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寺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
第1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作用。
北魏孝文帝改革前期主要在冯太后支持下进行,后期由孝文帝亲自主持,主要内容有:
(1)班傣禄。北魏初年,官吏不给俸禄,由他们自行搜括,因而吏治败坏。484年,冯太后推行“班禄”即给官吏发俸禄,这使腐败的吏治有所好转,为其他方面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2)均田制。485年,冯太后颁布了均田令。规定:成年男子受田40亩,女子20亩,用以种值谷物,叫露田。由于那时土地每年都需要轮休,因而露田加倍或二倍授给。此外,另给男子桑田20亩,或麻田10亩,用以种植桑麻。受田农民老或死亡时,露田要交还政府,桑田不归还,可以传给子孙。均田制并不剥夺地主的土地,所授的土地多为国家控制的荒地。但农民有了土地,不再受大地主的束缚,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的发展。
(3)租调制。调整租调的征收额,均田户一夫一妇每年纳租粟二石,纳调帛一匹。
(4)三长制。冯太后废除“宗主督护”,颁行“三长制”。规定5家立一邻长,5邻立一里长,5里立一党长,合起来叫“三长”。他们的责任是检查户口,征发租调、徭役。这几项改革措施,使北魏政府直接控制的农户和租调收入大为增加,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也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5)汉化政策。冯太后死后,孝文帝继续进行改革:494年,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迁都以后,他下令,鲜插人必须改穿汉人的服装,学说汉语;又把鲜卑姓改为汉姓,并提倡同汉人通婚。这些措施客观上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有利于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
作用:北魏冯太后和孝文帝改革,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各族的大融合,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第2题:
第3题:
开创于北魏孝文帝时期的石窟是( ).
A.莫高窟
B.龙门石窟
C.麦积山石窟
D.云冈石窟
第4题:
龙门石窟中的宾阳中洞建于北魏迁都洛阳后,洞中主佛服饰已具有明显的影响这一特点形成的历史事件是()
第5题: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云冈石窟始建于哪个时期?()
第6题:
北魏孝文帝是北魏的()。
A.初期
B.早期
C.中期
D.后期
第7题:
甘肃庆阳南北石窟寺开凿始于()。
第8题:
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法律思想。
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第七代皇帝,主张汉化而又颇有作为,他汉化的“核心”是“文治”,中心任务是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采用汉族的先进制度。他的法律思想表现为:
(1)“齐之以法,示之以礼”,他适应法律儒家化的趋势,强调礼时法的指导作用,反对重刑重罚,如严惩不孝,“存留养亲”,废除“裸形”处斩。
(2)“法为治要”慎狱恤刑,他以法律推进改革,又以恤刑标榜,如废“门房之诛”。
(3)“教随时没,政因事故”,他改变了拓跋的劫掠之风,行班禄制,颁《职员会》,行“考绩法”等。
第9题:
开创于北魏孝文帝时期的石窟是()
第10题:
北魏孝文帝是北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