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中性点为什么采用高阻接地的方式?

题目

发电机中性点为什么采用高阻接地的方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小接地电流方式中,主要有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经高阻抗接地、()方式。

A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B中性点经低电抗接地方式

C中性点全接地方式

D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方式


A

第2题:

对于低压厂用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主要有中性点经高阻接地和()。
中性点直接接地

第3题:

以下关于高压厂用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接地电容电流小于10A的高压厂用电系统中可以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
B. 中性点经高阻接地的运行方式适用于接地电容电流小于10A,且为了减少间歇性弧光接地过电压水平的情况
C. 大型机组高压厂用电系统接地电容电流大于10A的情况下,应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
D. 为了便于寻找接地故障点,对于接地电容电流大于10A的高压厂用电系统,普遍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运行方式

答案:D
解析:
高压(3kV、6kV、10kV)厂用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与接地电容电流的大小有关。当接地电容电流小于10A时,可采用不接地方式,也可采用高电阻接地方式;当电容电流大于10A时,可采用经消弧线圈或消弧线圈并联高电阻的接地方式。
①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当高压厂用电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流过短路点的电流为容性电流,且三相线电压基本平衡。若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小于10A时,允许持续运行2h,为处理故障争取了时间;若厂用电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大于10A时,接地处的电弧不能自动熄灭,将产生较高的弧光接地过电压(可达额定电压的3.5~5倍),并易发展成多相短路,故接地保护应动作于跳闸,中断对厂用设备的供电。
②中性点经高电阻接地方式。高压厂用电系统的中性点经过适当的电阻接地,可以抑制单相接地故障时健全相的过电压倍数不超过额定电压的2.6倍,避免故障扩大。常采用二次侧接电阻的配电变压器接地方式,无需设置大电阻器就可达到预期的目的。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短路点流过固定的电阻性电流,有利于馈线的零序保护动作。中性点经高电阻接地方式适用于高压厂用电系统接地电容电流小于10A,且为了降低间歇性弧光接地过电压水平和便于寻找接地故障点的情况。
③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在这种接地方式下,厂用电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中性点的位移电压产生感性电流流过接地点,补偿了电容电流,将接地点的综合电流限制到10A以下,达到自动熄弧、继续供电的目的。这一接地方式适用于大机组高压厂用电系统接地电容电流大于10A的情况。

第4题:

高厂变、高备变、主变、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


正确答案: 6kV厂用系统采用中电阻接地方式,接地电阻值6.06Ω;主变高压侧直接接地;发电机中性点经接地变压器二次侧电阻接地0.475Ω。

第5题:

发电机中性点,主要采用()接地方式。

  • A、不接地;
  • B、经消弧线圈、经电阻;
  • C、直接接地;
  • D、电容接地。

正确答案:A,B,C

第6题:

对于高压厂用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错误的是()。

A接地电容电流小于10A的系统中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B接地电容电流小于10A的系统中采用中性点经高阻接地

C接地电容电流大于10A的系统中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D接地电容电流大于10A的系统中采用直接接地


D

第7题:

低压厂用电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经高阻接地)有哪些优缺点?
优点:
采用动力与照明分开的供电方式,动力电源正常为中性点不接地,当发生单相接地时将接地装置投入成为高电阻接地。以三相三线制供电,提高了供电和运行的可靠性。电动机允许单相接地运行(单相接地可运行1~2小时),减少了电动机因缺相运行而烧毁的事故发生,同时还便于寻找接地设备。
缺点:相电压偏差大时易误发信号。

第8题:

300MW及以上的发电机中性点可采用的接地方式有( ).
A.不接地;B.消弧线圈接地 C.高电阻接地; D.避雷器接地。


答案:B,C
解析:

第9题:

1号发电机中性点的接地方式是()。

  • A、经高阻抗变压器接地;
  • B、直接接地;
  • C、不接地。

正确答案:A

第10题:

330MW发电机中性点经中阻接地。()


正确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