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易产生()A、基波谐振B、高频谐振C、分频谐振D、以上都不正确

题目

当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易产生()

  • A、基波谐振
  • B、高频谐振
  • C、分频谐振
  • D、以上都不正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带有电压互感器的空母线充电时易产生基波谐振。


答案:对
解析:

第2题:

66kV及以下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发生(____)时,严禁用隔离开关或高压熔断器拉、合电压互感器。

单相接地$;$两相接地$;$产生谐振$;$三相接地

答案:A,C
解析:

第3题:

( )kV及以下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或产生谐振时,严禁用隔离开关或高压熔断器拉、合电压互感器。

10$;$35$;$66$;$110

答案:C
解析:

第4题:

电力系统中因谐振引起内过电压的类型有()

  • A、不对称开、断负载,引起基波谐振过电压;
  • B、中性点绝缘系统中,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引起的铁磁谐振过电压;
  • C、由空载变压器和空载线路,引起的高次谐波铁磁谐振过电压;
  • D、采用电容串联和并联补偿时,所产生的分频谐振过电压;
  • E、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非全相运行时,电压互感器引起的分频谐振过电压。

正确答案:A,B,C,D,E

第5题:

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消弧线圈脱离时)分频谐振过电压的现象及消除方法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答:现象:三相电压同时升高,表计有节奏地摆动,电压互感器内发出异音。
消除办法:
(1)立即恢复原系统或投入备用消弧线圈。
(2)投入或断开空线路。事先应进行验算。
(3)TV开口三角绕组经电阻短接或直接短接3s至5s。
(4)投入消振装置。

第6题:

( )及以下( )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或产生谐振时,严禁用隔离开关或高压熔断器拉、合电压互感器。

35kV,中性点有效$;$66kV,中性点非有效$;$35kV,中性点非有效$;$10kV,中性点非有效

答案:B
解析:

第7题:

277、不接地和谐振接地系统发生( 单相接地 )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消除故障,降低发生( )的风险。


答案:弧光接地过电压
解析:

第8题:

66kV 及以下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或产生谐振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用隔离开关直接断开电压互感器$;$拉开高压熔断器$;$改变电压互感器所在系统运行方式,消除谐振条件

答案:C
解析:

第9题:

不接地或谐振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应采取哪些措施降低发生弧光接地过电压的风险?
防止产生弧光接地过电压的根本途径是消除间歇电弧,可根据电力系统实际运行状况采取以下措施:
(1)将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小电阻接地)。系统在单相接地时,引起较大的短路电流,继电保护装置会迅速切除故障。故障切除后,线路对地电容中储存的剩余电荷直接经中性点入地,系统中不会出现弧光接地过电压,但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的概率较大,中性点直接接地,断路器将频繁动作开断短路电流,大大增加了检修维护的工作量,且要求有可靠的自动重合闸装置与之配合,故应权衡利弊,经技术经济比较后选定;
(2)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正确运用消弧线圈可补偿单相接地电流和减缓弧道恢复电压上升速度,促使接地电弧熄灭,大大减小出现高幅值弧光接地过电压的概率;
(3)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若线路过长,当运行条件许可,可采用分网运行方式,减小接地电流,有利于接地电流的自熄。

第10题:

由于铁磁元件的非线性特性,电感值不是常数,回路没有固定的谐振频率。同样的回路,既可能产生谐振频率等于电源频率的基波谐振,也可能产生()。

  • A、高次谐波谐振
  • B、纵向谐振
  • C、分次谐波谐振
  • D、横向谐振

正确答案:A,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