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采用麻绳竹竿挂线法进行高填方路基边坡放样时,一般采用()

题目

当采用麻绳竹竿挂线法进行高填方路基边坡放样时,一般采用()

  • A、一次挂线法
  • B、分层挂线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对下列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

A、规模较大的碎裂结构岩质边坡宜采用圆弧滑动法计算
B、对规模较小,结构面组合关系较复杂的块体滑动破坏,宜采用赤平投影法
C、在采用折线滑动法进行计算时,当最前部条块稳定性系数不能较好的反映边坡整体稳定性时,可以采用所有条块稳定系数的平均值
D、对可能产生平面滑动的边坡宜采用平面滑动法进行计算

答案:C
解析:
B项,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第5.2.2条规定,边坡抗滑移稳定性计算可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对结构复杂的岩质边坡,可结合采用极射赤平法和实体比例投影法;当边坡破坏机制复杂时,可采用数值极限分析法。AD项,根据第5.2.3条,计算结构面滑动的稳定性时,应根据结构面形态采用平面或折线滑面。计算土质边坡、极软边坡、破碎或极破碎岩质边坡的稳定性时,可采用圆弧形滑面。C项,根据第5.2.7条,当边坡可能存在多个滑动面时,对各个可能的滑动面均应进行稳定性计算。

第2题:

有膨胀土地区的公路挖方边坡设计应遵循以下( )原则。
A.尽量避免高边坡,一般应在10m以内
B.边坡坡率应缓于1:1. 5
C.高边坡不设平台,一般采用一坡到顶
D.坡脚要加固,一般采用换填压实法


答案:A,B,D
解析:
高边坡应在每一级平台内侧设截水沟,并在截水沟与坡脚之间设一定宽度的平台,以利坡脚稳定。

第3题:

路基边坡的放样在分路施工中常采用两种方法是:绳索竹杆法边坡样板法。()


本题答案:对

第4题:

对挖方高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价时,下述()不正确。()

  • A、边坡稳定性评价宜综合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图解分析法,极限平衡法和数值分析法进行
  • B、对规模较大的碎裂结构岩质边坡宜采用数值分析方法进行
  • C、边坡稳定性计算时的非正常工况主要指暴雨,连续降雨或地震等工况
  • D、对于一级公路路堑边坡稳定性验算时,非正常工况工时的安全系数宜取1.10~1.20

正确答案:B

第5题:

作路基稳定分析时,对砂类土边坡常采用圆弧法,粘性土边坡则采用直线法验算。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在边坡工程中采用坡率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稳定性差的边坡,应采用坡率法
B.当工程条件许可时,应优先采用坡率法
C.当其他支护措施都难以满足边坡工程稳定性要求时,再采用坡率法
D.地下水发育的边坡,不应采用坡率法


答案:B,D
解析:
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第12. 1. 1条和第12. 1.2条,当工程条件许可时,应优先采用坡率法。不应采用坡率法的边坡情况有:①放坡开挖对拟建或相邻建(构)筑物有不利影响的边坡;②地下水发育的边坡;③稳定性差的边坡。

第7题:

大坝施工测量中,首先进行放样的内容是()。

A:清基开挖线的放样
B:坡脚线放样
C:坝轴线测设
D:坝体边坡线放样

答案:C
解析:
大坝施工测量中,首先进行放样坝轴线,然后再进行坝身的控制测量。故选C。

第8题:

立模、填筑轮廓点的放样采用下列哪几种方法?()

A、由轴线点或侧站点放样轮廓点时,宜采用后方交会法

B、在不方便丈量距离的部位进行放样时,采用短边前交会法

C、在已经精确测定了轴线的部位进行放样时,也可采用轴线交会法

D、在有条件的地方放样,可采用边角前方交会或边角后方交会法

E、有条件的也可使用三维激光瞄准仪扫描后再进行测设


答案:BCD

第9题:

在膨胀土地区的公路挖方边坡设计应遵循()原则。()

  • A、尽量避免高边坡,一般应在10m以内
  • B、边坡坡率应缓于1:1.5
  • C、高边坡不设平台,一般采用一坡到顶
  • D、坡脚要加固,一般采用换填压密法等

正确答案:A,B,D

第10题:

采用方向线法放样时,当仪器对中误差大于目标偏心误差时,要求仪器安置在离放样点较远的测站上。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