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32岁,哺乳期6个月,右乳房疼痛2天,无发热,继而扩展到全乳

题目

女,32岁,哺乳期6个月,右乳房疼痛2天,无发热,继而扩展到全乳房痛,查体:体温37.2℃,右乳房明显较对侧为大,表面皮肤发红、水肿,皮肤温度增高,扪之感到坚实肿块,无波动感,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首先应考虑是()。

  • A、急性乳腺炎
  • B、乳汁淤积
  • C、乳房后脓肿
  • D、炎性乳癌
  • E、乳腺囊性增生合并感染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女,30岁。产后1年半,已断乳,左侧乳晕外上方肿块并破溃2个月,溃破后脓中可见脂质样物质,反复发作,局部疼痛轻微,无发热。考虑诊断为

A、乳衄

B、炎性乳癌

C、乳晕部疖

D、乳房部漏管

E、粉刺性乳痈


参考答案:E

第2题:

患者,女,28岁,产后2个月,哺乳期,突发右乳皮肤红肿热痛,疼痛难耐,既而出现皮肤湿烂,发黑溃腐,直径达7cm,发热恶寒,壮热口渴,舌苔黄腻,脉弦数。考虑

A.乳核

B.乳痈

C.乳痨

D.乳发

E.乳疬


正确答案:D
D。[解题思路] 乳发是发生于乳房的严重化脓性疾病,病变范围较乳痈大,并且有皮肤腐烂的症状。
[命题规律] 考查“乳发”。必须掌握。

第3题:

哺乳期乳房疼痛有肿块,按之痛重。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乳癖

B.乳痈

C.乳癌

D.乳核

E.乳痨


正确答案:B
乳痈是由热毒侵入乳房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疾病,常发生于产后未满月的哺乳妇女,特点乳房结块,红肿热痛,故结合临床表现特点,此诊断为乳痈。答案选B。

第4题:

患者女性,28岁,哺乳期患急性乳腺炎,畏寒发热,右侧乳房肿胀疼痛,表面皮肤红热,扪及触痛的硬块,无波动感,对患乳的护理下列哪项错误()

A.适当休息,注意营养及个人卫生

B.消除乳汁淤积

C.托起乳房

D.有乳瘘时不要断乳

E.局部热敷


正确答案:D
解析:考察急性乳腺炎的护理措施。乳瘘患者要彻底停止哺乳。

第5题:

女,32岁,哺乳期6个月,右乳房疼痛2天,无发热,继而扩展到全乳房痛,查体:体温37.2℃,右乳房明显较对侧为大,表面皮肤发红、水肿,皮肤温度增高,扪之感到坚实肿块,无波动感,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首先应考虑是( )

A、急性乳腺炎

B、乳汁淤积

C、乳房后脓肿

D、炎性乳癌

E、乳腺囊性增生合并感染


参考答案:D

第6题:

患者,女,30岁。产后1个月,发现右乳房外上象限有一直径3cm大的肿块,疼痛已2天,乳房局部微红,伴恶寒发热。胸闷不舒,舌苔薄黄,脉弦数。应诊断为

A.乳癖

B.乳痈

C.乳疬

D.乳岩

E.乳痨


正确答案:B

第7题:

患者,女,26岁。右乳房内单个肿块,无疼痛,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活动度好。应诊断为

A、乳痈

B、乳核

C、乳癖

D、乳岩

E、乳疬


参考答案:B

第8题:

【病例摘要】患者女性,35岁。主诉:乳房红肿7天。病史:患者现处于产后哺乳期,于7天前出现右乳红肿,逐渐扩散至全乳,无发热,在外行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来院就诊。查体:T36.8℃,右乳皮肤红肿,边界不清,质硬,无波动感,无触痛,未触及明显肿物,右腋下触及直径1cm肿大淋巴结,活动度可,无触痛。


参考答案:【评分要点】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1)诊断:炎性乳癌。(2)诊断依据①局部皮肤呈炎症样改变。起初局限,继而扩展至全乳。②皮肤红肿,增厚粗糙,边界不清,乳腺发硬。③抗生素治疗无效。2.鉴别诊断(5分)①急性乳腺炎。②浆细胞性乳腺炎。3.进一步检查(4分)①乳腺钼靶摄片。②乳腺B超。③细胞学检查或病理组织学检查。4.治疗原则(3分)不宜行手术治疗,采用放化疗。

第9题:

患者女,27岁。产后1个月,哺乳期,右侧乳房肿胀疼痛1天,并出现乳房硬块,伴寒战发热。考虑诊断为

A、乳痈

B、乳漏

C、乳癖

D、乳核

E、乳岩


参考答案:A

第10题:

患者,张某,女,26岁,哺乳期出现畏寒发热。右侧乳房肿胀疼痛,表面皮肤发热,可扪及触痛的硬块,无波动感。对患乳的正确护理是

A、暂停哺乳,吸净积乳

B、抬高乳房

C、立即切开引流

D、理疗及外敷药物

E、热敷、理疗


参考答案:ABD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