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测量前、后应量取天线高,取三次读数的平均值,精确到()mm,测量前后量高之差不应大于3mm,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天线高。

题目

GPS测量前、后应量取天线高,取三次读数的平均值,精确到()mm,测量前后量高之差不应大于3mm,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天线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GPS控制测量测站作业应满足下列要求:天线高的量取应精确至1mm;天线安置的对中误差,不应大于()。

A:1mm
B:2mm
C:3mm
D:4mm

答案:B
解析: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第3.2.9条规定:GPS控制测量测站作业,天线安置的对中误差不应大于2mm;天线高的量取应精确至1mm。故选B。

第2题:

型式试验时,绕组电阻需测量3次,取其三次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但任一次测量值之差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


正确答案:5%

第3题:

血压测量的读数应该( )

A. 血压至少测量3次
B. 应间隔2分钟重复测量
C. 血压至少测量2次
D. 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E. 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答案:B,C,E
解析:
血压至少测量2次,应间隔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2次测量的收缩压或舒张压读数相差>5mmHg,则应相隔2分钟后再次测量。然后取3次读数或后2次读数相近的结果的平均数值。

第4题:

现场检验时测定次数一般不得少于5次,取其平均值作为实际误差,对有明显错误的读数应舍去。当实际误差在最大允许值的80%~120%时,至少应再增加2次测量,取多次测量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实际误差。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天线高量测值精确到0.001m。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某观测员用基座安置GPS天线,测值分3个互为1200的位置量取天线高,读数分别为0.073、0.074、0.076,此时,对天线高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A:取中数0.0743作为天线高
B:取中数0.074作为天线高
C:重新选择三个位置量取天线高
D:重新整平仪器量取天线高

答案:D
解析:
根据《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附录D,用天线高量测杆或小钢卷尺从厂家规定的天线高量测基准面彼此相隔120°的三个位置分别量取至天线墩中心标志面的垂直距离,互差应小于2mm,取平均值为天线高h。由于读数分别为0.073、0.074、0.076互差出现不小于2mm的情况,由此可知选项D是正确的。

第7题:

A级网测量手簿需记录的天线高为()。

  • A、测前值
  • B、测后值
  • C、测前值,测后值及平均值叶
  • D、估值

正确答案:C

第8题:

某观测员用基座安置GPS天线,测前分三个互为120。位置量取天线高,读数分别为0. 073 m、0.074 m、0.076 m。此时,对天线高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


A.取中数0.074 3 m作为天线高
B.取中数0.074 m作为天线高
C.重新选择三个位置量取天线高
D.重新整平仪器量取天线高

答案:D
解析:
GPS测量天线高测定方法及要求。GB/T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附录D.3.1规定,天线墩上天线高测定,从三个互为120。的位置量取天线高,互差应小于2 mm,取其平均值为天线高。题中最大互差为3 mm,超限,应当重新整平。

第9题:

三角高程测量中,仪器高和标志高应用钢尺各量两次(读至5mm),其较差不应大于20mm,合格后取其平均值,记至cm。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测量汽车罐车和卧罐油高应精确到毫米,每次应测量()次,结果相差不大于1mm时,取()读取记录,超过时应重新测量。


正确答案:2;第一次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