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物检测应采取患者的血、尿、粪____________、____

题目

毒物检测应采取患者的血、尿、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遗留毒物、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送检,进行毒物鉴定。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呕吐物;剩余食物;首次抽吸的胃内容物;药物;容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不符合阻塞性黄疸检测结果的是 ( )

A、血胆红素增高

B、尿胆红素阳性

C、尿中尿胆原阳性

D、粪便中粪胆原下降

E、血中结合胆红素增高


参考答案:C

第2题:

伤寒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可以采集的标本有( )

A.血

B.骨髓

C.粪

D.尿

E.玫瑰疹刮取物


正确答案:ABCDE

第3题:

为确诊,应做的首要检查是

A.血常规+血沉

B.恼脊液

C.血pH及血钾测定

D.尿抗原测定

E.粪病原检测及血清特异性抗体测定


正确答案:E
E。起病后1周内,从患儿鼻咽部、血、脑脊液及粪便中可分离出病毒。

第4题:

我国制定的职业接触铅的生物检测指标是( )。

A.尿铅
B.发铅
C.指甲铅
D.血铅
E.粪铅

答案:D
解析:
机体吸收的铅首先进入血液,再由血液将铅输送到机体的各部位。血铅能直接反映近期(几个月内)机体吸收铅的量,与空气中铅的浓度有较好的相关性,是目前优先选择的生物监测指标。

第5题:

女性,25岁,因家庭矛盾自服不知名农药后昏睡在家,被人送到医院急诊。体检:深昏迷状态,大汗淋漓,瞳孔缩小,口中有蒜臭味,双肺部有湿啰音,面颈部有肌束颤动。

该患者应首选下列哪项检查
A.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
B.胃内容物毒物分析
C.胸部X光检查
D.血、尿、粪三大常规
E.颅脑CT

答案:A
解析:
该患者服毒后出现有机磷中毒的表现,进行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即可以明确诊断,又可以判断中毒程度、疗效和估计预后,因此应首选。

第6题:

目前最有意义的病原学检查是

A. 血培养

B. 肝炎病毒检测

C. 粪尿培养

D. EB病毒抗体检测

E. 肥达试验


正确答案:A

第7题:

血、尿、粪常规-粪便


参考答案:1.颜色【参考值】黄褐色,婴儿为金黄色或黄绿色。【临床意义】(1)黑色 上消化道出血、服中药、铁剂、药用炭(活性炭)等。(2)鲜红色 下消化道出血,如痢疾、痔、肛裂等。(3)灰白色 胆道阻塞、胆汁缺乏、服用钡剂等。(4)绿色 食用大量绿色蔬菜、婴儿消化不良等。(5)果酱色 见于阿米巴痢疾及细菌性痢疾。2.性状【参考值】正常人为软便且成形,婴儿便是糊状。【临床意义】(1)脓血便 多见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2)黏液便 见于肠炎、阿米巴痢疾和细菌性痢疾、急性血吸虫病、结肠癌。(3)米汤样便 见于霍乱或副霍乱等。(4)蛋花样便 多见于婴儿消化不良。(5)羊粪样粒便 见于痉挛性便秘。(6)水样便 见于消化不良、急性肠炎。3.显微镜检验【参考值】无红细胞、虫卵、原虫,偶见少量白细胞或上皮细胞。【临床意义】(1)红细胞增多 多见于肠炎、痢疾、结肠肿瘤、息肉等。(2)白细胞增多 常见于过敏性肠炎、肠寄生虫病、细菌性痢疾。(3)寄生虫卵 多见于肠道及肝胆寄生虫病人,如蛔虫病等。(4)巨噬细胞 见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5)肠黏膜上皮细胞 肠道炎症时增多。(6)肿瘤细胞 见于乙状结肠癌、直肠癌。(7)寄生虫卵 常见蛔虫卵、钩虫卵、蛲虫卵等。(8)原虫类 如阿米巴、滴虫、梨形鞭毛虫等。(9)结晶 检测到尖梭形结晶,又称夏科雷登结晶,见于阿米巴痢疾、过敏性疾病等。(10)食物残渣 检测出大量脂肪颗粒、肌肉纤维,见于消化不良、胰腺疾病等。4.粪便隐血试验(OB)【参考值】正常粪便OB阴性。【临床意义】隐血阳性:消化道溃疡,呈间歇性;消化道肿瘤,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其他任何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或疾病,如药物、肠结核、Crohn病等。5.胆色素检查【参考值】健康人粪便内含粪胆素,升汞试验呈阳性反应。【临床意义】在胆总管阻塞时,粪便中粪胆素试验随着阻塞程度的不同,呈弱阳性或阴性反应,呈阴性反应时大便常呈陶土色,有助于完全阻塞性黄疸的诊断。在溶血性疾病时,粪更中粪胆原、粪胆素含量增多,大便常呈深黄色,留3天粪便做粪胆原定量检测有助于诊断。

第8题:

血、尿、粪常规-尿常规


参考答案:1.尿量【参考值】成人:1.0~1.5L/24h,或1ml/(h.kg)。小儿:按千克体重算,比成人多3~4倍。【临床意义】(1)尿量减少①生理性见于饮水少、出汗多等。②病理性见于常见于肾炎、肾功能衰竭、休克、脱水、严重烧伤、心功能不全等。(2)尿量增多①生理性见于出汗少、饮水过多、饮浓茶、饮酒、精神紧张。②病理性见于尿崩症、糖尿病、慢性肾炎等。2.颜色【参考值】透明,琥珀黄色。【临床意义】灰白色云雾状浑浊,常见于脓尿;红色云雾状浑浊常为血尿;酱油色多为急性血管内溶血所引起的血红蛋白尿;深黄色为胆红素尿,见于阻塞性或肝细胞性黄疸;乳白色为乳糜尿,有时有小血块并存,常见于血丝虫病;浑浊多为无机盐结晶尿。3.比重(密度)【参考值】正常人一天中尿密度为1.015~1.025,密度最大的波动幅度可达1.003~1.030;新生儿为1.002~1.004。【临床意义】(1)增高 见于高热和脱水等血浆浓缩情况、尿中含造影剂或葡萄糖。(2)降低 临床意义更明显,见于由于慢性肾炎或肾盂肾炎造成的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性尿崩症。4.酸碱性【参考值】尿pH值(酸碱性)为5.5~7.4,一般情况下在6.5左右。【临床意义】(1)尿pH值小于正常值 常见于酸中毒、糖尿病、痛风、服酸性药物。(2)尿pH值大于正常值 多见于碱中毒、膀胱炎或服用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等。5.气味【参考值】新鲜尿液无特别气味。【临床意义】刚排出的尿液即有氨臭味,见于慢性膀胱炎及慢性尿潴留;有烂苹果气味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些药品和食物,如蒜、葱等亦可使尿液呈特殊气味。6.尿蛋白【参考值】定性:阴性。定量:10~150mg/24h尿。【临床意义】(1)生理性增多 常见于剧烈运动后(运动性蛋白尿)、体位变化(体位性蛋白尿)、身体突然受冷暖刺激,或人的情绪激动等。(2)病理性增多 临床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慢性肾炎、高血压肾病、苯中毒等。7.尿糖【参考值】定性:阴性。定量:0.56~5.0mmol/L,100~900mg/(dl·24h)。【临床意义】尿糖增多常见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胰腺炎、肢端肥大症等疾病。8.尿酮体【参考值】尿酮体定性:阴性。定量:

第9题:

判断有机磷农药中毒最可靠的化验检查指标是

A.血液肌酸激酶活性
B.测定血液胆碱酯酶活性
C.尿有机磷农药分解产物
D.粪常规检测毒物
E.阿托品试验

答案:B
解析:

第10题:

最常用的诊断肠寄生虫的方法是()。

A粪培养

B粪找虫体

C病变处活检

D免疫荧光法检测粪便

EPCR方法检测血标本


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