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施肥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题目

平衡施肥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水稻施肥时期、施肥比例、施肥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施肥比例
常规施肥N:P:K=2:1:1.2;高产地号施肥N:P:K=2:1:1.5~1.8。
(2)肥料种类
水田施肥以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三大肥为主,严禁使用复合肥、复混肥等,生物肥和调节剂按照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意见使用。
(3)施肥时期和方法
①基肥氮肥总量的40%,磷肥100%,钾肥50~60%,硅肥100%。最后一遍水整地前全层施入或和搅浆整地同时用施肥器施入,随整地耙入土中8~10厘米,注意磷肥不能表施,以免引起表层磷肥富集诱发水绵发生。
②蘖肥氮肥总量的30%,在水稻返青后(4叶期)立即施入,分二次使用,第一次蘖肥总量的80%全层施入,余20%看田找施,哪黄哪弱施哪。即6月5日前第一次蘖肥施完,6月10日第二次蘖肥施完,最晚不超过6月12日。
③调解肥(接力肥)氮肥总量10%,水稻倒4叶前后,11叶品种8叶前后,水稻抽穗前30天左右,功能叶明显褪淡2/3时,哪黄施哪。如不使用调节肥时,则将10%调节肥用于基肥,即基肥由40%调整为50%。
④穗肥高产栽培的地块在水稻倒二叶露尖到长出一半时,氮肥总量的20%,钾肥总量的40-50%,施肥时观察田间是否出现拔节黄,底叶有无枯萎,有无稻瘟病害,如未褪淡、底叶有枯萎、有稻瘟病发生应晚施,拔节黄褪淡施肥,有病先防病后施肥,底叶枯黄、干尖先壮根后施肥,先放水壮根,后复水施肥。
⑤叶面追肥秧田在秧苗生长期间分别在1.5叶期、插秧期(插前三带)追肥。本田结合防病叶面追肥2~3次,前期以氨基酸类含氮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

第2题:

茶园施肥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如何确定茶园施肥量?


正确答案:(1)重施有机肥,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
(2)氮肥为主,氮肥与磷、钾肥和其他元素肥料相结合;
(3)重施基肥;基肥与追肥相结合;
(4)掌握肥料性质、做到合理用肥;
(5)根部施肥为主,根部施肥与叶面施肥相结合;
(6)因地制宜、灵活掌握茶园。

第3题:

在我国目前生产上比较先进的施肥技术有( )。

A.经验施肥

B.平衡施肥

C.测土施肥

D.随机施肥


正确答案:BC

第4题:

国内外配方施肥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是()。

  • A、诊断施肥
  • B、平衡施肥
  • C、根外追肥
  • D、根际施肥

正确答案:B

第5题:

配方施肥有哪些理论依据?


正确答案: ①养分归元学说: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养分,为了保护土壤肥力就必须把作物取走
矿质养分以肥料形式归还土壤,使土壤中养分保持一定的平衡。
②最小养分率:植物生长发育需要多种养分,但决定产量的却是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那种养分,称为养分限制因子。作物产量的高低在一定范围内随养分限制因子的变化而增减。忽视养分限制因子,即使继续增加其他养分,也难以提高作物产量。
③报酬递减率:从一定土地上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大而有所增加,但达到一定限度后,随着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加,单位投入的报酬增加却在逐渐减少。
④因子综合作用率:植物获得高产是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养分外,还受到温度、光照、水分、空气等环境条件与生态因素等的影响和制约

第6题:

平衡施肥是什么意思?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平衡施肥:均衡地供应作物各种必需的营养元素的施肥原则。
意义:能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加速并扩大植物和动物的生产。

第7题:

简述烟田平衡施肥的技术原则。


正确答案: ①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施用。
②大、中、微量元素结合施用。
③硝态氮与铵态氮结合施用。
④基肥与追肥结合施用。
⑤土壤施肥与叶面施肥结合施用。

第8题:

平衡施肥是以()、()、()、()、()、()等为理论依据。


正确答案:养分归不学说;最小养分律;同等重要律;不可代替律;肥料效应报酬递减律;因子综合作用

第9题:

配方施肥有哪些主要理论依据?


正确答案: (1)养分归还学说;(2)最小养分律;(3)报酬递减律;(4)因子综合作用律;

第10题:

板栗、核桃雄花较多,一般疏去90%也能保证正常的授粉要求,被称为()。

  • A、平衡施肥
  • B、诊断施肥
  • C、逆向施肥
  • D、根外追肥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