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水氢氧化钠处理有何特点?

题目

炉水氢氧化钠处理有何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何谓双炉硫化法?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所谓双炉硫化法,即当达到硫化初始条件后,硫化剂分两路分别注到两反应炉入口,两炉共同升温硫化。该方法特点有:①硫化氢穿透反应床层的速度快,可节省硫化时间;②硫化氢是否完全穿透不易判断;③硫化温升较难控制,超温隐患较大;④硫化期间可以充分利用两炉负荷,可以避免炉管超温。

第2题:

管输原油加热炉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⑴原油流量大、压降低,需大管径多管程,各管程分配均匀问题很难解决
⑵输量或季节气温变化影响,传热功率波动大,小流量输送易发生偏流
⑶温升小,被加热终温低,粘度大,在相同热强度下管壁温升高于一般加热炉又因原油未经技术处理,轻成分多,从不允许汽化的要求考虑允许的管壁温度低,加热终温只有70℃,否则易出事故。另外还要求炉管受热均匀,热强度不能过大。
⑷原油入炉温度低,只有25~30℃,因此往往会遇到低温露点腐蚀问题。

第3题:

锅炉汽包压力大于12.6MPa的汽包锅炉,炉水采用氢氧化钠处理,炉水pH异常,pH值三级处理等级分别是多少?
pH值一级处理等级:<9.0或>9.7;
二级处理等级:<8.5或>10.0;
三级处理等级:<8.0或>10.3。

第4题:

中压蒸汽中断,对脱氢加热炉装置有何影响?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①中压蒸汽中断,装置内加热炉将联锁熄火;
②所以操作人员应迅速将油切出反应器反应系统尽可能保持压力因烷基化装置脱烷烃塔等塔不能正常操作,循环烷烃将中断,准备人为与烷基化装置切断联系建立单塔循环。

第5题:

可控气氛热处理炉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可控气氛热处理炉除结构与普通热处理炉相似外,还具如下特点:
(1)密封性好,保持炉内气氛稳定;
(2)使用抗渗砖,确保气氛稳定,并延长砖体寿命;
(3)常采用电阻板和辐射管作为加热元件;
(4)设置风扇的排气孔,促使气氛均匀,并能顺利排除废气;
(5)产量大、品种单一工件,一般均有机械化进出料装置;
(6)有安全防爆装置。

第6题:

加热炉进料量变化对加热炉操作有何影响?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加热炉进料量的变化一般来说有三种情况:提量,降量和无量。提量和降量是正常生产中经常发生的,良好的操作应当是频率低,幅度小。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特别调节,由炉温自动控制系统就可完成,但遇特殊情况需要大幅度提降量,则听到有关岗位通知后应当习尽快去增加和减少火咀点燃数,以弥补自动控制系统之不足,因为,在任何情况下,点燃的火咀数不变,控制系统调节的幅度是有限的。
无量(断流),这种状况是由某种事故造成,如泵坏,带水,抽空,满塔,塔排空等等,都会引起自动的或人为的断流,遇到这种情况应当及时与有关岗位取行得联系,征求班长的统一指挥,但处理一般是炉内只留一个油火咀或与瓦斯混烧,火咀当长明灯用,其作余火咀一律灭掉。当回收系统恢复正常,炉管有量后,再重新点燃其余火咀,恢复正常。有时情况不严重,可以保持不动,如泵坏,但发现及时,启动备用泵,断流时间很短,即可以不做调节。

第7题:

倾动炉处理杂铜与反射炉相比,有何优点?


正确答案: 1)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
2)环境保护好;
3)能耗低;
4)劳动强度低。

第8题:

水的氧化、还原处理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适用于何种场合?


正确答案: 氧化法主要用于水中铁、锰、氰化物、硫化物、酚、醇、醛、油类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去除及脱色、脱臭、杀菌处理等。常用方法有氯氧化法和臭氧氧化法。氯氧化法主要用于处理含氰废水等;臭氧氧化法主要用于处理印染废水、含氰废水、含酚废水等有机微污染物。还原法目前主要用于冶炼工业生产的含铜、铅、锌、铬、汞等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用的方法有铁削过滤法、亚硫酸盐还原法、硫酸亚铁还原法、水合肼还原法。铁削过滤法是让废水流经装有铁削的滤柱,从而达到处理废水中的铜、铬、汞等离子。亚硫酸盐还原法和硫酸亚铁还原法则是向水中投加亚硫酸盐和硫酸亚铁还原剂,在反应设备中进行还原反应,其反应产物与铁削过滤法一样,通过沉淀法去除。常用氧化还原法还有空气氧化法、光氧化法和高级氧化工艺。

第9题:

转炉炉型有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筒球型、锥球型和截锥型三种
(1)筒球型炉型形状简单,砌筑方便,炉壳制造容易,大容量转炉采用较多。
(2)锥球型炉型在熔池深度相同的情况下,更有利于冶金反应。
(3)截锥型炉型的优点是炉底砌筑方便,这两种炉型在中小容量转炉炉型设计中采用较多。

第10题:

“先炉后泵”、“先泵后炉”输油方式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泵后加热,进泵油温低,但泵的吸入管要短得多,有利于泵的正常工作;但加热设备承受高压,增加钢材消耗和投资,且不安全。泵前加热,入泵原油粘度降低,可提高泵效,节约电能,加热装置承压低,节约钢材且安全;但要克服加热装置的压降,吸入管路摩阻增大,因此是“先炉后泵”还是“先泵后炉”应视具体条件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