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男.17岁。因感冒诱发鼻衄,鼻腔干燥,口干咽燥,体温37.

题目

王某,男.17岁。因感冒诱发鼻衄,鼻腔干燥,口干咽燥,体温37.8℃,干咳少痰,舌质红,苔薄黄,脉数。方剂可选用()

  • A、桑菊饮
  • B、银翘散
  • C、玉女煎
  • D、龙胆泻肝汤
  • E、十灰散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病例摘要:韩某,男,57岁,已婚,农民。2013年1月14日初诊。患者一月前感冒后出现咳嗽,感冒已愈,咳嗽未止,伴口干咽燥,痰少。现症: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颧红,盗汗,口干,日渐消瘦,神疲,舌红少苔,脉细数。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肺痨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咳嗽。中医证型诊断:肺阴亏耗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咳嗽,伴口干咽燥,痰少为主症,辨病为咳嗽。现症见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颧红,盗汗,口干,日渐消瘦,神疲,舌红少苔,脉细数,辨证为肺阴亏耗证。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降。中医病证鉴别:咳嗽与肺痨均可有咳嗽、咳痰症状,但后者为感染"痨虫"所致,有传染性,同时兼见潮热,盗汗、咯血、消瘦等症,可资鉴别。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方剂名称:沙参麦冬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沙参15g,麦冬15g,玉竹15g,花粉15g,百合15g,川贝母9g,甜杏仁10g,桑白皮10g,地骨皮15g,甘草3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第2题:

赵某,男,56岁。发热1天,微恶风寒,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咽燥,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其证候诊断是( )

A、常人感冒风寒束表证

B、常人感冒暑湿伤表证

C、常人感冒风热犯表证

D、虚体感冒气虚感冒证

E、虚体感冒阴虚感冒证


参考答案:E

第3题:

患者,男,l8岁,感冒后鼻衄,鼻腔干燥,口干,咳嗽少痰,低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数,治法应( )。

A.疏风解表,凉血止血

B.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C.清泻肺热,凉血止血

D.滋阴解表,凉血止血

E.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正确答案:C

第4题:

王某,男,36岁。鼻塞,流黄浊涕,发热1天,体温39℃。微恶风,头胀痛,咳嗽咳痰,痰黄黏,咽喉红肿疼痛,口干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其诊断是

A、气虚感冒
B、阴虚感冒
C、风寒感冒
D、暑湿感冒
E、风热感冒

答案:E
解析:
感冒之风热感冒证
证候主症:发热、恶风、头胀痛,鼻塞流浊涕,咽红肿痛,咳嗽。舌边尖红,苔白或微黄,脉浮数。

第5题:

下列除了哪项外均为燥证的临床表现

A、干咳少痰

B、口干咽燥

C、大便干燥

D、皮肤干燥甚或开裂

E、吐血


参考答案:E

第6题:

鼻衄,口干咽燥,或身热汗出,咳嗽痰黏而少,舌红,苔薄黄,脉数,治法应选用


正确答案:C
C[解题思路] 热邪犯肺之鼻衄,治当清泄肺热,凉血止血。胃热炽盛之鼻衄,治当以玉女煎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命题规律] 考查“鼻衄的辨证论治”。必须掌握。

第7题:

患者,男,17岁。因感冒诱发鼻衄,鼻腔干燥,口干咽燥,体温37.8℃,干咳少痰,舌质红,苔薄黄,脉数。方剂可选用

A、桑菊饮

B、银翘散

C、玉女煎

D、龙胆泻肝汤

E、十灰散


参考答案:A

第8题:

鼻衄热邪犯肺证可见

A.鼻燥衄血,口干咽燥,舌质红,苔薄,脉数

B.鼻衄,神疲乏力,头晕,耳鸣,心悸,舌质淡,脉细无力

C.鼻衄,口鼻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D.鼻衄,血色鲜红,口渴欲饮,口干臭秽,烦躁便秘,舌红,苔黄,脉数

E.鼻衄,头痛,目眩,耳鸣,烦躁易怒,两目红赤,口苦,舌红,脉弦数


参考答案:A

第9题:

除了哪项均为燥证的临床表现

A:干咳少痰
B:口干咽燥
C:大便干燥
D:皮肤干燥甚或开裂
E:吐血

答案:E
解析:

第10题:

燥证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干咳少痰
B:口干咽燥
C:大便干燥
D:皮肤干燥甚或开裂
E:吐血

答案:E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