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4岁,因月经量增多、头昏2年入院。诊断为&ldquo

题目

患者,女,34岁,因月经量增多、头昏2年入院。诊断为“子宫肌瘤,慢性贫血”。血常规示血红蛋白(Hb)为60×109/L。拟行“子宫肌瘤挖除术”。术前输血以提高携氧能力,当输血70ml时,病人突感腰背酸痛、胸闷、气促、血压下降,休克,随即出现血红蛋白尿。立即停止输血,核查患者血型为A型,供血者血型为AB型。问: (1)该患者发生了哪一类输血反应? (2)紧急处理措施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女,30岁。因月经量多1年,出现贫血表现,拟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做血清铁蛋白测定,出现哪项数值可作为缺铁的依据

A、12μg/L

C、<15μg/L

D、<150μg/L

E、<200μg/L


参考答案:A

第2题:

女性,35岁,已婚,生育史1-0-0-1,因月经持续8天量仍多,伴头昏、心悸来就诊。以往月经规则,经期5~6天,周期30天,近3个月来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至10多天,周期仍正常。妇科检查后,拟行诊断性刮宫术,该手术何时进行为好

A、下次月经前1~2天

B、立即

C、下次月经来潮6小时内

D、月经干净后

E、下次月经来潮第5天


参考答案:B

第3题:

女,38岁。月经量增多2年,检查发现子宫增大如妊娠8周,附件(-),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A.子宫内膜癌S

女,38岁。月经量增多2年,检查发现子宫增大如妊娠8周,附件(-),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子宫内膜癌

B.子宫腺肌病

C.宫颈癌

D.子宫肌瘤

E.葡萄胎


正确答案:D

第4题:

患者女,25岁。不明原因牙龈渗血3个月,月经量增多,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该患者应避免使用的药物是( )。

A.泼尼松
B.阿莫西林
C.红霉素
D.双嘧达莫
E.地西泮

答案:D
解析: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应避免使用损伤血小板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吲哚美辛、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第5题:

患者,女,36岁,月经量增多1年,检查发现子宫增大如妊娠8周,附件(-),最可能的诊断是

A、子宫内膜癌

B、子宫肌瘤

C、绒癌

D、宫颈息肉

E、宫颈癌


参考答案:B

第6题:

患者女,27岁。月经增多6个月,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入院。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

A、铁剂治疗

B、增加营养

C、病因治疗

D、少量输血

E、改变饮食习惯


答案:C

第7题:

患者女,35岁,已婚,生育史妊2产0。因月经持续8 d,量仍多,伴头晕、心悸就诊。既往月经规则,经期5~6 d,周期30 d。近3个月来经量增多,经期延长10 d余,周期仍正常。妇科检查后,拟行诊断性清宫术。进行手术的时间宜选择

A、下次月经前1~2 d

B、立即

C、下次月经来潮6 h内

D、月经干净后

E、下次月经来潮第5天


参考答案:B

第8题:

病人,女,35岁,因月经量增多4个月伴发热、咽痛1周入院,入院后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查体:T40℃,全身多处皮肤淤点、淤斑、肝脾及淋巴结肿大。

下列为病人采取的降温措施,错误的是

A.鼓励多饮水

B.头戴冰帽

C.乙醇降温

D.冷敷

E.遵医嘱给退烧药


正确答案:C

第9题:

患者女,40岁。因月经异常入院就诊。入院后诊断为子宫肌瘤。护士在询问病史时应着重询问

A、性生活史

B、孕产史

C、是否长期使用雌激素

D、饮食习惯

E、家族中是否有类似的疾病


参考答案:C

第10题:

患者女,33岁,G1P0,因“月经量增多近1年”来诊。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如妊娠6周,附件(-)。该患者明确诊断后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 A、手术治疗
  • B、清宫术
  • C、化学治疗
  • D、放射治疗
  • E、保守治疗,定期随诊

正确答案: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