定,并将校准结果记录在原始记录中。仪器全部调好后,以仪器本身泵动力的流量测定室内空气中CO浓度。
2)非分散红外法、气相色谱法和汞置换法:样品用500~600ml的聚乙烯塑料铝箱复合采气袋法采集后送回实验室分析。
采样时,用橡胶二连球,将空气打人采样袋内,膨胀后放掉。如此反复4次,最后一次打满后,密封进样口,写上标签,注明采样地点和时间,带回实验室在24h内分析。
(6)二氧化碳:测定低浓度二氧化碳(0.03%~0.5%)的方法主要有3种。
1)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法(图2-11):该方法可将仪器直接带到现场测定。

仪器使用前应进行预热,尤其在冬季最好预热30min。
测定前,应用高纯氮气或经干燥管和碱石灰过滤后的空气校准仪器的零点。然后通入CO标准气体对仪器量程进行标定,待仪器读数与CO标准气体浓度相同时方可进行测定,并将校准结果记录在原始记录中。仪器全部调好后,以仪器本身泵动力的流量测定室内空气中CO浓度。
2)气相色谱法:样品用500~600ml的聚乙烯塑料铝箔复合采气袋法采集后送回实验室分析。采样方法同CO。
3)容量滴定法:需用液体吸收法进行采样。
(7)可吸入颗粒物:检测方法主要有2种。
1)撞击式采样一重量法: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采样方法主要利用可吸入颗粒物采样器,在一定的流量下,将可吸入颗粒物采集在预先恒重的玻璃纤维滤纸上,采样后将样品送回实验室再次恒重,根据采样前后滤纸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计算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
2)光散射法:该方法使用直读仪到现场直接测定,使用前应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对仪器进行校准,调好采样时间进行测定。由每分钟的脉冲计数,换算为质量浓度(mg/m)。
(8)苯并[a]芘:目前空气中B(a)P的采样方法主要是将颗粒物中的多环芳烃采集在玻璃纤维滤膜上,送回实验室分析,采样方法见滤料法。
(9)菌落总数:室内空气菌落总数采样方法为撞击法。撞击法是将悬浮在空气中的带菌粒子撞击到营养琼脂平板上,经37℃,48h培养后,按照每立方米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数表示(cfu/m)。采样时,将采样器消毒,按照仪器说明进行采样。选择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的基本要求是对空气中的细菌捕获率达到95%,同时操作简便、携带方便、性能稳定及便于消毒。
(10)甲醛、氨等:空气中甲醛、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臭氧的采样均采用液体吸收法。
一般情况下,甲醛、氨使用气泡吸收管单管采样;SO、NO使用多孔玻板吸收管单管采样,在采样过程中避免日光直射;臭氧使用多孔玻板吸收管双管采样,采样时还应配有黑色避光套。
采样后记录采样时间、采样流量、温度和大气压。
(11)空气中苯系物及TVOC的采样:室内空气中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和TVOC使用固体吸收管采样,其中苯系物用活性炭管采集,TVOC用Tenax GC或Tenax TA吸附管采集。
采样时将吸附管与采样泵用硅橡胶管连接,选择合适的采样位置,打开采样泵,调节流量,在规定的时间采集样品,采样后将管取下,密封管的两端或将管放入可密封的容器内,记录采样时间、采样流量、现场温度与大气压力,将样品送回实验室分析。样品测定后,应准确校准每支采样管的流量,以当时采样时的温度和压力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采样体积。

第5题:

现场调查中环境样品和患者的生物样品采集与检测


参考答案:(一)采集要求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线索,进行现场检测,并采集环境样品和人体生物样品。1.空气样品采集要求正确选择采样点的位置和数目、确定采样对象、采样方法和采样时机。2.生物样品采集要求所采样品不受污染、无变质、有代表性、保证需要量。3.样品的运输和保存过程中防止污染、变质和损失。4.检测分析技术熟练并有质量控制。5.数据统计分析方法正确、结果经仔细核查并出具报告。(二)中毒样品的选择和检测方法1.采集样品的选择可能导致中毒的食物和可疑中毒患者的血液是首选样品。另外,可根据中毒事件的现场调查结果,确定还应采集的其他样品种类。2.实验室分析和分离鉴定方法举例(1)全血胆碱酯酶活性测定法:硫代乙酰碘代胆碱-二硫双硝基苯甲酸法(GBZ52-2002附录B)(2)植物性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GB/T5009.145-2003)。(3)血清高铁血红蛋白现场定量测定:可使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有条件可采用便携式血氧分析仪测定高铁血红蛋白含量。(4)食品中的亚硝酸盐测定:可使用固体格氏试剂法测定或盐酸萘乙二胺法半定量,定量测定。所有样品采集后最好在4℃条件下冷藏保存和运输,如无条件保存冷藏运输,样品应在采集后24小时内进行实验室检测。所有实验室检测完毕的样品,应在冷冻条件下保存1周,以准备实验室复核。

第6题:

对甲型肝炎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测时,通常采集什么标本

A、血液

B、粪便

C、尿液

D、脑脊液

E、呕吐物


参考答案:B

第7题:

所有禽流感病毒都属于甲型流感病毒,根据禽流感病毒感染对禽类的致病性高低,可以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中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低/非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


答案√

第8题:

禽流感样品如何采集、保存、运送?


正确答案:
病理样品一般应在感染初期或发病急性期从死禽或活禽采取。死禽采集气管、肺脏、肝脏、肾脏、脾脏、泄殖腔等组织样品。活禽用大小不等的灭菌棉拭子涂擦喉头、气管或泄殖腔,带有分泌物的棉拭子放入每毫升含有1000国际单位青霉素、2000微克链霉素、PH7.2-7.6的肉汤中,无肉汤时可用HahKs液或?PH7.0-7.4PBS液。粪便和泄殖腔棉拭子所用抗生素浓度应提高。样品的运送和保存:采集的样品若在48小时内进行检查,可放入4℃保存,否则应放于低温条件下保存(-70℃保存最好)。送上级主管部门实验室或国家参考实验室诊断。

第9题:

样品采集与检测


答案:
解析:
1.空气样品采集
(1)样品采集目的和原则:将室内空气被测组分准确地采集或富集到采样设备中,包括采气袋、液体或固体采样管,然后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采集样品原则参照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 17220-1998)。
(2)采样点设置
1)采样点选择:选择在公共场所人群经常活动、且停留时间较长的地点,但不能影响人群的正常活动。监测点应该考虑现场的平面布局和立体布局。高层建筑的立体布点应有上、中、下3个监测平面,并分别在3个平面上布点。可用交叉布点、斜线布点或梅花布点的方法。监测点应避开人流、通风道和通风口,并距离墙壁0.5~1m,高度0.8~1.2m。采样时应准确记录采样现场的气温、气湿、风速等微小气候,采样流量以及采样时间。
2)采样点数目:进行空气监测时应按照公共场所不同性质、规模大小、人群经常停留场所分别设置数量不等的监测点,各类不同场所监测点数目见表2-13~表2-19。旅店业空气监测的要求见表2-13。

注:采样的客房数量最少不少于2间,每个客房布1个点
文化娱乐场所空气监测的要求见表2-14和表2-15。


公共浴室空气监测的要求,见表2-16。

注:按摩房的布点参照表2-13
理发店、美容店空气监测的要求,见表2-17。

游泳馆、体育馆空气监测的要求,见表2-18。

展览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商场、书店;医院候诊室;就诊场所、公共交通等候室空气监测的要求,见表2-19。

公共交通工具空气监测,按照相应专业特点参照此规范要求进行采样。
(3)采集(测定)方法
1)噪声的测定:公共场所噪声的测定主要使用精密声级计和普通声级计。每年必须经过计量部门鉴定,获得合格证书后,方可使用。
测定时大于100m的公共场所,距声源中心(或一侧墙壁)画一直线至对侧墙壁中心,在此直线上均匀分布3点为监测点,小于100m的公共场所在中央区作为监测点。
公共场所噪声的卫生标准中规定用等效声级L。作为评价值,用累计百分声级L、L、L作为分析依据。对于公共场所的一般性卫生监测,可分别求出各点的L,然后进行合成或平均计算作为公共场所噪声的判断依据。
2)照度的测定:照度的测定主要使用照度计,照度计性能应符合公共场所照度测定方法要求。每年必须经过计量部门鉴定,获得合格证书后,方可使用。
在进行公共场所整体照明调查时,测定面高度为地面上80~90cm。一般大小的房间在对角线上或呈梅花式均匀布设5个点,影剧院、商场等大面积场所可用等距离布点法,一般以每100m布10个点为宜。局部照明测量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并在测定结果中注明。测定时应注意:测定前白炽灯至少开5min,气体放电灯至少开30min。为使受光器不产生初始效应,在测量前至少曝光5min。测定时受光器一律水平放置在待测面上。
3)菌落总数测定: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菌落总数采样方法包括撞击法和沉降法。采用方法不同,空气中菌落总数表示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撞击法:将悬浮在空气中的带菌粒子撞击到营养琼脂平板上,经37℃,48h培养后,按每立方米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数表示(cfu/m)。采样时,采样点选择应具有代表性,将采样器消毒,按仪器说明进行采样。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对空气中的细菌捕获率达95%,同时操作简便、携带方便、性能稳定及便于消毒。
自然沉降法:用9cm直径的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5min,经37℃,48h培养后计数生长的细菌菌落数。由于该方法简便,能反映落下菌的数量,可大致判定环境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目前使用较普遍。该方法采样时,应根据现场大小,选择有代表性的采样点。通常在房间的对角线上或呈梅花式均匀分布设置5个采样点,采样高度1.2~1.5m,采样点应远离墙壁1m以上,并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将营养琼脂平板置于采样点处,打开平皿,暴露5min,盖上皿盖收好,带回实验室分析。
其他空气样品采集方法参照室内空气质量调查。
(4)样品保存与运输:参照室内空气卫生质量调查。
2.公共用品采集
(1)目的与作用:查明各类公共场所使用的公共用品微生物污染情况和消毒效果,防止疾病传播。
(2)采样原则:采样过程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采样用具应经过高压灭菌(120℃,20min),无菌保存。采样后,应立即贴上标签,并在原始记录上标明采集用品编号、名称、来源、数量、采样地点和采样者,立即送回实验室。存放样品的器具必须密封性好,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样品的损失或污染。
(3)采样数量:卫生用品的采样数量以不超过各类物品投入使用总数的5%计算。
(4)采集方法:公共用品采集方法通常为涂抹法。卫生部和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8年制定了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 17220-1998),该规范明确制定了公共场所公共卫生用品的采集部位的要求,其中包括茶具、毛巾、床单、拖鞋等用品。
1)茶(餐)具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测定的采样方法:随机抽取清洗消毒后准备使用的茶(餐)具,用灭菌生理盐水湿润棉拭子,在茶(餐)具与口唇接触处(1~1.5cm高度)的内外缘涂抹一周,用灭菌剪刀剪去棉签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10ml生理盐水内,4h内送检。
2)毛巾、枕巾(套)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测定的采样方法:随机抽取清洗消毒后准备使用的毛巾、枕巾(套),用灭菌生理盐水湿润棉拭子,在毛巾、枕巾(套)对折后两面的中央各25cm(5cm×5cm)面积上用力均匀涂抹5次。用灭菌剪刀剪去棉签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10ml生理盐水内,4h内送检。
3)床单、被罩等卧具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测定的采样方法:随机抽取清洗消毒后准备使用的床单、被罩等用品,用灭菌生理盐水湿润棉拭子,分别在床单、被罩两端的中间25cm(5cm×5cm)处以及床单、被罩的中央部位25cm(5cm×5cm)面积上用力均匀涂抹5次。浴巾、浴衣、浴裤随机选择某部位25crr12(5cm×5cm)面积上用力均匀涂抹5次。用灭菌剪刀剪去棉签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10ml生理盐水内,4h内送检。
4)脸(脚)盆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测定的采样方法:选择在盆内壁1/2~1/3高度,相对两侧壁采样。采样时用2支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分别在2个采样点的规格板25cm(5cm×5cm)内来回均匀涂满整个方格,并随之转动棉拭子,用灭菌剪刀剪去棉签手接触部位后,将涂抹脸(脚)盆的2个棉拭子一并放入50ml生理盐水内。浴盆应在盆内四壁及盆底呈梅花状布点采样。采样时用5支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分别在5个采样点规格板25cm2(5cm×5cm)内来回均匀涂满整个方格,并随之转动棉拭子,用灭菌剪刀剪去棉签手接触部位后,将涂抹浴盆的5个棉拭子一并放入125ml生理盐水烧瓶中,尽快送检。
5)拖鞋中真菌、酵母菌测定的采样方法:将无菌棉拭子蘸取生理盐水,在每只拖鞋鞋面与脚趾接触处25cm(5cm×5cm)面积上有顺序均匀涂抹3次(1双拖鞋为一份样品)后,用灭菌剪刀将棉拭子手持部分剪断,将棉拭子放入10ml装有玻璃珠的生理盐水管中,尽快送检。
6)理发用具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测定的采样方法:将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推子前部上下均匀各涂抹3次,1个推子为一份样品;或在理发刀、剪和修脚工具的两个侧面各涂抹一次,2个刀(或2个剪)为1份样品。将采样后的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分,放入10ml生理盐水内,尽快送回实验室。
7)胡刷采样:胡刷应浸泡在50ml无菌生理盐水中充分漂洗,或将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胡刷内外面均匀地各涂抹2次,将采样后的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分,放入50ml生理盐水内,尽快送检。使用一次性胡刷不采样。
(5)保存与运输:公共用品采样完毕应尽快送回实验室分析,运输过程中为防止样品的损失和污染,存放样品的器具必须密封性好,小心运送。
3.检测结果判读 检测结果判读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必须使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计量单位:目前我国公共场所卫生标准13个参数的计量单位见表2-20,对检测结果判读时,应注意表示单位,如仪器显示值不是国家标准中规定的计量单位,应将测定值进行换算。

(2)检测结果应进行有效位数修约:参照GB 8170-87《数值修约规则》,按照"四舍六入五单双"法则,进行数字修约。

第10题:

对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当及时采集病料送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实验室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可认定为确诊病例。


正确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