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碳量超过0.30%的钢,焊接时容易发生哪种类型的缺陷:()

题目

含碳量超过0.30%的钢,焊接时容易发生哪种类型的缺陷:()

  • A、热影响区裂纹
  • B、气孔
  • C、未熔合
  • D、熔剂夹渣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钢中碳的含量对钢的性质起着决定性作用,含碳量增加对钢强度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A:钢的强度增大,直至变为生铁
B:钢的强度变低,直至变为生铁
C:钢的强度增大,但含碳量超过1.00%时,其强度开始下降
D:钢的强度变低,但含碳量超过1.00%时,其强度开始上升

答案:C
解析:
2019版教材P2
钢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教材原文是“钢中主要化学元素为铁,另外还含有少量的碳、硅、锤、硫、磷、氧和氮等,这些少量元素对钢的性质影响很大。钢中碳的含量对钢的性质有决定性影响,含碳量低的钢材强度较低,但塑性大,延伸率和冲击韧性高,质地较软,易于冷加工、切削和焊接;含碳量高的钢材强度高(当含碳量超过1.00%时,钢材强度开始下降)、塑性小、硬度大、脆性大和不易加工。硫、磷为钢材中有害元素,含量较多就会严重影响钢材的塑性和韧性,磷使钢材显著产生冷脆性,硫则使钢材产生热脆性。硅、锺等为有益元素,它们能使钢材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不显著降低。”

第2题:

不锈钢焊接时,为什么要控制焊缝中的含碳量?如何控制焊缝中的含碳量?


正确答案: 焊缝中的含碳量易形成脆硬的淬火组织,降低焊缝的韧性,提高冷裂纹敏感性。碳容易和晶界附近的Cr结合形成Cr的碳化物Cr23C6,并在晶界析出,造成“贫Cr”现象,从而造成晶间腐蚀。选择含碳量低的焊条和母材,在焊条中加入Ti,Zr,Nb,V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来降低和控制含氟中的含碳量。2.为什么18-8奥氏体不锈钢焊缝中要求含有一定数量的铁素体组织?通过什么途径控制焊缝中的铁素体含量?答:焊缝中的δ相可打乱单一γ相柱状晶的方向性,不致形成连续,另外δ相富碳Cr,又良好的供Cr条件,可减少γ晶粒形成贫Cr层,故常希望焊缝中有4%~12%的δ相。通过控制铁素体化元素的含量,或控制Creq/Nieq的值,来控制焊缝中的铁素体含量。

第3题:

低碳钢焊接时,随着钢的含碳量增高,热裂倾向也减小。( )


参考答案:×

第4题:

钢在加热时,表层含碳量降低不属于加热缺陷。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钢加热时表层含碳量(),属于一种加热缺陷。


正确答案:降低

第6题:

关于碳的含量对钢材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强度增加
B.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塑性降低
C.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韧性降低
D.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焊接性能降低
E.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冷脆性降低

答案:A,B,C,D
解析:
碳是决定钢材性能的最重要元素。建筑钢材的含碳量不大于0.8%,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材的强度和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含碳量超过0.3%时钢材的可焊性显著降低。碳还增加钢材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降低抗大气锈蚀性。

第7题:

钢是含碳量小于2%的铁碳合金,其中碳元素对钢的性能起主要作用,提高钢的含碳量会对下列哪种性能有提高?()。

  • A、屈服强度
  • B、冲击韧性
  • C、耐腐蚀性
  • D、焊接能力

正确答案:A

第8题:

中碳钢含碳量接近()而含锰量不高时,焊接性良好。

A、0.60%

B、0.30%

C、0.45%

D、0.50%


参考答案:B

第9题:

牌号为HRB400的钢含碳量不超过()。

  • A、0.25%
  • B、0.40%
  • C、0.30%

正确答案:A

第10题:

钢的含碳量提高,其焊接性能()


正确答案: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