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Holter中的CM5导联应放在()。

题目

在Holter中的CM5导联应放在()。

  • A、正极置于左腋前线、平第5肋间处,负极置于右锁骨下窝中1/3处
  • B、正极置于右腋前线肋缘,负极置于右锁骨下窝中1/3处
  • C、正极置于V2或V3的位置,负极置于右锁骨下窝中1/3处
  • D、正极置于左腋前线肋缘,负极置于左锁骨下窝内1/3处
  • E、正极置于胸骨右缘第4肋间,负极置于左锁骨下窝中1/3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窦性心律的心电图表现必须具备

A.各导联均可见P波,P波在Ⅰ、Ⅱ、aVF、V5、V6导联应直立,在aVR导联应倒置,PR间期应≥0.12秒

B.各导联均可见P波,P波在Ⅰ、Ⅱ、aVF导联应倒置,在aVR导联应直立,PR间期<0.12秒

C.各导联可见倒置P波,PR间期≥0.12秒

D.各导联均可见P波,在I、aVL导联倒置,aVR导联直立,PR间期≤0.12秒

E.各导联P波消失,RR间期正常、相等


正确答案:A

53.答案:A

[考点] 窦性心律心电图特征

[分析] 窦房结是心脏正常窦性节律的起搏点,冲动在窦房结形成后,先传至右心房,然后经房间束传入左心房。由于心房除极波 (P)的除极瞬间综合向量总是自右上向左下方向扩展,因此在其除极开始处(右上)放置电极(aVR导联)P波方向总是向下的(倒置),在其除极方向处(左下)放置一电极(Ⅰ、Ⅱ、aVF导联),其P波方向总是向上的(直立);窦房结发出的冲动经心房传至房室交界区,再经希氏束、束支、浦肯野纤维至心室肌,完成一次心动周期,由心房传至心室,最快传递速度须在0.12秒及以上,故PR间期应0.12秒。

第2题:

窦性心律的心电图表现必须具备

A.各导联均可见P波,P波在Ⅰ、Ⅱ、aVF、 V5、V6导联应直立,在aVR导联应倒置,P-R间期应≥0.12s

B.各导联均可见P波,P波在Ⅰ、Ⅱ、aVF导联应倒置,在aVR导联应直立,P-R间期 <0.12s

C.各导联均可见P波,在Ⅰ、aVL导联倒置, aVR导联直立,P-R间期≤0.12s

D.各导联可见倒置P波,P-R间期≥0.12s

E.各导联P波消失,R-R间期正常、相等


正确答案:A
解析:窦房结是心脏正常窦性节律的起搏点,冲动在窦房结形成后,先传至右心房,然后经房间束传入左心房。由于心房除极波(P波)的除极瞬间综合向量总是自右上向左下方向扩展,因此在其除极开始处(右上)放置电极(aVR导联)其P波方向总是向下的(倒置),在其除极方向处(左下)放置一电极(Ⅰ、Ⅱ、aVF导联),其P波方向总是向上的(直立);窦房结发出的冲动经心房传至房室交界区,再经希氏束、束支、浦肯野纤维至心室肌,完成一次心动周期,由心房传至心室,最快传递速度须在0.12s及以上;故P-R间期应0.12s。

第3题:

3通道动态心电图CM5导联的正极应放置在

A、胸骨右缘第4肋骨

B、左腋前线第5肋骨

C、左锁骨中线第5肋骨

D、左腋中线第5肋骨

E、右锁骨下窝


参考答案:B

第4题:

关于Holter记录的双极模拟导联描述中正确的是()

  • A、CM1导联对心肌缺血较敏感
  • B、CM2导联P波清晰,有助于鉴别室上性心律失常与室性心律失常
  • C、CM5导联对QRS波群和ST段变化,尤其ST段压低较敏感
  • D、MaVF导联有助于反映下壁心肌缺血
  • E、CM1导联相当于常规心电图中的V1导联,CM5导联相当于V5导联

正确答案:C,D,E

第5题:

窦性心律的心电图表现必须具备


A.各导联均可见P波,P波在I、II、aVF、V5、V6导联应直立,在aVR导联应倒置,PR间期应≥0.12秒
B.各导联均可见P波,P波在I、II、aVF导联应倒置,在aVR导联应直立,PR间期 0. 12秒
C.各导联可见倒置P波,PR间期≥0. 12秒
D.各导联均可见P波,在I、aVL导联倒置,aVR导联直立,PR间期≤0. 12秒


答案:A
解析:
[考点]窦性心律心电图特征
[分析]窦房结是心脏正常窦性节律的起搏点,冲动在窦房结形成后,先传至右心房,然后经房间束传人左心房。由于心房除极波(P波)的除极瞬间综合向量总是自右上向左下方向扩展,因此在其除极开始处(右上)放置电极(aVR导联)其P波方向总是向下的(倒置),在其除极方向处(左下)放置一电极(I、II、aVF导联),其P波方向总是向上的(直立);窦房结发出的冲动经心房传至房室交界区,再经希氏束、束支、浦肯野纤维至心室肌,完成一次心动周期,由心房传至心室,最快传递速度须在0.12秒及以上,故PR间期应 0.12秒。

第6题:

诊断窦性节律的心电图表现为

A、P波在Ⅰ、Ⅱ、aVF导联应直立,在aVR导联应倒置,PR间期≥0.12秒

B、P波在Ⅰ、aVL导联倒置,aVR导联直立,PR间期≤0.12秒

C、P波在Ⅰ、Ⅱ、aVF导联倒置,aVR导联直立,PR间期0.12秒

E、P波在工、Ⅱ、aVF导联直立,aVL导联倒置,PR间期<0.12秒


参考答案:A

第7题:

窦性心律的心电图表现必须具备


A.各导联均可见P波,P波在Ⅰ、Ⅱ、aVF、V5、V6导联应直立,在aVR导联应倒置,PR间期应≥0.12秒
B.各导联均可见P波,P波在Ⅰ、Ⅱ、aVF导联应倒置,在aVR导联应直立,PR间期<0.12秒
C.各导联可见倒置P波,PR间期≥0. 12秒
D.各导联均可见P波,在Ⅰ、aVL导联倒置,aVR导联直立,PR间期≤0.12秒

答案:A
解析:
[考点]窦性心律心电图特征

[分析]窦房结是心脏正常窦性节律的起搏点,冲动在窦房结形成后,先传至右心房,然后经房间束传入左心房。由于心房除极波(P波)的除极瞬间综合向量总是自右上向左下方向扩展.因此在其除极开始处(右上)放置电极(aVR导联)其P波方向总是向下的(倒置),在其除极方向处(左下)放置一电极(Ⅰ、Ⅱ、aVF导联),其P波方向总是向上的(直立);窦房结发出的冲动经心房传至房室交界区,再经希氏束、束支、浦肯野纤维至心室肌,完成一次心动周期,由心房传至心室,最快传递速度须在0.12秒及以上,故PR间期应>0.12秒。

第8题:

Ⅰ导联属标准肢体导联,其正极应安放在

A、右手

B、右腿

C、左手

D、左腿

E、胸骨左缘第4肋间


参考答案:C

第9题:

关于Holter记录的双极模拟导联描述中正确的是()

ACM1导联对心肌缺血较敏感

BCM2导联P波清晰,有助于鉴别室上性心律失常与室性心律失常

CCM5导联对QRS波群和ST段变化,尤其ST段压低较敏感

DMaVF导联有助于反映下壁心肌缺血

ECM1导联相当于常规心电图中的V1导联,CM5导联相当于V5导联


C,D,E

第10题:

Ⅰ导联属标准导联,其正电极应安放在()。

  • A、右手
  • B、右腿
  • C、左手
  • D、左腿
  • E、胸骨左缘第4肋间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