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槽敷设应平直整齐,水平或垂直允许偏差为其长度的()。

题目

线槽敷设应平直整齐,水平或垂直允许偏差为其长度的()。

  • A、1‰
  • B、2‰
  • C、0.01
  • D、0.02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不符合母线槽的施工技术要求的是( )

A.母线槽直线段安装应平直,配电母线槽水平度与垂直度偏差不宜大于1.5‰,全长最大偏差不宜大于20mm
B.母线槽跨越建筑物变形缝处时,应设置补偿装置
C.母线槽直线敷设长度超过100m,每50?60m 宜设置伸缩节。
D.母线槽的连接紧固应采用力矩扳

答案:C
解析:
母线槽跨越建筑物变形缝处时,应设置补偿装置;母线槽直线敷设长度超过 80m,每 50?60m 宜设置伸缩节。

第2题:

单独仪表柜的安装允许偏差有()。

A、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mm/m
B、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5mm/m
C、水平度允许偏差为1mm/m
D、水平度允许偏差为1.5mm/m
E、柜面允许偏差为1mm/m

答案:B,C
解析:
2018新教材P88。 单独仪表柜操作台安装应符合规定。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5mm/m;水平度允许偏差为1mm/m。

第3题:

综合布线在缆线桥架和线槽内敷设缆线,不符合要求的是:()。

A、密封线槽内敷设缆线应顺直,尽量交叉,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

B、缆线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应固定在缆线桥架的支架上

C、水平敷设时,在缆线的首、尾、转弯及每隔5m—10m处应固定

D、在水平、垂直桥架中敷设缆线时,应进行绑扎


答案:B

第4题:

明配线管路水平或垂直敷设时,在全长允许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


正确答案:1/2

第5题:

线槽水平或垂直敷设时的平直度和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应超过全长的( )。

A.3%
B.4%
C.5%
D.6%

答案:C
解析:
线槽水平或垂直敷设时的平直度和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应超过全长的5%。

第6题:

建筑电气工程中,母线槽的安装连接要求有( )。

A.配电母线槽水平度偏差不宜大于1.5‰
B.照明母线槽水平偏差全长不应大于10㎜
C.照明母线槽垂直偏差全长不应大于10㎜
D.母线应与外壳同心,允许偏差应为±5㎜
E.母线槽直线敷设长度超过50m设置伸缩节

答案:A,C,D
解析:
教材P168
3.母线槽安装连接要求(1)母线槽直线段安装应平直,配电母线槽水平度与垂直度偏差不宜大于1.5‰,全长最大偏差不宜大于20mm;照明母线槽水平偏差全长不应大于5mm。垂直偏差不应大于10mm。母线应与外壳同心,允许偏差应为±5mm。(2)母线槽跨越建筑物变形缝处时,应设置补偿装置;母线槽直线敷设长度超过80m,每50~60m宜设置伸缩节。

第7题:

室内电气系统金属线槽敷设及其配线工程施工验收标准一般项目:( )。

A.线槽应安装牢固,无扭曲变形,紧固件的螺母应在线槽外侧
B.线槽在建筑物变形缝处,应设补偿装置
C.当采用多相供电时,同一建筑物、构筑物的电线绝缘层颜色选择应一致,即保护地线(PE线)应是黄绿相间色,零线用淡蓝色;相线用:A相一黄色、B相一绿色、C相一红色
D.线槽应紧贴建筑物表面,固定牢靠,横平竖直,布置合理,盖板无翘角,接口严密整齐
E.线槽水平或垂直敷设时的平直度和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应超过全长的5%

答案:A,B,C,D,E
解析:
室内电气系统金属线槽敷设及其配线工程施工验收标准一般项目:A线槽应安装牢固,无扭曲变形,紧固件的螺母应在线槽外侧。B线槽在建筑物变形缝处,应设补偿装置。C当采用多相供电时,同一建筑物、构筑物的电线绝缘层颜色选择应一致,即保护地线(PE线)应是黄绿相间色,零线用淡蓝色;相线用:A相一黄色、B相一绿色、C相一红色。D线槽应紧贴建筑物表面,固定牢靠,横平竖直,布置合理,盖板无翘角,接口严密整齐。E线槽水平或垂直敷设时的平直度和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应超过全长的5%。

第8题:

机房内线管、线槽的敷设应平直、整齐、牢固。()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第9题:

水平或垂直敷设的明配可挠金属电线管,其允许偏差为5%,全长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

  • A、1/2
  • B、1/3
  • C、1/4

正确答案:A

第10题:

基站线槽配线有()要求?

  • A、线槽应平整.无扭曲变形,槽内壁应光滑无毛刺
  • B、线槽敷设应平直整齐,水平或垂直允许偏差为槽长的0.2%,且全长允许偏差为20mm
  • C、并列安装时,线槽应便于开启。金属线槽应可靠接地,但不应作为设备的接地导体
  • D、槽内的导线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规定

正确答案:A,B,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