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松监测通过刺激神经而监测()

题目

肌松监测通过刺激神经而监测()

  • A、肌肉收缩力
  • B、肌肉复合动作电位
  • C、肌肉收缩加速度
  • D、肌肉对疼痛的反应
  • E、肌肉血流速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肌松监测中,关于双重暴发刺激(DBS),叙述错误的是

A、DBS由2组短暂的强直刺激组成

B、用于非去极化阻滞后经TOF已不能检测出衰减的恢复期

C、用于TOF比值恢复至1.0后继续监测肌松药的残余作用

D、尤其适用于监测TOF比值为零以下的深度神经肌肉阻滞

E、与TOF相比可提高存在肌松药残余作用的检出率


参考答案:D

第2题:

检测肌肉复合动作电位的肌松监测仪称为

A.肌电图仪
B.EMG型肌松监测仪
C.肌张力肌松监测仪
D.加速度肌松监测仪
E.MMG型肌松监测仪

答案:B
解析:
检测肌肉复合动作电位的肌松监测仪称为EMG型肌松监测仪。

第3题:

检测肌肉复合动作电位的肌松监测仪称为

A、MMG型肌松监测仪

B、EMG型肌松监测仪

C、肌电图仪

D、加速度肌松监测仪

E、张力肌松监测仪


参考答案:B

第4题:

四个成串刺激监测肌松效果有何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①鉴别肌松药的类型。给予肌松药后如四个刺激引发肌颤搐幅度逐渐衰减(T4/T1<1),则为非去极化肌松药;若颤搐幅度同等降低(T4/T1≈1)而并不逐个衰减,则为去极化肌松药;
②判断肌松药的阻滞程度。T4消失者,表明神经‐肌阻滞程度已达75%,T4与T3消失者,阻滞已达80%,T2~4消失者其阻滞程度已达90%,若T1~4均消失则阻滞达100%;
③判断应用肌松药后神经‐肌肉功能恢复程度。T4出现且T4/T1为25%时表明神经‐肌肉功能开始恢复,T4/T1>75%表明肌张力已充分恢复
④判定Ⅱ相阻滞。给予琥珀胆碱者,一旦出现四个成串刺激的幅度逐个衰减且T4/T1≤50%时,即可确认已变成Ⅱ相阻滞。

第5题:

A.单次刺激
B.强直刺激
C.四个成串刺激
D.双短强直刺激
E.PTC计数(强直刺激后单次刺激的肌颤搐计数)

用于气管插管时,手术期间肌松的维持与恢复的监测及术后肌松消退的监测的是

答案:C
解析:

第6题:

肌松监测通过刺激神经而监测( )

A.肌肉收缩力
B.肌肉复合动作电位
C.肌肉收缩加速度
D.肌肉对疼痛的反应
E.肌肉血流速度

答案:A,B,C
解析:

第7题:

使用神经刺激仪监测肌松药时常用的刺激方式有

A.单次肌颤搐刺激
B.强直刺激
C.双短强直刺激
D.四个成串刺激
E.强直刺激后单次刺激的肌颤搐计数

答案:A,B,C,D,E
解析:

第8题:

在肌松监测中,关于单次颤搐刺激的临床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A、可粗略监测程度较深的神经肌肉阻滞

B、确定给肌松药后的阻滞效果

C、监测神经肌肉阻滞深度

D、监测神经肌肉阻滞程度和性质

E、监测肌张力舒张时间


参考答案:D

第9题:

肌松监测最常用的神经刺激部位为()。

  • A、腕部尺神经
  • B、腕部桡神经
  • C、喉返神经
  • D、臂丛神经

正确答案:A

第10题:

检测肌肉复合动作电位的肌松监测仪称为()

  • A、MMG型肌松监测仪
  • B、EMG型肌松监测仪
  • C、肌张力肌松监测仪
  • D、加速度肌松监测仪
  • E、肌电图仪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