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田又名烤田或搁田,是指水稻无效分蘖期后到拔节前后的排水晒田。下

题目

晒田又名烤田或搁田,是指水稻无效分蘖期后到拔节前后的排水晒田。下列晒田的生理生态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更新土壤环境,控制与减少无效分蘖发生,促进生长中心从蘖向穗的转移,对培育大穗十分有利。
  • B、调整植株长相,促进根系发育,促进无效分蘖死亡,使叶和节间变短,秆壁变厚,植株抗倒力增强。
  • C、改善植株碳代谢和氮代谢,使茎鞘中同化物储存量减少。
  • D、可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穗粒数和结实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为了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必须在()搁田。

  • A、分蘖期
  • B、分蘖末期和拔节初期
  • C、抽穗开花期
  • D、长穗期

正确答案:B

第2题:

水稻中期烤田应坚持“苗到不等时,()”的原则。


正确答案:时到不等苗

第3题:

水稻晒田的作用是为了提高土壤温度,促进水稻生长。()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简述晒田的作用及技术。


正确答案:晒田又称烤田或搁田,是稻田水分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利于稻田的小气侯形成,提高水稻产量。
1、晒田的作用:
(1)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更新土壤环境。晒田可以减少有毒的还原物质;另外晒田期,铵态氮及有效磷下降,复水后又上升,这种养分的变化有利于稻株的吸收。
(2)晒田又可以抑制分蘖的发生,控制高峰苗。
(3)晒田后,叶片受光姿态良好,田间小气得到明显改善,通风透气。
2、晒田的技术:
(1)时间以分蘖末至幼穗分化初期较为适宜。
(2)标准:“够苗晒田”即当全田和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时开始搁田,现在高产田强调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就开始搁田。
3、晒田的程度,总的原则是烂田、旺苗重搁,1’漏田、瘦田轻搁,1’重搁的标准是:田;边开大裂,田中开小裂,人立不陷脚,多次轻搁的标准为田边开”鸡爪裂”田中稍紧皮,人立有脚印。

第5题:

《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县创建标准(试行)》中指出,当水稻分蘖期分蘖数达到预计成穗数的()%时,根据农用天气预报,适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

  • A、60
  • B、70
  • C、80
  • D、90

正确答案:C

第6题:

综合增温措施,保证6月份水稻分蘖期入田水温15℃以上,7月份水稻长穗期入田水温17℃以上,减数分裂期入田水温()℃以上,8月份水稻结实期入田水温20℃以上。


正确答案:18

第7题:

水稻间歇灌溉法,灌浆成熟期应()。

  • A、浅水
  • B、湿湿干干
  • C、晒田
  • D、浅湿

正确答案:B

第8题:

水稻缺磷症的防治措施有增施磷肥、()、施石灰或石膏。

A、提高耕整质量

B、增氧通气

C、搁田升温

D、挖沟排水


参考答案:C

第9题:

怎样防治水稻直播田、水稻移栽田杂草?


正确答案: 移栽田:移栽稻田分小苗移栽和大苗移栽。小苗移栽田多属早稻,气温较低、水层较浅,杂草出苗期较长、发生不整齐、数量较大,而水稻不易发稞,秧苗较弱。因此小苗移栽田,要选用高效、长效、广谱的除草剂,并要注意安全施药。乙氧氟草醚、2甲4氯以及及三氮苯类等安全性较差的药剂,应尽量避免在小苗移栽田使用。传统移栽田的化除方法是前封后杀,即移栽前(后)土壤封闭处理,以防治稗草、一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为主。
直播田:水直播稻田:杂草种类多、密度大、发生期长、危害重。水直播稻田杂草发生主高峰期通常为播后1周至25天左右,长达20天左右。在药剂选用上要力求广谱、高效、长效、安全。
旱直播稻田:旱稻生长前期(播后25天之内)发生的杂草是防除的重点。

第10题:

简述水稻栽培过程中晒田的作用及晒田技术。


正确答案:(1)晒田的作用:
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氧化还原电位;
调整植株长相;
促进根系发育;
促进无效分蘖死亡;
(2)晒田技术:
时期:70-80%苗数
程度:田边开大裂、中间开小裂、脚不下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