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施工要求施工工序安排应合理,衔接紧密,配合得当。上道工序交给下道工序必须是()的工作面

题目

文明施工要求施工工序安排应合理,衔接紧密,配合得当。上道工序交给下道工序必须是()的工作面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干净、整洁、工艺符合要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选择质量控制点的原则通常包括()。

A.施工中的薄弱环节
B.对下道工序有较大影响的上道工序
C.施工投入资源大的工序和部位
D.施工无把握、施工条件困难的工序
E.采用新技术或者新员工的部位或环节

答案:A,B,D
解析:
2020新版教材P169页
质量控制点的选择应以那些保证质量的难度大、对质量影响大或是发生质量问题时危害大的对象进行设置,选择的原则是:对工程质量形成过程产生直接影响的关键部位、工序或环节及隐蔽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或者质量不稳定的工序、部位或对象;对下道工序有较大影响的上道工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部位或环节;施工上无把握、施工条件困难的或技术难度大的工序或环节;用户反馈指出和过去有过返工的不良记录。

第2题:

前道工序工程质量经验收合格后,才可以进入下道工序施工。未经验收合格的工序,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答案:对
解析:
前道工序工程质量经验收合格后,才可以进入下道工序施工。未经验收合格的工序,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第3题:

严格执行( ),做到本工序质量不合格不交工,上道工序不符合要求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保证每道工序达到标准。

A、自检制度

B、互检制度

C、隐检制度

D、交检制度


参考答案:D

第4题:

常减压工序的上道工序与下道工序分别指哪些?


正确答案: 上道工序指电脱盐装置。下道工序指电精制、焦化、催化、重整、加氢等

第5题:

选择质量控制点的原则通常包括( )。

A.对下道工序有较大影响的上道工序
B.施工中的薄弱环节
C.施工无把握、施工条件困难的工序
D.施工投入资源大的工序和部位
E.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栩料的部位或环节

答案:A,B,C,E
解析:
2020/2019教材P171
质量控制点的重点控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的行为:(2)材料的质量与性能:(3)施工方法与关键操作:(4)施工技术参数:(5)技术间歇:(6)施工顺序:(7)易发生或常见的质量通病:(8)新技术、新材料及新工艺的应用:(9)产品质量不稳定和不合格率较高的工序应列为重点,认真分析,严格控制。(10)特殊地基或特种结构:

第6题:

下列关于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规定,说法正确的是( )。

A.每道施工工序都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B.各专业工种之间的相关工序应进行交接检验,并应记录
C.施工工序完成后,应经班组自检符合规定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D.施工工序的检查是施工单位内部的事宜,不需要监理工程师参加

答案:B
解析: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规定:“相关各专业工种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并形成记录。

第7题:

选择质量控制点的原则通常包括()。

A、施工中的薄弱环节
B、对下道工序有较大影响的上道工序
C、施工投入资源大的工序和部位
D、施工无把握、施工条件困难的工序
E、采用新技术或者新员工的部位或环节

答案:A,B,D
解析:
2018新教材P168质量控制点的选择应以那些保证质量的难度大、对质量影响大或是发生质量问题时危害大的对象进行设置,选择的原则是:对工程质量形成过程产生直接影响的关键部位、工序或环节及隐蔽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或者质量不稳定的工序、部位或对象;对下道工序有较大影响的上道工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部位或环节;施工上无把握、施工条件困难的或技术难度大的工序或环节;用户反馈指出和过去有过返工的不良记录。

第8题:

装配工序安排的原则之一应该是()。

A.上道工序不影响下道工序

B.下道工序可以改变上道工序的安装

C.先重后轻

D.先外后里


正确答案:A

第9题:

施工过程中工序质量检验的目的是( )。

A. 实施工序过程质量监控
B. 判定工序作业方法是否合理
C. 收集工序质量动态信息
D. 决定是否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答案:D
解析:
目的是通过判断工序施工内容是否合乎设计或是标准要求,决定该工序是否继续进行(转交)或停止。

第10题: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自检合格后,应按()程行执序。

  • A、即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 B、下道工班认可后即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 C、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 D、报监理员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通工序施工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