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教授于2010年3月1日在卫生部召开的学术会议上首次公开并演示

题目

王教授于2010年3月1日在卫生部召开的学术会议上首次公开并演示了一种新医疗器械。丁某独立开发出相同产品并在2010年6月5日出版的某期刊上详细介绍了该医疗器械的结构。丁某和王教授分别于2010年6月20日和2010年7月1日就该医疗器械申请专利。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丁某独立完成发明并且在王教授之前提出了专利申请,因此应当由丁某获得专利权
  • B、王教授和丁某的上述专利申请都不具备新颖性
  • C、王教授在该学术会议上公开其发明后,任何人就该发明提出的任何专利申请都丧失了新颖性
  • D、王教授的专利申请享受6个月的宽限期,因此其专利申请具备新颖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1964年召开的第六次全国劳改工作会议上,"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方针被首次提出来并被写入会议纪要。


正确答案:×

第2题:

根据我国专利法,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6个月内不丧失新颖性公开的情形有( )。

A.在中国政府主办的国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

B.在中国政府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再次展出

C.在规定的学术会议上首次发表

D.在规定的电视台首次播出


正确答案:C
考查的知识点是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应当具备的新颖性的实质要件。根据《专利法》规定,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6个月内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丧失新颖性: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因此,正确答案为C。

第3题:

王懂棋教授指出,党的四大召开时,党员人数为()

A.694人

B.794人

C.894人

D.994人


正确答案:D

第4题:

王大山教授在2001年6月开始一本学术专著的写作,该专著于2002年7月定稿,2002年12月由出版社出版。下列关于他人使用王教授作品的行为中,属于“合理使用”的是:

A:李某未经王教授许可,将其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B:张某未经王教授许可,将其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
C:孙某未经王教授许可,为了介绍该学术著作而适当引用其中的部分内容
D:刘某未经王教授许可,为学校课堂教学需要而使用并出版发行

答案:A,B,C
解析:
依据《著作权法》第22条的规定,根据上述规定,ABC项正确,D项错误。值得注意的是,《著作权法》第22条第11项例外具有严格的限定条件:第一,必须是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作品,不包括外国人的作品。第二,必须是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不包括使用其他语言文字,如藏文、蒙古文、俄文、英文等创作的作品。第三,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作品仅限于在国内出版发行,不得销往国外。

第5题:

根据我国现行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下列哪些情形一定会导致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丧失新颖性?( )

A、该发明创造于申请日前8个月在我国政府主办的某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公开展出

B、该发明创造于申请日前3个月在某全国性学术团体组织召开的技术会议上首次公开

C、该发明创造于申请日前2个月在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主办的核心期刊上首次公开发表

D、该发明创造于申请日前1个月被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发布在互联网上


参考答案:AC

第6题:

我国第六次全国病案管理学术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是

A.1995年8月在武汉召开

B.1996年9月在成都召开

C.1997年10月在南京召开

D.1998年11月在天津召开

E.1999年12月在上海召开


正确答案:B

第7题:

甲完成一项产品发明并于2010年5月10日在卫生部召开的学术会议上首次公开该产品。乙独立开发出相同的产品,并在2010年8月5日出版的《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上详细介绍了该产品。就该产品,乙于2010年8月底提出专利申请,甲于2010年9月1日提出专利申请。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由于乙提出专利申请的时间比甲早,如果甲乙二人的申请皆满足其它授予专利权的条件,则乙应当获得专利权

B.由于该发明已在学术会议上公开,因此甲的申请丧失了新颖性

C.由于甲的发明享有不丧失新颖性的宽限期,因此在宽限期内的任何公开都不会影响甲的申请的新颖性

D.由于该发明在申请日前已在杂志上被公开,因此甲和乙的申请都不具备新颖性


参考答案:D

第8题:

全国首届社区护理学术会议于( )在北京召开。

A. 1983年

B. 1994年

C. 1996年

D. 1997年

E. 1999年


正确答案:C

第9题:

王教授将其一篇学术论文投递给某核心期刊杂志社。未经王教授的许可,该杂志社委托张某对王教授的该作品进行修改,然后杂志社将署名为张某。王教授的作品发表在其刊物上,则()。

A.杂志社侵犯了王教授的著作权,张某未侵权

B.杂志社未侵犯王教授的著作权,张某侵了权

C.杂志社和张某均侵犯了60王教授的著作权

D.杂志社和张某均未侵犯王教授的著作权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案情:王某于2009年12月15日向卫生部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内容涉及公开职业病会诊所需检查项目及标准等事项。卫生部政务公开办公室针对上述申请于2009年12月31日作出答复。王某不服,于2010年1月18日向卫生部申请行政复议,卫生部行政复议办公室于当日收到王某的行政复议申请,但一直未作出复议决定。王某不服,于2011年9月14日 ,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并主张卫生部的不作为给其健康权造成了侵害而请求赔偿。卫生部辩称王某的起诉期限已经超过。
问题:
1.本案应由哪个法院管辖?
2.王某的复议申请,卫生部何日受理的?为什么?
3.卫生部的辩称是否成立?为什么?
4.王某的赔偿请求是否应当得到支持?
5.受诉法院应当如何判决?


答案:
解析:
1.本案应由卫生部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2.王某的复议申请,卫生部于2010年1月18日受理的。《行政复议法》规定,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对符合本法规定,但是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复议机关提出。除前款规定外,行政复议申请自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收到之日起即为受理。本案中,王某的行政复议申请既不属于上述不予受理的情形,亦不属于其他行政复议机关应予受理的情形,应依法认定卫生部于2010年1月18日受理了王某的行政复议申请。
3.卫生部的辩称不能成立。根据《行诉法解释》,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 最长不得超过2年。复议决定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法定起诉期限的,适用前款规定。本案中,卫生部在收到王某的行政复议申请后,一直未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也未告知诉权和起诉期限。王某于2011年9月14日提起行政诉讼,没有超过2年的最长保护 期限。
4.不应得到支持。因为卫生部的复议不作为与王某的身体健康程度之间不存在国家赔偿法所认可的因果关系。
5.受诉法院应当判决卫生部在一定期限内作出复议决定。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