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调节器的控制规律?基本控制规律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题目

什么是调节器的控制规律?基本控制规律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低温冷却器常采用哪几种控制方案?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1)控制冷剂的流量根据出口温度来控制液氨的进口流量,应带有液位指示或连锁报警,或采用选择性控制方案。
(2)控制传热面积可以限制液位上限,保证氨冷器有足够的蒸发空间,使得气氨中不带液氨。
(3)控制汽化压力迅速、灵敏,但对氨冷器的耐压要求高。

第2题:

在PLC控制电路中,输入、输出信号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有开关量、模拟量、数字量三种类型。它们的特点是:
开关量:1或0,即接通或断开。
模拟量:主要是0~10V、0~5V电压信号,4~20mA、0~20mA电流信号
数字量:8位、12位或16位二进制数。

第3题:

数字调节器的特点有()

A.能实现复杂控制规律的控制

B.可实现多回路控制

C.控制规律灵活

D.可靠性高


正确答案:ABCD

第4题:

凸轮机构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有哪几种?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正确答案:常用的从动件运动规律有等速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等。从动件等速运动时,加速度为零。但在开始和终止运动的瞬间,速度突变,加速度趋于无穷大,理论上机构会产生无穷大的惯性力,使从动件与凸轮产生冲击(称刚性冲击)。因此,等速运动规律只适用于低速、轻载的凸轮机构。等加速-等减速运动时,曲线在速度转折处发生突变,则惯性力突变,但加速度不再是无穷大,凸轮机构仅产生柔性冲击。余弦加速度运动时,在运动的始、末两点处加速度有有限值的突变,也会产生柔性冲击。因此,该规律也只适用于中速场合。只有加速度曲线保持连续变化(如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时,才能避免冲击。

第5题:

控制系统按控制规律可以分为哪几类?各类控制规律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双位控制系统:控制器只有两个输出值,相应的控制机构只有开和关两个极限位置。
(2)比例控制系统:即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成比例关系的控制系统,一种最简单的控制方式,仅有比例控制时系统输出存在稳态误差。
(3)积分控制系统:反应慢,控制不及时,但能消除余差。
(4)微分控制系统:动控制系统在克服误差的调节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振荡甚至失稳.其原因是由于存在有较大惯性组件(环节)或有滞后(delay)组件,具有抑制误差的作用,其变化总是落后于误差的变化。
(5)比例积分控制系统:积分作用使控制器的输出和偏差的积分成比例,故过度过程结束时无余差,但是加上积分作用,稳定性降低。积分作用时增大比例度,可保持稳定性,但超调量和振荡周期增大,过度时间增长.此控制器是适用最多的,它适用于调节通道滞后较小,负荷变化不大,工艺要求不能有余差的系统。
(6)比例微分控制系统:它所产生的控制作用不仅反映了系统的静态误差,同时还反映了误差信号的变化率,因此微分使控制信号提前作用,使系统的响应振荡减轻,过渡过程加快,对系统的稳定性有利。
(7)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系统:这种控制器既能快速进行控制,又能消除余差,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

第6题:

什么叫控制器的控制规律?控制器有哪些基本控制规律?


正确答案: 控制器的控制规律就是指p与e之间的函数关系,及p=fE.=f(z-x)。位式控制(其中以双位控制比较常用)、比例控制(P)、积分控制(I)、微分控制D.及它们的组合形式,如比例积分控制(PI)、比例微分控制(P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ID.。

第7题:

试述DTL-331型调节器可以实现哪几种调节规律?各种调节规律的整定参数是什么?


正确答案: DTL-331型调节器可以实现比例,积分调节和比例,积分,微分调节规律。比例,积分,微分调节规律的整定参数是比例带δ积分时间T1,微分时间Tc。

第8题:

什么是调节器的动作规律?目前发电厂中普遍应用的主要有哪几种调节规律?


正确答案: 调节器在动态中输入变化量Δe与输出量Δu之间的关系即为调节器的调节规律,也叫调节器的动态特性。
目前电厂中,普遍应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调节规律:(1)比例;(2)比例积分;(3)比例积分加微分。

第9题:

比例控制规律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比例控制规律滞后小,反应快,控制及时,输出信号与偏差成比例变化,偏差越大,输出控制作用越强;但存在余差,只适用于有差控制系统。

第10题:

差错控制的基本工作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自动回询重传(ARQ)、前向纠错(FEC)、混合差错控制方式(HEC)、信息反馈(IRQ)。
(1)自动回询重传(ARQ):这种方式又可称为检错重传、判决反馈或反馈纠错,记作ARQ。优点:只需要少量的冗于码元就能获得极低的输出误码率,并且所使用的检错码基本上与信道的差错统计特性无关,自适应能力较强,译码器比较简单,成本较低。缺点是:必须有反馈信道,不能用于单向传输系统及同播系统,实现控制比较复杂,当信道干扰通信效率会大大降低,因而影响实时性。
(2)前向纠错(FEC):前向纠错方式FEC是在发送端将数据信息按一定的规则附加余码元,组成纠错码。优点:不需要反馈信道,能用于单向通信,适用于一点发送多点接收的同播系统,译码迟延固定,适用于实时系统。缺点:译码设备比较复杂,所用纠错码必须与信道的差错统计特性相一致,为了纠正较多的错误要求附加冗余码元较多,可达25%-50%,因而传输效率较低,当信道中产生的错误超过码的纠错能力时,就有可能把错误的数据送给用户。
(3)混合差错控制方式(HEC):如果将FEC和ARQ适当结合起来,就能克服各自的缺点,这就是混合差错控制方式,也称混合纠错方式HEC。
(4)信息反馈(IRQ):也就是信息重传请求IRQ,将接收到的数据原封不动地通过反馈信道送回到发送端。优点:不需要纠错、检错译码器,控制设备和检错设备比较简单。缺点:要有和前向信道完全相同的反馈信道,在发送端需要有一定容量的存储器存储发送码组以备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