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质原始综合记录气测栏内按录井间距填写全烃、轻烃、重烃的百分含量,保留()。
第1题:
A、油层
B、气层
C、水层
D、气水层
第2题:
地质原始综合记录荧光记录栏按岩屑录井间距填写荧光干照和系列对比级别,无荧光时不填。()
第3题:
A、全烃显示活跃,含气饱和度低,曲线变化幅度小
D、全烃异常值越高,峰值面越宽,煤层气含量就越大
C、烃组分曲线上甲烷的体积分数在98%~100%,其他组分齐全
D、后效异常明显,异常值均高于随钻气测录井原始异常值
第4题:
某层在录井资料中的特征是气测曲线上全烃和重烃同时增高,槽面可见油花,钻井液的密主减小,黏度增加,失水剧增。此层初步判断为()。
第5题:
气测录井中,气测曲线上的特征表现为全烃和甲烷微增,重烃无显示,荧光分析不明显,则初步判定钻遇了()。
第6题:
A、油层
B、油水层
C、气层
D、水层
第7题:
利用综合录井仪资料评价油气层时只采用气测异常中的烃组分比值,不采用非烃气体组分参与评价。()
第8题:
A、整数
B、1位小数
C、2位小数
D、3位小数
第9题:
气测录井中,重烃含量很高,在气测曲线上的特征是全烃和重烃同时增高,则初步判定钻遇了()。
第10题:
某层在录井资料中的特征是气测曲线上全烃异常大,重烃无异常,槽面可见米粒状气泡,钻井液的密度猛降,黏度猛增,失水无变化,则此层初步判断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