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雨量器安装在观测场内固定的架子上,器口保持(),距地面高()

题目

气象雨量器安装在观测场内固定的架子上,器口保持(),距地面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距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和高空气象探测站分别为38km和55km。下列气象观测资料调查中,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要求的是()。

A:调查距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内至少连续3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B:调查距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3年内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C:调查距项目最近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5年内至少连续3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D:调查距项目最远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3年内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答案:A
解析:
对于一级评价项目,评价范围(38km)小于50km条件下,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即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3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评价范围(55km)大于50km条件下,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即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3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3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第2题:

北回归线以南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观测场内设施的布置要考虑()的变化进行灵活掌握,使观测员的观测活动尽量减少对观测记录()的影响。


正确答案:太阳位置;代表性和准确性

第3题:

雨量器的安装高度,以承雨器口在水平状态下至观测场地面的距离计,一般为()m。

A.0.5

B.0.7

C.1.0

D.1.2


正确答案:B

第4题:

气象站海拔高度定义为安装雨量器的地面距平均海平面的高度。假如无雨量器,则定义为百叶箱下方地面的平均海拔高度。假如既无雨量器,又无百叶箱,则定义为该该站附近地面的平均海拔高度。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地面气象观测场内仪器距围栏应不小于()米。

  • A、2
  • B、3
  • C、4

正确答案:B

第6题:

某二级大气评价项目位于山谷,最近的地面气象站位于平原,距项目52km,最近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距项目75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面关于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应调查地面气象站近5年至少1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B:应调查高空气象站近5年至少1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C:应调查地面气象站近5年至少3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D:应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要求,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答案: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对于二级评价项目,气象观测资料年限要求为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其中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是:当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时,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需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第7题:

风速感应器安装在观测场距地面高度10-12m,若安装在平台上,则风速器距平台面8m以上。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较大雨滴降落到地面上后,可溅起0.3~0.5m高,并形成一层雨雾随风流动降入地面降水量雨量器,会出现降水量观测中的( )误差。

A.气象

B.系统

C.漂移

D.溅水


正确答案:D

第9题:

观测场内环境维护的具体内容包括()。

  • A、观测场内不放置非气象仪器
  • B、经常保持观测场内整洁,浅草平铺
  • C、场内不准种植作物,观测场四周十米范围内不种高杆作物
  • D、有积雪时,小路上的积雪可清除,场内积雪不能清除
  • E、观测场围栏上不得爬蔓生植物和晾晒衣物

正确答案:A,B,C,D,E

第10题:

较大雨滴降落到地面上后,可溅起0.3~0.5m高,并形成一层雨雾随风流动降入地面降水量雨量器,会出现观测的()误差。

  • A、溅水
  • B、仪器
  • C、积雪
  • D、气象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