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月经周期中血浆GnRH、FSH、LH、雌二醇与孕酮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题目

试述月经周期中血浆GnRH、FSH、LH、雌二醇与孕酮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卵泡期开始时,血中雌激素与孕激素浓度处于较低水平。对腺垂体的FSH与LH分泌反馈抑制作用较弱,于是,FSH分泌增加,LH分泌亦随之增加。FSH可刺激卵泡发育并增强雌激素的分泌,至排卵前一天左右,血中的雌激素达高峰。在其正反馈作用下,下丘脑GnRH的分泌增强,进而促进腺垂体LH与FSH的释放,血中以LH浓度的增加更为明显,形成LH峰。在LH峰的作用下诱发排卵。在黄体期,LH促进黄体细胞增加孕激素与雌激素的分泌,血中孕酮与雌激素的水平迅速升高,一般在排卵后5~10天出现高峰期,以后开始降低。黄体期高浓度的孕激素与雌激素抑制下丘脑GnRH和腺垂体LH及FSH的分泌。若不受孕,黄体寿命为12~15天。随着黄体的退化,血中孕激素与雌激素的浓度明显下降,导致腺垂体FSH与LH的分泌又开始增加,重复出现下一周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女性月经周期中的正反馈现象,是指下列哪种

A、GnRH对FSH分泌的促进

B、GnRH对LH分泌的促进

C、FSH对GnRH分泌的促进

D、LH对GnRH分泌的促进

E、雌激素增高促进FSH和LH的释放


参考答案:E

第2题:

下列哪一种是女性月经周期中的正反馈现象

A.雌激素增高促进FSH和LH的释放

B.LH对GnRH分泌的促进

C.FSH对GnRH分泌的促进

D.GnRH对FSH分泌的促进

E.GnRH对LH分泌的促进


正确答案:A

第3题:

绝境后期妇女体内激素的变化特点是()。

A.卵巢继续分泌少量雌激素和孕酮

B.FSH及LH的水平明显升高

C.FSH/LH<1

D.绝经1年内FSH/LH达最高水平

E.绝经1年后FSH及LH水平下降


正确答案:B

第4题:

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呈周期性变化,血浆中促性腺素释放素(GnRH)、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雌二醇与孕酮含量呈动态变化。

月经周期正常的女性,其月经黄体能维持几天
A.3~5天
B.5~7天
C.7~9天
D.9~11天
E.12~15天

答案:C
解析:

第5题:

月经周期28日的妇女,下列与正常月经周期不相符的是

A.月经第21日,血中孕酮及雌二醇均升高
B.月经第7日,血中雌二醇较低水平
C.月经第14日,血中孕酮及雌二醇均有高峰
D.月经第14日,雌二醇、FSH及LH均有高峰
E.月经第25日,血中孕酮及雌二醇均低水平

答案:C
解析:

第6题:

导致排卵前血LH/FSH峰出现的机制,错误的是( )。

A、雌二醇(E2)高峰对垂体的正反馈调节作用

B、E2高峰对下丘脑的正反馈调节作用

C、GnRH的作用

D、孕酮的协同作用

E、前列腺素(PG)的作用


参考答案:E

第7题:

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呈周期性变化,血浆中促性腺素释放素(GnRH)、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雌二醇与孕酮含量呈动态变化。月经的发生是由于血中A、雌激素急剧减少

B、孕激素急剧减少

C、雌激素和孕激素急剧减少

D、前列腺素减少

E、雄激素减少

月经周期正常的女性,其月经黄体能维持几天A、3~5天

B、5~7天

C、7~9天

D、9~11天

E、12~15天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C

第8题:

更年期妇女体内激素水平变化

A.雌激素下降,孕激素升高,GnRH升高

B.雌激素下降,孕激素下降,GnRH升高

C.FSH升高,LH升高,GnRH下降

D.雌激素升高,孕激素升高,FSH下降

E.雌激素下降,孕激素下降,GnRH下降


正确答案:B
(答案:B)更年期卵巢功能逐渐下降,分泌的性激素减少。由于反馈作用,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FSH及LH均升高。绝经后GnRH的分泌也增高。

第9题:

正常月经周期中,排卵后血清激素水平的变化,哪几项正确?
A. FSH水平降低 B. LH水平降低
C.孕酮水平升高 D.抑制素水平先降低后升高


答案:A,B,C,D
解析:

第10题:

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呈周期性变化,血浆中促性腺素释放素(GnRH)、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雌二醇与孕酮含量呈动态变化。

月经的发生是由于血中
A.雌激素急剧减少
B.孕激素急剧减少
C.雌激素和孕激素急剧减少
D.前列腺素减少
E.雄激素减少

答案:C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