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糖耐量试验

题目

口服糖耐量试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标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葡萄糖负荷量应为A.609B.659C.709D.759SX

标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葡萄糖负荷量应为

A.609

B.659

C.709

D.759

E.809


正确答案:D
0标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又称.GTT试验,是在当血糖升高的程度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使诊断模棱两可时,而进行的一种进一步确诊糖尿病的检验措施。让患者在空腹情况下口服759葡萄糖,于2h后抽血检查血糖水平,如果要诊断糖尿病则服糖后2h血糖>11.1mmol/L,故本题选D考点:标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临床应用

第2题:

关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正确的是

A. 口服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大于6.0mmol/L,并小于7.0mmol/L为糖耐量减低
B.空腹血糖小于7. 0mmol/L时为正常糖耐量
C.空腹血糖大于7. 8mmol/L,一般可不做糖耐量试验
D.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前3天,每日饮食中碳水化合物不少于250克

答案:D
解析:

第3题:

标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葡萄糖负荷量应为A.60gB.65gC.70gD.75gSX

标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葡萄糖负荷量应为

A.60g

B.65g

C.70g

D.75g

E.80g


正确答案:D

第4题:

请简述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参考值以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参考值:
①FPG3.9~6.1mmol/L;
②口服葡萄糖后30分钟至1小时,血糖达高峰(一般为7.8~9.0mmol/L),峰值<11.1mmol/L;
③2小时血糖<7.8mmol/L;
④3小时血糖恢复至空腹水平;
⑤各检测时间点的尿糖均为阴性。
2.临床意义
(1)诊断糖尿病:临床上有以下条件者即可诊断糖尿病:
①具有糖尿病症状,FPG>7.0mmol/L;
②OGTT血糖峰值>11.1mmol/L,OGTT2hPG>11.1mmol/L;
③具有临床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伴有尿糖阳性者。临床症状不典型者,需要另一天重复检测确诊,但一般不主张做第3次OGTT。
(2)判断IGT:FPG<7.0mmol/L,2hPG为7.8~11.1mmol/L且血糖到达高峰时间延长至1小时后,血糖恢复正常的时间延长至2~3小时后,同时伴有尿糖阳性者为IGT。IGT常见于2型糖尿病、肢端肥大症、甲亢、肥胖症及皮质醇增多症等。
(3)平坦型糖耐量曲线:FPG降低,口服葡萄糖后血糖上升也不明显,2hPG仍处于低水平状态。见于胰岛β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腺垂体功能减退症,也可见于胃排空延迟、小肠吸收不良等。
(4)储存延迟型糖耐量曲线: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急剧升高,提早出现峰值,且>11.1mmol/L,而2hPG又低于空腹水平。见于胃切除或严重肝损伤。
(5)鉴别低血糖:
①功能性低血糖:FPG正常,口服葡萄糖后出现峰值时间及峰值均正常,但2~3小时后出现低血糖,见于特发性低血糖症。
②肝源性低血糖:FPG低于正常,口服葡萄糖后血糖高峰提前并高于正常,但2hPG仍处于高水平,且尿糖阳性。见于广泛性肝损伤、病毒性肝炎等。

第5题:

试述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方法:于清晨空腹抽血,然后将75g(儿童1.75 g/kg)葡萄糖溶于200 ml温水内口服,分别抽取O.5、1、2、3小时时的静脉血标本,连同空腹血标本一并送验血糖,同时定性测尿糖各1次。临床上对有糖尿病可疑而空腹及饭后血糖正常或轻度升高,不能作出肯定诊断者可采用此项试验。

第6题: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临床意义


答案:
解析:
1.隐匿糖尿病者,空腹血糖正常或稍高,服糖后急剧上升大于140mmol/L,3小时后不能降至正常水平。尿糖阳性。
2.甲亢、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疾病使体内升高血糖的激素水平升高,导致糖耐量减低,尿糖阳性。
3.肝源性低血糖病人,空腹血糖低,服糖后血糖水平超过正常水平,2小时不能降至正常水平,尿糖阳性。
4.胰岛β细胞瘤患者,胰岛素分泌过量,导致空腹血糖降低,服糖后血糖上升不明显,2小时仍处于较低水平,糖耐量升高。
5.功能性低血糖患者,空腹血糖正常,服糖后血糖高峰也正常,服糖后2~3小时出现低血糖反应。

第7题: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答案:
解析:
正常人口服或注射一定量葡萄糖后血糖暂时升高,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多,促使葡萄糖合成糖原贮存,在短时间内使血糖降至空腹水平,此现象称为耐糖现象。糖代谢紊乱时,口服一定量葡萄糖使血糖急剧升高,但短时间内不能降至空腹水平,称为耐糖异常或耐糖量降低。OGTT常用于了解和观察糖代谢功能是否健全,对隐匿糖尿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适应证:①无糖尿病症状,随机或空腹血糖异常者;②无糖尿病症状,有一过性或持续性尿糖者;③无糖尿病症状,但有明显糖尿病家族史;④有糖尿病症状,但随机或空腹血糖不够诊断标准者;⑤妊娠期、甲亢、肝病或感染时出现尿糖者;⑥不明原因肾病或视网膜病变者。
方法:①实验前3天每日食物含糖不低于150g,维持正常活动;②试验前患者禁食8~14小时,不限制饮水;③服糖前取血1次,之后在5分钟内饮人250ml含75g葡萄糖的糖水,以后在30min、60min、120min、180min各取血1次,共5次;④整个试验过程中不可吸烟、喝咖啡、茶和进食;⑤采血同时留尿测定尿糖;⑥对于胃肠道手术或胃肠道功能紊乱影响糖吸收者,采用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
【正常参考值】
正常人口服葡萄糖后0.5~1h血糖水平达到峰值,位于7.8~8.9mmol/L(140~160mg/dl),2h不超过7.8mmol/L(140mg/dl),3h恢复至空腹血糖值。每次尿糖均为阴性。
【临床意义】
1.隐匿糖尿病者,空腹血糖正常或稍高,服糖后急剧上升大于14mmol/L,3小时后不能降至正常水平。尿糖阳性。
2.甲亢、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疾病使体内升高血糖的激素水平升高,导致糖耐量减低,尿糖阳性。
3.肝源性低血糖患者,空腹血糖低,服糖后血糖水平超过正常水平,2小时不能降至正常水平,尿糖阳性。
4.胰岛β细胞瘤患者,胰岛素分泌过量,导致空腹血糖降低,服糖后血糖上升不明显,2小时仍处于较低水平,糖耐量升高。
5.功能性低血糖患者,空腹血糖正常,服糖后血糖高峰也正常,服糖后2~3小时出现低血糖反应。

第8题: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7.8mmol/LA.糖尿病B.空腹血糖受损C.糖耐量受损D.胰岛素抵抗E.血糖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7.8mmol/L

A.糖尿病

B.空腹血糖受损

C.糖耐量受损

D.胰岛素抵抗

E.血糖正常


参考答案:E

第9题:

试述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原理、方法及意义。


正确答案: (1)原理:正常人一次食人大量葡萄糖后,其血糖浓度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8.88mmol/L,于2小时内恢复正常,这种现象为耐糖现象。
(2)方法:空腹抽血,1次口服葡萄糖75g,然后于30分钟、1小时、2小时、3小时各抽血分别测血糖及胰岛素。
(3)结果及诊断意义:葡萄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血浆葡萄糖<7.8mmol/L为正常,≥7.8~<11.1mmol/L为糖耐量减低,≥11.1mmol/L考虑为糖尿病。

第10题:

诊断糖尿病的血糖标准是() 

  • A、空腹血浆葡萄糖≥6.1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浆葡萄糖≥7.8mmol/L
  • B、空腹血浆葡萄糖≥7.8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浆葡萄糖≥l1.1mmol/L
  • C、空腹血浆葡萄糖≥5.6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浆葡萄糖≥7.8mmol/L
  • D、空腹血浆葡萄糖≥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浆葡萄糖≥l1.1mmol/L
  • E、空腹血浆葡萄糖≥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浆葡萄糖≥7.8mmol/L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