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一样,可以作喷泉实验,这是由于()。

题目

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一样,可以作喷泉实验,这是由于()。

  • A、氨的密度比空气小;
  • B、氨水的密度比水小;
  • C、氨分子是极性分子,极易溶于水;
  • D、氨气很容易液化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氨的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金属钠可取代干燥氨气中的氢原子,放出氢气

B.氨气可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

C.以NH2一取代COCl2中的氯原子,生成CO(NH2)2

D.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可生成白烟


正确答案:B

第2题:

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一样,可以作喷泉实验,这是由于( )。

A.氨的密度比空气

B.氨水的密度比水小

C.氨分子是极性分子,极易溶于水

D.氨气很容易液化


正确答案:C

第3题:

试纸不能检测现场空气中的化学气体的是。( )

A.砷化氢

B.硫化氢

C.氯化氢

D.氨气


正确答案:D

第4题:

高中化学《氨气的性质》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视频】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露事件,整个厂区都是白茫茫一片,方圆百里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就是氨气。
【教师引导】氨气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下——氨气的性质
(二)探究新知
【老师展示、学生观察】装有氨气的试管观察其颜色和状态,结合课本及新闻中提到空气当中弥漫着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能够得出氨气具有哪些性质?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学生回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
【老师归纳】氨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经试验测定,1体积的水可以溶解700体积的氨气。
【老师提问】氨气溶于水的同时,是否能与水发生反应。(引导学生利用喷泉实验验证)
【演示实验】喷泉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进行解释。
【师生总结】氨气极易溶于水,使烧瓶中的压力瞬间减小,形成较大的压强差,烧杯中的滴有酚酞的水进入圆底烧瓶,形成红色喷泉。
【老师提问】喷泉实验中酚酞溶液变红说明什么?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学生回答】说明溶液显碱性。
【老师讲解】由于氨气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自行书写一下氨气与水的反应方程式。




【答辩题目解析】
1. 本课当中的实验涉及了许多铵盐,如何验证铵盐的性质?
2. 结合本节课说一说课堂上进行演示实验的实施要求?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答案:
解析:
1、铵盐受热都易分解生成氨气与其他的化合物,所以可以通过加热铵盐观察生成的气体是否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来进行检验。

2、本节课进行了关于喷泉演示的实验,在进行喷泉实验时要注意气满、瓶干、现象明显,在进行相应实验时必须遵循(1)准备充分,确保成功。在教学之前我会经过提前的预演。(2)现象明显,易于观察。明显的实验现象,能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这是顺利进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基础。(3)操作规范,注重示范。演示实验中教师的实验操作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在教师演示实验教学中,要注重操作规范,给学生以示范作用。(4)演、讲结合,启迪思维。教学中会抛出问题,如“观察实验现象,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让学生自主思考。(5)简易快速,按时完成。在不违反科学性的前提下,演示实验所采用的仪器和实验装置应力求简易。(6)保护环境,注意安全。化学实验中常会接触到有毒、有害物质,常会遇到一些不安全因素,因此,教师应树立“绿色化学”观念和“安全第一”思想。

第5题:

(  )对于氯化氢相当于石灰水对于(  )
A.硫酸——氧化钙
B.气体——液体
C.盐酸——氢氧化钙
D.氨气——碱性


答案:C
解析:
盐酸的主要成分是氯化氢;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

第6题:

在较低浓度的接触条件下,易引起肺水肿的刺激性气体是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氟化氢

D.氯化氢

E.氨气


正确答案:B

第7题:

采用什么方法和装置,可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
(1)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氯化氢、水蒸气.
(2)氯气中含有少量氯化氢气体.


答案:
解析:
(1)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将气体通入饱和NaHC03溶液中,就可以除去氯化氢气体,然后将气体通入浓硫酸中,除去水蒸气(如图5~12所示)。 (2)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可将气体通人饱和食盐水中除去氯化氢气体,然后用浓硫酸干燥氯气(如图5~13所示).


第8题:

氨气具有()气味,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气体,爆炸极限()。


参考答案: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15.7~27.4%

第9题: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装置①是洗气装置,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

B.实验室用装置②制取氨气

C.装置③可用于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

D.装置④中x若为四氯化碳,该装置可用于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答案:D
解析:
装置①做洗气装置时,导气管应长进短出,A项错误;制取氨气的试剂不能只用NH4C1,因为加热NH4Cl,分解生成的HCl和NH3在试管口处反应重新生成NH4Cl,应该用NH4Cl和Ca(OH) 2来制取NH3,B项错误;制备Fe(OH) 2时,胶头滴管要伸入到试管中溶液面以下,C项错误;由于NH3在CCl4中溶解度很小而在水中溶解度很大,所以该装置可用于吸收氨气并可以防止倒吸,D项正确。

第10题:

高聚物在燃烧或分解过程中会产氮氧化合物、氯化氢、光气、( )等大量有毒或有刺激性的有害气体,其燃烧产物的毒性十分剧烈。


A.甲酸
B.乙酸
C.氰化氢
D.氨气

答案:C
解析:
高聚物的燃烧具有发热量大、燃烧速度快、发烟量大、有熔滴等特点,并且在燃烧或分解过程中会产生氮氯化合物、氯化氢、光气、氰化氢等大量有毒或有刺激性的有害气体,其燃烧产物的毒性十分剧烈。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