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小麦播种适期的确定原则。

题目

简述小麦播种适期的确定原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与小麦高产途径、技术指标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常规播种栽培模式应适期早播
  • B、精量播种栽培模式的主茎穗和分蘖穗各占50%
  • C、晚播独杆栽培模式应较适期晚播10—30天
  • D、精量播种栽培模式的每公顷的基本苗数

正确答案:C,D

第2题:

适期早播时指在适宜播种期之前进行的播种。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掌握适宜的( ),是确定小麦合理密植的起点。

A.播种量

B.基本苗

C.播种期

D.播种方式


正确答案:A

第4题:

为什么确定冬小麦的适宜播种期,是冬小麦培育壮苗的关键?


正确答案:冬小麦播种过早,由于苗期温度高,幼苗生长快,容易形成冬前旺长,分蘖节中积累的糖分少,抗旱力弱,冬季易遭冻害,越冬生长衰弱,延迟返青,有些弱冬性和春性品种由于通过春化阶段对温度要求不太严格,春化时间短,冬前可能抜节,降低了抗旱力,更会造成越冬死亡严重后果。此外,播种过早,还易染红、黄矮病,底下害虫也比较严重。播种过晚,则气温低,出苗迟,分蘖少,根系发育差,麦苗生长弱,冬前积累养分少,易受冻害;而春季发育迟,成晚熟,灌浆期易遭受干热风危害,千粒重下降,若遇锈病流行,减产更为严重。因此,只有适时播种,才有利于培育壮苗,安全越冬有利于提早返青,促进穗大、粒多、粒重,并可减轻病虫害,提早成熟;增加产量。

第5题:

简述确定播种期的原则。


正确答案: 气候条件,温度日照降水等气候要素及危害性天气出现的时段都是确定播种期的依据;
品种特性,作物品种类型不同,生育特性不同,安排播种期应有差异,一般晚熟品种宜早播,早熟品种宜晚播,春性强的适当晚播,冬性强的每当早播;
种植制度,适宜播期要考虑当地种植制度;
调节播种期,调节播种期使作物的易发病期避开病虫害发生高峰期。

第6题:

小麦收获适期为()


正确答案:蜡熟末期

第7题:

( )是保证作物苗全,苗齐,苗壮的重要环节

  • A、早播种
  • B、适期播种
  • C、晚播种
  • D、春播

正确答案:B

第8题:

小麦合理密植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地力、播种期、品种特性和( ),确定播种密度。

A.种植方式

B.产量水平

C.出苗率

D.分蘖率


正确答案:A

第9题:

小麦膜侧种植技术的主要技术要点是什么?请阐述整地施肥、选用良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田间管理有哪些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整地施肥: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力中上的梯田地,精心整地,播前结合浅耕亩施优质农家肥3000~4000㎏,尿素15~20㎏,过磷酸钙50~60㎏。
2、选用良种:适合我县膜侧小麦种植的山旱地品种主要有静宁10号、静麦1号、中梁24号、兰天10、16号等品种。
3、适期播种:由于膜侧种植保墒好,增温快,生长势强,因此播期应比当地露地推迟5~7天。
4、合理密植:亩播量为12~15㎏。选用膜侧播种机进行起垄、覆膜、播种一次性完成。以55~60cm为一垄带,垄底宽25~30cm,高10cm,用宽35~40cm的膜,亩用量2.5~3㎏,保持种植沟宽30cm,小麦行距20cm,
要求达到条宽一致,地膜两边压实,每隔3~4m压一土腰带,以防大风揭膜。
5、田间管理: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缺苗断垄在20cm以上的行段,就需要用同一品种催芽补种。出现过稠的圪塔苗要进行疏苗。同时要加强护膜。该技术增温效果明显,返青要比露地早7~10天。因此要及时进行顶凌耙耱保墒,保住返浆水。肥力不足的地块,可在返青期进行追肥,每亩施尿素5~7㎏。其次,膜侧小麦生长势强,密度比露地大,白粉病易发生,拨节后要及早防治,后期要加强麦蚜和锈病的防治,采取“一喷三防”技术,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10题:

小麦合理密植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地力、播种期、品种特性和( ),确定播种密度。

  • A、种植方式
  • B、产量水平
  • C、出苗率
  • D、分蘖率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