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堆的功能是什么?

题目

反应堆的功能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以铀为核燃料,可控制地使一定数量的核燃料发生自持链式裂变反应,并持续不断地将核裂变释放能量带出作功。
由以下部分组成:堆芯、下部堆内构件、上部堆内构件、压力容器(含筒体及顶盖)、控制棒驱动机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什么反应堆内要装入中子源?初级中子源是什么?次级中子源是什么?


正确答案:为了安全启动反应堆,必须掌握反应堆的次临界度,以避免因过快地抽提控制棒而造成未预料到的超临界,而次临界状态的反应堆不具有足够的中子密度来形成可测量出的中子通量,所以要在反应堆内装入中子源来提高启动的测量准确度和克服测量上的盲区,以保证安全。
初级中子源是锎-252源共有2个,次级中子源是锑-铍源有8个(分别装在2个组件内)。

第2题:

核反应堆稳态工况的水力计算的任务是什么?


正确答案:稳态工况水力计算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冷却剂的流动压降,以便确定:①堆芯各冷却剂通道内的流量;②合理的堆芯冷却剂流量和合理的一回路管道、部件的尺寸以及冷却剂循环泵所需要的功率。
2、对于采用自然循环冷却的反应堆(如沸水堆),或利用自然循环输出停堆后的衰变热,需要通过水力计算确定在一定的反应堆功率下的自然循环水流量,配合传热计算,定出堆的自然循环能力。
3、对于存在汽水两相流动的装置,像沸水堆或蒸汽发生器,要分析其系统内的流动稳定性。在可能发生流量漂移或流量振荡的情况下,还应在分析系统水动力特性的基础上,寻求改善或消除流动不稳定性的方法。

第3题: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功能是什么?


正确答案: 系统功能:
可控的产生链式裂变反应
导出堆芯热量,冷却堆芯,防止燃料元件烧毁
产生蒸汽
第二道实体屏障,包容放射性物质

第4题:

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区上壳段和接管区下壳段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接管区上壳段特点是:
1)有4个整体冲压成型的接管Φ850,是反应堆冷却剂四个环路上的出口接管(热管段);
2)有2个接管Φ250,是2个中压安注箱接管;
3)有1个接管Φ250,是仪表接管;
4)在上壳段外表面上焊有2个套管,用于测量运行时容器外表面的温度。
5)在上壳段内表面上焊有隔流环,用于将反应堆压力容器和堆芯吊篮间的环形流道分成上下两部分,下部分为冷却剂入口流道,上部分为冷却剂出口流道,另外隔流环也用于堆芯吊篮的对心。
接管区下壳段的特点是:
1)有4个接管Φ850,是反应堆冷却剂四个环路上的入口接管(冷管段);
2)有2个接管Φ250,是另外2个中压安注箱接管。

第5题:

反应堆停堆后为什么会释热,热源是什么?


正确答案:燃料元件内生成的裂变碎片和裂变产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衰变并放出热量

第6题:

反应堆运行时,监测堆芯中子通量密度分布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主要目的在于要保证堆芯里任何一点所产生的最大功率都不会导致燃料元件(包括芯块和包壳)的损坏,其次是全堆芯核功率的度量和监测。

第7题:

反应堆对冷却剂的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在选择合适的冷却剂时希望具有以下特性:
①中子吸收截面小,感生放射性弱
②具有良好的热物性(比热大,热导率大,熔点低,沸点高,饱和蒸汽压力低等),以便从较小的传热面带走较多的热量。
③粘度低,密度高,使循环泵消耗的功率小
④与燃料和结构材料的相容性好
⑤良好的辐射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⑥慢化能力与反应堆类型相匹配
⑦成本低,使用方便,尽量避免使用价格昂贵的材料。

第8题:

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多的核反应堆是()

  • A、轻水反应堆;
  • B、重水反应堆;
  • C、石墨反应堆;
  • D、铍堆。

正确答案:A

第9题:

反应堆保护系统的功能是什么,包括哪些组成线路?


正确答案: 功能:保护三大核安全屏障,(即燃料包壳、一回路压力边界和安全壳)的完整性。当运行参数达到危及三大屏障完整性的阈值时,紧急停闭反应堆,必要时启动专设安全设施。组成:反应堆事故停堆线路、专设安全设施驱动线路、联锁系统(允许线路、连锁线路)

第10题:

特种下水处理装置和反应堆装置辅助系统取样系统(KUA)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正确答案: 特种下水净化装置和反应堆装置辅助系统的取样系统(KUA.用于—回路冷却剂的质量指标和核电厂辅助系统水质进行定期人工取样以便进行实验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