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棉花产销基本情况如何?

题目

世界棉花产销基本情况如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全球棉花市场,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 世界棉花出口最多的有美国、乌兹别克斯坦等地区
B: 中国的棉花进口以美国陆地棉居多
C: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
D: 我国棉花的主要产区有新疆、河南、山东等

答案:A,B,D
解析:
C项,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世界上有影响力的棉花进口国。澳大利亚是棉花的主要出口围之一,但不是最大的生产国。

第2题:

2002年世界乙烯的生产和消费情况如何?


正确答案:2002年世界乙烯产量约9500万吨,主要生产国有美国、日本、沙特、中国等。主要乙烯生产商有道化学、埃克森美孚、壳牌等。2002年世界乙烯消费量约9500万吨,主要消费地区为北美、亚洲、西欧,约占总消费量的86%。

第3题:

中国既是世界第一棉花生产大国,也是第一棉花消费大国。( )


正确答案:√

第4题: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中国是棉花出口国,日本是世界最大的棉花进口国。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农业企业A股上市的基本情况如何?


正确答案: 截至2009年5月,A股农业上市公司共37家(按证监会行业分类:农林牧渔业),其中: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有23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有9家,中小企业板块上市的有5家。
农业上市公司在A股上市公司中盈利能力相对偏弱。农业上市公司2007年、2008年平均每股收益为0.16元和0.08元,同期A股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分别为0.37元和0.22元,;农业上市公司2007年、2008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3.11%和0.82%,同期A股相应数据分别为15.48%和11.38%。近年来,农业企业上市步伐滞后,2005年至今在A股上市仅有5家(全部在中小企业板上市)。

第6题: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中国是棉花出口国,日本是世界最大的棉花进口国。

A

B



第7题:

世界棉花种植面积最大的三个国家为()、()、()。


正确答案:中国;美国;印度

第8题:

十月革命前俄国教育的基本情况如何?


参考答案:

十月革命前,俄国教育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各级各类学校已经初具规模,并且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这是以后苏联教育赖以发展的基础。
然而,作为拥有一亿六千多万人口的大国,旧俄的教育规模又远不敷实际需要;而它作为落后的农业国,经济发展比其它资本主义国家落后得多,因而它的教育又不但发展缓慢,水平低下,而且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阶级性、等级性、宗教性极为明显。十月革命前,俄国的小学多数还是三年制,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只达到20%,成人中文盲占70%以上;中等、高等教育不独基本为地主、资产阶级垄断,还为贵族子女设立专门的学校和学院;学校教学内容陈腐落后,教育教学方法机械繁琐,盛行强迫纪律和死记硬背;另外还存在着一批为教会直接控制的教会学校和神学院,而神学则是一般中小学的必须科目。


第9题:

全球转基因棉花种植情况如何?


正确答案: 2010年全球种植转基因棉花2100万公顷,占全球棉花总面积的49%。种植的转基因棉花性状主要有两类,一是抗虫,二是耐除草剂。
中国和印度是种植转基因抗虫棉面积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我国抗虫棉面积自2006年以来,稳定在350万公顷左右;印度转基因抗虫棉2002年开始种植,推广面积发展迅速,2010年已超过900万公顷。

第10题:

世界海洋渔业资源分布的情况如何?


正确答案: 世界海洋渔业的分布主要受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渔业资源多少,二是各地对渔业资源的研究和利用的程度。渔业资源的多寡,主要由鱼类的主要食料——浮游生物的丰富程度决定。因此,不同海域浮游生物的多少,决定了海洋鱼类和渔场的分布。
大陆架是浮游生物的世界。这里海水较浅,阳光透入好,水温较高,宜于浮游生物繁殖。大陆架*近大陆,河流从陆地上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盐类滋养浮游生物。大洋底海洋生物遗体腐烂后也能分解出许多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在海水中分布是不均匀的,以下层为最丰富。大陆架海域,随着波浪、潮汐、海流等海水运动,或者是由于上下水温不同而形成的海水垂直运动造成水体混合,下边的营养盐类被翻到上层供浮游生物食用。因此,大陆架海域营养丰富,浮游生物多,是海洋鱼类云集之场所。世界海洋渔业产量的80%以上是在仅占海洋面积8%的大陆架水域捕获的。
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海域,也往往是寒暖流交汇的地方。两股温度不同的海流相遇,海水温度有很大差别,必然造成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的连续不停的垂直运动,使海底营养物质浮上来滋养浮游生物,因而就吸引大批的鱼群游来。世界上几个大的渔场,都具备这样的自然条件。如西北太平洋渔场是世界最大的渔场,特别是日本暖流(日本称“黑潮”)和千岛寒流(日本称“亲潮”)交汇处的日本北海道和我国东部沿海渔场,占世界渔场面积的四分之一;东北太平洋渔场有北太平洋暖流与阿留申寒流交汇;以纽芬兰为中心的西北大西洋渔场,主要是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汇合;以北海为中心的东北大西洋渔场,则是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寒流的交汇处。
从纬度上看,上述几个大渔场都处在中高纬度的温、寒带地区,而热带水域渔业资源贫乏。这主要是因为寒、温带水域多风暴,风大浪大,加速了海水的垂直运动;同时,由低温造成表层冷水下沉,引起海水上下混合,使下层营养盐类上翻,利于浮游生物及渔类繁育。而热带海域表层水温高,又常处在无风或微风状态,海水很难发生垂直流动,表层缺乏营养物质和浮游生物,因此,渔业资源很少。只有在低纬大陆西部沿海某些海域,如秘鲁沿海水域,才有较丰富的渔业资源,这是因为秘鲁寒流沿秘鲁海域自南而北流过,因受地转偏向力和盛行东南风的影响,使寒流表层的海水向西偏离海岸,促使近岸的深层海水上泛,从海底浮上丰富的营养盐类,利于鱼类生长,因此,使秘鲁沿海也成为世界著名的渔场之一,秘鲁也是世界海洋渔业产量较多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