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大气黏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影响大气黏性力的因素都包括哪些方面

题目

造成大气黏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影响大气黏性力的因素都包括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空气分子的不规则运动,是造成大气黏性的主要原因。影响大气黏性力的因素包括:
⑴速度梯度:速度梯度大,相邻两层大气间的摩擦剧烈,黏性力大
⑵大气温度:大气温度高,分子运动速度大,大气层间交换的分子多,黏性力大。
⑶气体本质:不同类型的气体,分子运动速度不同,黏性力不同。
⑷接触面积:大气层间接触面积越大,交换的分子数就越多,黏性力就越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雷诺数的物理意义:()

A、黏性力和重力之比

B、重力和惯性力之比

C、惯性力和黏性力之比

D、压力与黏性力之比


参考答案:C

第2题:

大气的黏性是指空气在流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物理性质。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简述大气污染对植物造成的伤害症状如何?大气污染对植物生理生化过程中有哪些影响?提高植物对大气污染抗性的途径是什么?


参考答案:大气污染对植物的伤害可分为急性、慢性两种。急性伤害是在较高浓度有害气体短时间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组织坏死,最初呈现灰绿色,然后质膜与细胞壁解体,细胞内含物外渗,转为暗绿色的油渍或水渍斑,叶片变软,坏死组织最终脱水而变干,呈现白或红暗棕色,叶片变小,畸形或者加速衰老。各种大气污染物的伤害症状不同:SO2---叶脉间缺绿;NO---叶脉间或边缘出现规律的褐斑或黑斑;O3---叶上表面出现白色、黄色、褐色斑点;HF一叶尖干枯或边缘坏死。大气污染物对植物生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光合降低,干物质积累减少,器官早衰,产量下降,其次是提高呼吸强度。在大气污染情况下植物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都有增加而且同工酶活性增加,还有新的酶带产生,同时大气污染下植物体内出现ETH增加的现象。
  提高植物对大气污染的抗性,首先是在不同污染地区选择对某种污染不敏感的植物(或品种),这是一条提高抗性的根本途径。此外,也可用化学物质调节植物对大气污染的抗性,如用吲哚乙酸、抗坏血酸等处理黄瓜苗可减轻O3对植物的伤害,用石灰溶液喷洒植株,有减轻氟害的作用。

第4题:

黏性土的渗透性受下列()因素影响。()

  • A、黏性土的粒度成分
  • B、黏性土的厚度
  • C、黏性土的结构及构造
  • D、黏性土中孔隙溶液的交换阳离子成分及浓度

正确答案:A,C,D

第5题:

影响大气运动的视示力包括()力、()力。


正确答案:惯性离心;地转偏向

第6题:

雷诺数Re是判断管内流动是层流流动还是紊流流动的一个无量纲数,是流体流动时()的比值。

A.黏性力和惯性力

B.惯性力和黏性力

C.黏性力和摩擦力

D.摩擦力和黏性力


参考答案:B

第7题:

由于大气的黏性而产生的阻力是()。

  • A、摩擦阻力
  • B、干扰阻力
  • C、压差阻力
  • D、诱导阻力

正确答案:A

第8题:

摩擦阻力是由于大气的黏性而产生的阻力。()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造成地球大气辐射衰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地球大气辐射在大气中传输时,造成衰减的原因有大气的吸收和散射。但由于地球大气辐射能主要集中于3—120微米范围内,且当波长λ>3微米时。雷利散射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造成地球大气辐射衰减的主要原因是大气气体的吸收。包括水汽(1.4、1.9、2.7、6.3)、二氧化碳(14.7、4.3、2.7)、臭氧(9.6、4.7、14.1)等的吸收。
(1)、水汽:=主要吸收带有1.4、1.9、2.7和6.3微米吸收带。
(2)、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带有波长(14.7、4.3和2.7微米,各谱线之间的距离和强度都是规则的。
(3)、臭氧:强吸收位于9.6微米,弱吸收位于4.7和14.1微米。

第10题:

沥青的软化点表示沥青的()。

  • A、黏性
  • B、塑性
  • C、温度稳定性
  • D、大气稳定性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