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应根据()处理后水能达到的水质要求以及处理规模等来确定。A、原水的浊度B、原水的细菌数C、原水的水质D、原水的矿化度

题目

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应根据()处理后水能达到的水质要求以及处理规模等来确定。

  • A、原水的浊度
  • B、原水的细菌数
  • C、原水的水质
  • D、原水的矿化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原水水质较好时,城镇给水处理应采用的工艺流程为( )。(2011年试题)
A、原水-筛网滤过或消毒
B、原水-接触过滤-消毒
C、原水-沉淀-过滤
D、原水-调蓄预沉-澄清


答案:A
解析:
原水水质较好时,城镇给水处理应采用的工艺流程为原水-简单处理(如筛网隔滤或消毒)。参见教材P95。

第2题:

某一地表水厂进水悬浮物为30~50mg/L,水质稳定。合理的给水处理工艺流程是( )。(2007试题)
A、原水→沉淀→消毒
B、原水→接触过滤→消毒
C、原水→混凝过滤→消毒
D、原水→预沉→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答案:B
解析:
原水→接触过滤→消毒一般用于进水悬浮物小于100mg/L的水。参见教材P95。

第3题:

选择沉淀池或澄清池类型时,应根据原水水质、设计生产能力、处理后水质要求,并考虑原水水温变化、制水均匀程度以及是否连续运转等因素,结合当地条件通过()比较确定。

A.工程造价

B.同类型水厂

C.施工难度

D.技术经济


本题答案:D

第4题:

原水水质较好时,城镇给水处理应采用的工艺流程为( )。
A、原水—筛网隔滤或消毒
B、原水—接触过滤—消毒
C、原水—沉淀—过滤
D、原水—调蓄预沉—澄清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给水处理。水质较好时:原水→简单处理(如筛网隔滤或消毒)。参见教材P163。

第5题:

原水水质较好时,城镇给水处理应采用的工艺流程为 ( )
A.原水一筛网一过滤或消毒 B.原水一接触过滤一消毒 C.原水一沉淀一过滤 D.原水一调蓄预沉一澄清


答案:A
解析:
给水处理常用处理工艺流程及适用条 件见下表。

第6题:

某水库的原水悬浮物一般在50~80mg/L,水质稳定,合理的给水处理工艺流程是 ( )。
A、原水→沉淀→消毒
B、原水→接触过滤→消毒
C、原水→澄清→过滤→消毒
D、原水→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答案:B
解析:
因为对于进水悬浮物一般小于1OOmg/L,水质稳定、变化小且无藻类繁殖的这类浊度和色度较低的湖泊水和水库水,采取的工艺流程为原水—接触过滤—消毒。因此,本题答案为B。参见教材P95。

第7题:

适用于处理浊度较低的水库水的给水处理工艺流程是( )。

A.原水→消毒
B.原水→接触过滤→消毒
C.原水→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D.原水→调蓄预沉→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答案:B
解析:

第8题:

以下哪项工艺流程适用于处理浊度和色度较低、水质稳定、变化小且无藻类繁殖的湖泊水和水库水?( )

A.原水—简单处理(如筛网滤过或消毒)
B.原水—接触过滤—消毒
C.原水—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消毒
D.原水—调蓄预沉—自然沉淀—过滤—消毒

答案:B
解析:
原水—接触过滤—消毒,这种方式的水处理工艺流程一般用于处理浊度和色度较低的湖泊水和水库水,进水悬浮物一般小于100mg/L,水质稳定,变化小且无藻类繁殖。

第9题:

某一水库的原水悬浮物一般在50~80mg/L,水质稳定,合理的给水处理工艺流程是( )。
A.原水→沉淀→消毒 B.原水→接触过滤→消毒
C.原水→澄清→过滤→消毒 D.原水→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答案:B
解析:

第10题:

当原水水质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对原水进行预处理。

A

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