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6岁,性生活后阴道出血3月,无不适。妇科检查:宫颈约2/3

题目

女,46岁,性生活后阴道出血3月,无不适。妇科检查:宫颈约2/3面积糜烂充血,子宫略大,附件无异常,阴道脱落细胞检查发现细胞核大,深染,核不规则,核染色质颗粒粗,分布不均,胞浆少按巴氏5级分类法,属于()

  • A、Ⅰ级
  • B、Ⅱ级
  • C、Ⅲ级
  • D、Ⅳ级
  • E、Ⅴ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女,50岁,自诉阴道不规则出血。妇科检查:接触性出血,疑为宫颈癌。确诊首选A.阴道分泌物检查

女,50岁,自诉阴道不规则出血。妇科检查:接触性出血,疑为宫颈癌。确诊首选

A.阴道分泌物检查

B.宫颈管和宫颈活组织检查

C.阴道镜检查

D.宫颈涂片

E.宫腔镜检查


正确答案:B
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是确定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最可靠方法。

第2题:

患者,女,28岁。孕3产1,诉“2周前出现性生活后阴道有血性白带”。妇科检查:子宫颈中度糜烂,有接触性出血,子宫正常大小,双侧附件阴性。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为巴氏3级。提示该患者为

A.轻度炎症
B.中度炎症
C.宫颈癌
D.可疑癌症
E.高度可疑癌症

答案:D
解析:
有接触性出血,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为巴氏3级,提示该患者为癌症。

第3题:

女,46岁,性生活后阴道出血3月,无不适。妇科检查:宫颈约2/3面积糜烂充血,子宫略大,附件无异常,阴道脱落细胞检查发现细胞核大,深染,核不规则,核染色质颗粒粗,分布不均,胞浆少。按巴氏5级分类法,属于(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

E、Ⅴ级

进一步确诊方法是( )。A、碘试验

B、阴道B超

C、阴道镜

D、分段诊刮

E、宫颈活检

最可能诊断是( )。A、宫颈糜烂Ⅰ度

B、宫颈糜烂Ⅱ度

C、宫颈癌

D、阴道炎

E、宫体癌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D


问题 2 答案:E


问题 3 答案:C

第4题:

女,45岁,性交后出血2月余,妇科检查宫颈糜烂,触之易出血.首选的辅助检查方法是()
A.阴道分泌物检查
B.宫颈细胞学检查
C.诊断性刮宫
D.B超检查
E.宫颈黏液检查


答案:B
解析:
接触性出血,考虑宫颈癌,首选的辅助检查方法是宫颈细胞学检查

第5题:

女,50岁,自诉阴道不规则出血。妇科检查:接触性出血,疑为宫颈癌。确诊首选

A:阴道分泌物检查
B:宫颈管和宫颈活组织检查
C:阴道镜检查
D:宫颈涂片
E:宫腔镜检查

答案:B
解析:
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是确定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最可靠方法。

第6题:

女,45岁,性交后出血2月余,妇科检查宫颈柱状上皮异位,触之易出血。首选的辅助检查方法是

A.阴道分泌物检查

B.宫颈细胞学检查

C.诊断性刮宫

D.B超检查

E.宫颈黏液检查


正确答案:B

第7题:

39岁女性,月经规律,体检填写病史时主诉性生活后阴道有少量流血2个月,无腹痛等其他不适症状。妇科检查窥器下见宫颈中度糜烂,接触性出血阳性,双合诊查子宫双附件未及异常。

该妇女最有必要进行下面哪项检查
A.B超检查
B.宫颈刮片检查
C.阴道镜检查
D.分段诊刮检查
E.血清CA125测定

答案:B
解析:

该妇女为育龄期女性,有性生活后阴道出血的情况,妇科检查时有接触性出血,应该首先想到有无患宫颈癌的可能。故正确答案是B。
早期宫颈癌常无症状或表现为接触性出血,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应选择宫颈刮片行宫颈的细胞学检查,并追踪随访检查结果。故正确答案是B。
  【该题针对“子宫颈癌、子宫肌瘤★”知识点进行考核】

第8题:

女,35岁。性生活后阴道流血1周。妇科检查见宫颈轻度烂样改变,触之易出血。下一步首选的处理是()

A.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B.子宫颈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C.阴道镜检查

D.子宫颈锥切术

E.分段诊断性刮宫


参考答案:A(于性交后或阴道检查后有鲜血流出,要考虑急性宫颈炎、宫颈癌、宫颈息肉或子宫黏膜下肌瘤等。有烂样改变,宫颈癌可能性大,筛查选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第9题:

女,50岁,自诉阴道不规则出血。妇科检查:接触性出血,疑为宫颈癌。确诊首选

A.阴道分泌物检查
B.宫颈管和宫颈活组织检查
C.阴道镜检查
D.宫颈涂片
E.宫腔镜检查

答案:B
解析:
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是确定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最可靠方法。

第10题:

女,45岁。性交后出血2月余,妇科检查宫颈糜 烂,触之易出血。首选的辅助检査方法是
A.阴道分泌物检查
B.宫颈细胞学检查
C.诊断性刮宫
D. B超检查
E.宫颈粘液检查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子宫内膜癌。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