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的有奖销售活动有()。

题目

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的有奖销售活动有()。

  • A、六合彩
  • B、体育彩票
  • C、抽奖式的有奖销售
  • D、欺骗性的有奖销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的有奖销售是( )

A.利用有奖销售手段推销季节性鲜活商品

B.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C.利用有奖销售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D.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超过5000元的

E.利用有奖销售手段推销快过期商品


正确答案:BCD
【考点点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不当附奖赠促销行为。
【要点透析】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一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一)销售鲜活商品;(二)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三)季节性降价;(四)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第十三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从事下列有奖销售:(一)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二)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三)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五千元。”

第2题: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下列选项属于禁止的有奖销售行为的是____。

A.抽奖式的有奖销售行为,最高奖金额超过5000元的

B.利用有奖销售行为推行质次价高的商品

C.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有奖销售行为


正确答案:ABC

第3题: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的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有哪些?


参考答案:

①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②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③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五千元。


第4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属于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有()。

A.利用有奖销售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B.采用谎称有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C.采取暗箱操作手段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
D.故意将带有不同奖金金额或奖品标志的商品、奖券按不同时间投放市场
E.进行最高奖金为4000元的抽奖式的有奖销售

答案:A,B,C,D
解析:
2019版教材原文: 有奖销售是一种有效的促销手段。法律并不禁止有奖销售行为。
但经营者进行有奖销售不得存在下列情形:
①所设奖的种类、兑奖条件、奖金金额或者奖品等有奖销售信息不明确,影响兑奖;
②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选项B、C正确】
③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万元(以非现金的物品或者其他经济利益作为奖励的,按照同期市场同类商品或者服务的正常价格折算其金额)。
此考点2019年新版教材已发生改变,选项A、D为旧版教材描述内容。

第5题:

《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禁止以下的有奖销售行为()

A、欺骗性的有奖销售行为

B、利用有奖销售推销质次价高商品

C、巨奖销售行为

D、抽奖行为


参考答案:ABC

第6题: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有奖销售有条件禁止,其标准是最高金额是否超过( )元。

A.4000

B.5000

C.6000

D.8000


正确答案:B

第7题: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违背购买者意愿的商品搭售行为和有奖销售行为。()


参考答案:错误

第8题:

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元,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A.3000

B.6000

C.5000

D.10000


正确答案:C

第9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属于

A.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B.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C.诋毁商誉行为
D.混淆行为

答案:B
解析:
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属于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故此题选B。

第10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下列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有( )。

A.混淆行为
B.商业贿赂行为
C.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D.有奖销售行为
E.诋毁商誉行为

答案:A,B,C,E
解析:
本题考查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混淆行为、商业贿赂行为、虚假商业宣传行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诋毁商誉行为、利用网络从事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奖销售行为不一定是不正当竞争行为,选项D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