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带电设备、线路火灾扑救的战术要点和采取的安全措施。

题目

简述带电设备、线路火灾扑救的战术要点和采取的安全措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火灾扑救中,对火场内带电线路和设备应当视情采取切断电源或者预防触电的措施。()


正确答案:正确

第2题:

扑救带电设备、线路火灾射水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灭火时,水枪喷嘴与带电体之间要保持安全距离;
(2)使用直流水枪灭火时,如发现放电声或放电火花、有电击感时,采取卧姿射水,将水带与水枪的接合部金属触地,以防触电伤人;
(3)避免人体与水流接触。

第3题:

简述扑救井喷火灾的战术措施。


正确答案:指挥员要正确运用“先控制,后消灭”的战术原则,把主要力量部署在火场的主要方面,并随时掌握火势变化情况,采取冷却设备,扑灭外围火焰,控制火势,掩护清场、压井作业的灭火战术。 (1)第一施救阶段 油气井只发生井喷并未燃烧。在石油部门确定了实施压井方案后,由石油工人或消防官兵对放空管线实施点火泄压,以减小井口压力。在实施点火前,不能贸然对放喷管线点火,因为CH4比空气轻,会在井场及其周围空间扩散;H2S会在井台下及其四周低洼处集聚。在对放喷管线点火猛烈燃烧时,在火焰周围,会加速气体以致因“回火”而引燃井口喷出的气柱,使抢险陷于被动的局而。应布置直流或开花水枪,对井场进行冲洗,驱散、溶解由于井喷喷发出H2S和CH4气体,确保井场及其周围H2S和CH4的含量均低于其爆炸浓度下限的50%,且井场及其周围管线闸阀确实无泄漏的情况下,方可对放喷管线点火泄压。 发生井喷、窜气、井口燃烧等险情。首要任务是抢救人命、掩护人员和设备撤退,待灾情稳定后再组织进攻。如发生井喷,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需足够的消防力量,编成梯队,在确保充足的消防用水的前提下,轮流参战。一般须经历以下阶段: 第一阶段是清理井场。一般采取“带火清障”的方法。即在不灭火的情况下,出数支水枪将火焰压向一侧,掩护、协助压井抢险队将烧塌的井架、设备分割开,逐件清除井场; 第二阶段是在作好充分灭火和换装新井口装置准备的情况下,实施灭火。一般可采取数支大口径直流水枪,射出的充实水柱从火焰根部切封,并一齐慢慢向上抬高切封(必要时,可采取双层切封)而以掐灭火焰而灭火。这种办法较经济、奏效快。也可采取用干粉炮喷射干粉或利用反循环管线经泥浆泵或压裂车向井内压入清水、泥浆或卤代烷灭火剂等方法灭火; 第三阶段是换装新井口装置。这一阶段也需在开花式喷雾水流的掩护下实施,严防打出火花,重新引燃气柱。 (2)第二施救阶段 在石油部门开始实施压井或封井作业时,井口宜作为保护重点,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一)井口区域(根据实际情况界定)一定要实施无火花作业,杜绝一切强、弱电。 (二)铺设好可靠的供水线路,将水供至分水器甚至水枪开关处,在井口附近布置水枪阵地,水枪选用喷雾水枪、屏风水枪、带架水枪和移动水炮,形成梯次阵地,相互掩护。 (三)干粉车打开氮气瓶阀门,调整好压力(一般情况要达到1.4MPa)。 (四)现场消防人员应少而精,佩戴好空气呼吸器,着避火服或隔热服,利用现场的地形地物保护自己,且密切注视井口情况变化,一旦发现气体泄漏,立即射水驱散,防止爆炸、燃烧,以掩护压井抢险突击队采取补救措施或撤离。 (3)第三施救阶段 压井作业进入稳定阶段,数台压裂车(压井专用车辆,其注射泵工作压力为70MPa)或高压泥浆泵在向井内压泥浆、重晶石过程中,由于压井必须经历全面检查、管汇试压、预憋压(20~80MPa)、关井(停止放喷)、压泥浆等程序,持续时间长,机器、设备很可能出现故障,或管线、闸阀被高压压憋坏,甚至抬掉井口,高压气体喷泄,冲出的沙、石、钻具撞击井架打出火花,或油、气遇明火、电火花、雷击、静电放电、抢险中金属工具撞出的火花等,都会造成爆炸、燃烧,不仅导致压井失败,而且会造成人员伤亡。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在井口与压裂车、柴油发电机组之间布置开花水枪阵地,亦随时准备出水,一旦井口或井台周围管线、闸阀被憋坏、气体泄漏,即在压裂车、柴油发电机组之间出水,形成水幕,阻止CH4和H2S气体遇压裂车、柴油发电机排气管的高温、火星而发生爆炸、燃烧。 (二)挑选精干、训练有素的消防人员或石油工人,准备好干粉灭火器,若机器设备或其它部位故障起火,立即近战灭火。 (4)第四施救阶段 压井成功后,不要立即撤出消防力量,应密切配合石油职工对井场实施严密的监护,一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出水掩护石油职工处置。尤其是放喷管线仍应保持完好(因为在较长时间火焰高温的作用下,放喷管线易发生"氢碎")。在无绝对把握的情况下,宁可重新铺设放空管线,有备无患。且放喷管线的闸阀宜换成耐压70MPa的闸阀,以便在出现反复的情况下,使用压裂车重新压井。 (5)供水方案 (一)供水战斗车都应选用性能良好的大功率消防车,并应保持车泵低速或中速运转(最好保持低速运转),以满足长时间上作,不中断供水的要求(消防车泵工作压力一般不超过0.6MPa,发动机转速一般保持在2000转/分钟以内,供水线路上的消防车泵都能正常工作60小时以上)。 (二)尽量用大口径、胶里高压水带(且准备包布、包夹),以减少水头损失。 (三)筑堤或开挖沟渠引水(且用钢丝网阻拦入水口,并准备细网箩筐,防止泥沙将车泵损坏),以抬高水位,增加蓄水量,保障供水需要。 (四)一般以参战辖区支队形成供水网络。 (6)注意事项 施救中,官兵不要接近高压、高温管线,不要盲日对其出水; 在不同地设置CH4、H2S检测点,时时进行检测,一旦浓度达到其爆炸浓度下限的50%时,要及时报告指挥部; 所有参战官兵个人必须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明确警戒时间、地点及范围; 参战官兵个人防护措施:进入重危区人员实施二级防护(全棉防静电内外衣、头罩、手套、袜子,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并采取水枪掩护,凡在现场参与处置人员,最低防护不得低于三级(战斗服、无钉鞋,简易滤毒罐、面罩或口罩、毛巾等防护器材); 对本队进出人员、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并逐一登记; 必须采取防爆措施,确保安全,车辆必须按现场规定要求停放并带防火罩,禁止将手机、传呼机、电台、打火机等火种带进警戒区,非防爆电源电器禁止开启; 施救力量应从上风方向进入事故现场,在安全地带集结,调整好车辆方向。兵力一定要少而精,严格检查个人防护装备,明确出现险情时的撤离路线和联络方式。采用雾状射流形成水幕墙,防止泄漏物向重要目标或危险源扩散; 现场指挥员遇有严重险情需紧急撤离时,可视情不收器材、不开车辆,保证人员快速撤离,并在预定的集合点清理人数; 参战人员应熟悉抢险现场制定的警报信号; 应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及时调整力量,定时轮换休息。

第4题:

带电设备、线路火灾扑救的战术要点和安全措施是什么?


正确答案:战术要点;
⑴断电灭火。要尽可能在切断(局部或全部)电源后,实施灭火战斗行动,以免人员触电伤亡。
⑵带电灭火。来不及断电或因其他原因不能断电时,要在搞好绝缘防护和保持安全距离的情况下实施灭火。
⑶充分利用固定装置,发挥移动消防设备的作用,尽量避开触电危险区域,近战快攻,迅速控制火势,消灭火灾。
安全措施:
⑴水枪喷嘴与带电体之间要保持安全距离。
⑵注意发现异常情况。
⑶架空电线断落时的应变措施:
①在水流能到达火点的情况下,人与带电体之间应尽量保持较大的水平距离;
②发生电线断落时,要划出警戒区,禁止人员入内。
⑷避免人体与水流接触。
⑸破拆时,要防止工具与带电物体接触。

第5题:

泡沫灭火剂不宜扑救带电设备火灾、金属火灾、气体火灾和浓酸场所火灾。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不宜扑救带电设备火灾、金属火灾、气体火灾和浓酸场所火灾。


本题答案:泡沫灭火剂

第7题:

带电设备、线路火灾扑救要点?


正确答案: 灾害特性:1、带电设备、线路着火点隐蔽性强,难以发现;2.油浸式变压器、油断路器火灾,燃烧猛烈,蔓延迅速;3、易造成灭火人员触电事故。
处置对策:1、充分利用固定灭火装置,有效实施断电或带电灭火;2、迅速查明带电设备名称、电压、电量等情况,用漏电检测仪确定漏电部位;3、迅速通知电力部门采取断电措施;4、必须带电灭火时,应当优选二氧化碳、氮气、干粉等灭火剂灭火,并或采取灭火人员穿戴绝缘胶鞋、手套或均压服水枪安装接地线,用喷雾水或直流水枪点射等方法。
特别謦示:1、发生电线断落时,应设立相应的警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2、带电灭火必须做好接地保护和个人安全防护;3、无防护触电装备的其他救援人员,要防止与地面水流接触,发生触电事故;4、当救援人员身体处于漏电区域时,防止产生跨步电压。

第8题:

扑救带电线路和设备火灾时,首先应设法及时()电源然后进行扑救。

A.保护

B.维修

C.切断

D.合上


正确答案:C

第9题:

油罐火灾扑救的战术要点和措施是什么?


正确答案:战术要点:
⑴速战速决。加强第一出动,一次性向火场调派具备攻坚灭火能力的优势兵力,力求速战速决。
⑵冷却保护。
①燃烧油罐。全面冷却,控制火势发展,防止油罐变形或塌裂。
②邻近罐(带有保温层除外)。半面(着火面)冷却,视情加大强度。
⑶以固为主,固移结合.对装有固定、半固定泡沫灭火装置的燃烧罐(池),在可以使用的情况下,坚持"以固为主"的原则,辅以移动式消防车泡沫炮或移动泡沫炮、泡沫钩管、泡沫管枪等相结合的方法灭火。
⑷备足力量,攻坚灭火。对爆炸后形成稳定燃烧的油罐(池),在进行冷却的同时,积极做好灭火准备工作,在具备了灭火所需人员、装备、灭火剂、水等条件下发动总功,一举将火势扑灭。
⑸隔绝空气,窒息灭火。油罐的裂口、呼吸阀、量油孔等处呈火炬型燃烧时,可采取封堵、覆盖灭火法,将其窒息。
灭火措施:
⑴对大面积地面流淌性火灾,采取围堵防流,分片消灭的方法;对大量的地面重油质油品火灾,可视情采取挖沟导流的方法,将油品导入安全的指定地点,利用干粉或泡沫一举消灭。
⑵对灭火装置好用的燃烧罐(池),启动灭火装置实施灭火。
⑶对灭火装置被破坏的燃烧罐(池),利用泡沫管枪、移动泡沫炮、泡沫钩管进攻或利用高喷车、举高消防车喷射泡沫等方法灭火。
⑷对在油罐的裂口、呼吸阀、量油口等处形成的火炬型燃烧、可用覆盖物(浸湿的棉被、石棉被、毛毡等)覆盖火焰窒息灭火,也可用直流水冲击灭火或喷射干粉灭火。

第10题:

扑救有毒区域火灾的战术要点和疏散、救人的行动要求有哪些?


正确答案:战术要点:
⑴要坚持积极抢救和疏散受毒气威胁的人员,迅速查明毒害原因,加强防护。
⑵要正确部署灭火力量,在不影响扑救的前提下,尽量把灭火力量部署在侧风或上风方向。
⑶灭火要坚持统一指挥,实行冷却降温、防爆堵漏、稀释浓度、消除毒源等战术方法,针对各种毒物的性质准确选用灭火剂。
⑷调集特勤力量。
疏散、救人的行动要求:
⑴消防队到场后,如已发生爆炸,应迅速组织人员深入倒塌的建筑物中抢救人命;必要时,可调用吊车、推土机、风镐等设备协助救人;
⑵对中毒较重、已经休克的人员,要先送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急救,然后迅速送往医院抢救;
⑶若有毒区域内被困人员很多,应用火场应急广播和高音喇叭进行喊话,稳定其情绪,讲明简易防毒方法,并指引疏散方向和通道;
⑷当有大量毒气扩散,短时间内难以控制时,消防人员应协同有关部门按毒气扩散范围,及时疏散可能遭遇毒气侵害的人员,特别要疏散毒源下风方向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