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8岁,654|456缺失,余留牙正常,患者习惯硬食及纤

题目

患者女,58岁,654|456缺失,余留牙正常,患者习惯硬食及纤维含量高的食物若采用铸造支架来修复,应采取哪种连接形式为宜()。

  • A、前后侧连接杆连接
  • B、腭板连接
  • C、前基托侧腭杆连接
  • D、唇颊杆连接
  • E、后腭杆加侧腭杆连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牙列缺损患者在下述哪种情况下最适宜作固定义齿修复

A、前牙缺失,余留牙比较正常

B、后牙连续缺失3~4个牙

C、个别前牙缺失的特殊职业(如演员、教师等)患者

D、切牙缺失,牙弓前段为尖形

E、个别后牙缺失,邻牙向缺隙倾斜


参考答案:C

第2题:

女,50岁。缺失,余留牙正常。基牙应该选择

A:
B:
C:
D:
E:

答案:A
解析:
对于非游离缺失的牙列缺损,当余留牙正常时,可摘局部义齿应选择缺隙前后与缺隙相邻的后牙或尖牙做基牙,形成面式分布。因此,该缺损的主要基牙应为应放置舌隆突支托,支持前部缺隙。故正确答案为A。

第3题:

一患者右下456缺失,余留牙健康。可摘局部义齿的支点线可以设计成( )

A、斜线式

B、直线式

C、横线式

D、纵线式

E、平面式


参考答案:E

第4题:

一患者右下456缺失,余留牙健康。可摘局部义齿的支点线可以设计成( )

A.斜线式
B.直线式
C.横线式
D.纵线式
E.平面式

答案:E
解析:

第5题:

下列哪一项适合设计成混合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余留牙健康

A.上颌12|56缺失
B.左上6缺失
C.右上456缺失
D.上颌65|456缺失
E.上颌87651|6缺失

答案:E
解析:
混合支持式义齿是基牙上有(牙合)支托和卡环,基托有足够的伸展,由天然牙和黏膜共同承担(牙合)力。混合支持式义齿适用于游离端缺失者。对于缺失牙不多的非游离缺失应设计牙支持式义齿。

第6题:

一患者缺失,余留牙正常。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时基牙应该选择

A.
B.
C.
D.
E.

答案:B
解析:
双侧后牙非游离缺失,应选择双侧缺隙前后的天然牙作基牙。故本题答案是B。易误选C。

第7题:

女,58岁。缺失,余留牙形态及位置正常。欲作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确定正中牙合关系的方法是

A:在模型上利用余留牙确定
B:在口内利用余留牙确定
C:在口内利用牙合蜡确定
D:在模型上利用牙合蜡确定
E:在口内用牙合堤确定

答案:E
解析:
该患者缺失牙数目较多,上颌为双侧游离缺失,模型上不能准确对合正中牙合关系,也不能保持牙合关系稳定。所以必须在口内确定颌位关系记录,利用此记录对合模型。可摘局部义齿确定牙合关系的方法有牙合蜡记录与牙合堤记录两种。该患者缺牙多,准确而稳定地记录牙合关系的方法应采用牙合堤记录法。

第8题:

患者男,36岁。右下456缺失,口内其余余留牙健康。设计可摘局部义齿。支点线最好设计成

A.斜线式

B.直线式

C.横线式

D.纵线式

E.平面式


正确答案:E
该类设计应为双侧设计,支点线应为平面式。

第9题:

患者女,45岁。缺失,前牙区Ⅲ°深覆,余留牙无异常。

可摘局部义齿卡环可放置在
A.
B.
C.
D.
E.

答案:E
解析:
1.该患者缺牙间隙在牙弓的前端,常设计为天然牙和黏膜共同支持的义齿。为了避免影响美观,直接固位体应放在尖牙以后的牙齿上,所以可排除答案B、D。近中游离端义齿,为抵抗义齿近中端下沉或翘动,应首选3个以上卡环,以达到义齿的面成固位。由上述推断,只有答案E符合要求,故应选E。

第10题:

患者缺失,余留牙正常。最恰当的基牙选择

A.
B.
C.
D.
E.

答案:D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