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控制测量中,为什么要埋石?控制点的密度是如何确定的?

题目

地籍控制测量中,为什么要埋石?控制点的密度是如何确定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地籍测量草图一般表示的内容不包括 ( )

A.平面控制网点及控制点点号
B.地籍区、地籍子区与地块的编号,地籍区和地籍子区名称
C.土地利用类别
D.权属人

答案:D
解析:
地籍测量草图一般应表示平面控制网点及控制点点号,地籍区、地籍子区与地块的编号,地籍区和地籍子区名称和土地利用类别。

第2题:

地籍控制测量检查验收的内容不包括( )。

A. 坐标系统选择是否符合要求
B. 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分是否正确
C. 宗地草图是否与实地相符
D. 地籍图精度是否符合规定
E. 控制网点埋石是否符合要求

答案:B,C,D
解析:

第3题:

地籍控制测量埋石点个数应根据测区的实际情况确定,每幅1:500分幅地籍图内至少要有()个埋石点。

A.一

B.二

C.三

D.四


正确答案:C

第4题:

比例尺为1:500地籍测量控制点最小密度为()。

  • A、9点/幅
  • B、12点/幅
  • C、15点/幅
  • D、18点/幅

正确答案:A

第5题:

初始地籍测量的内容包括()。

  • A、地籍平面测量
  • B、地籍整体测量
  • C、地籍控制测量
  • D、地籍细部测量
  • E、地籍平面控制测量

正确答案:B,E

第6题:

地籍测量控制埋石点个数应根据测区的实际情况确定,每幅1:500分幅地籍图内至少要有( )个埋石点。


A.1
B.2
C.3
D.6

答案:C
解析:
根据《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规定,比例尺为1:500、1:1000、1:2000的地籍图每幅图内至少要有埋石点数分别为3、6、9个。

第7题:

地籍测量草图一般表示的内容不包括()

A:平面控制网点及控制点点号
B:地籍区、地籍子区与地块的编号,地籍区和地籍子区名称
C:土地利用类别
D:权属人

答案:D
解析:
地籍测量草图一般应表示平面控制网点及控制点点号,地籍区、地籍子区与地块的编号,地籍区和地籍子区名称和土地利用类别。

第8题:

地籍控制网的布设在(  )上要满足辖区内地籍细部测量的要求。

A.精度
B.点位埋设
C.密度
D.标注

答案:C
解析:
地籍控制网的布设,在精度上要满足测定界址点坐标精度的要求,在密度上要满足辖区内地籍细部测量的要求,在点位埋设上要顾及日常地籍管理的需要。

第9题:

地籍控制点的密度应满足何种要求?


正确答案: 地籍基本控制点的密度不少于10点/km平方。首级控制点较少,不能满足细部测量,要进行图根控制点加密。

第10题:

初始地籍调查技术方案中,地籍测量技术设计的内容不包括()。

  • A、地籍编号的要求
  • B、观测方法
  • C、地籍图的成图方法
  • D、控制点的埋设要求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