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控制原料油中的Fe<sup>2+</sup>含量,一般控制

题目

为何要控制原料油中的Fe2+含量,一般控制指标多少?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铁对于催化剂的活性影响不大,原料油铁离子含量超标,引起蜡油的颜色较黑,比色偏大,杂质含量高,导致原料油过滤器堵塞严重;从而使精制反应器床层堵塞,硫化铁在反应器顶部堆积,引起催化剂结块,造成反应物料短路、沟流、反应器个别点温度偏高;同时床层压降上升,循环氢压缩机动力消耗增大,出入口压差升高,迫使装置催化剂在活性尚未丧失之前就须停工处理。铁源于原料油中的环烷酸或硫化物在贮运或加工中生成的环烷酸铁或硫化铁。前者为可溶性铁,进入装置后难以除去,在高温状态下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铁,会积聚在反应器顶部的催化剂表面,所以要尽量防止可溶性铁的生成。原料油中铁含量控制小于1.0ppm。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阈电位是指A.使K+</sup>通道突然开放的临界膜电位B.使K+</sup>通道突然关闭

阈电位是指

A.使K<sup>+</sup>通道突然开放的临界膜电位

B.使K<sup>+</sup>通道突然关闭的临界膜电位

C.使Na<sup>+</sup>通道大量开放的临界膜电位

D.使Na<sup>+</sup>通道突然关闭的临界膜电位

E.使K<sup>+</sup>和Na<sup>+</sup>通道突然开放的临界膜电位


正确答案:阈
电位是造成膜对Nasup>+/sup>通透性突然增大的膜电位,即在一段膜上能使Nasup>+/sup>扩通道开放的数目足以引起正反馈式的更多Nasup>+/sup>扩通道开放,从而形成动作电位上升支的膜去极化的临界水平。

第2题:

为什么要控制原料油中的残碳含量?


正确答案: 由于干点指标为一个综合指数,代表某条件下的油料的混合物,因此当有少量较重组分尤其是沸点较高的组分混入时,在催化剂活性以及寿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控制加氢裂化原料时,单独控制干点是不够的,还要严格控制其他指标。控制残碳的含量就是其中一个指标。残炭是指石油产品蒸发和热解后所形成的碳质残余物。它不全是碳,而是会进一步热解变化的焦炭。残炭值的大小,反映了油品中多环芳烃、胶质、沥青质等易缩合物质的多少。原料油的残炭值(CCR)增加对产品收率影响较小,加氢所得尾油的残炭值增加不多。但催化剂结焦速度加快,必须提高反应温度以弥补催化剂的活性下降,这将严重影响到催化剂的运转周期,因此在装置设计时均限定了原料油的残炭值。

第3题:

钠离子交换器再生时,在一定浓度的盐液中,树脂对Na〈sup〉+〈/sup〉的吸取会优先于Ca〈sup〉2+〈/sup〉、Mg〈sup〉2+〈/sup〉。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4题:

单选题
关于体质指数的计算公式 ,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
A

BMI=体重(kg)÷〔身高(m)<sup>2  </sup>                        </p>

B

BMI=体重(斤)÷〔身高(cm)〕<sup>2     </sup>         </p>

C

BMI=体重(g)÷〔身高(cm)〕<sup>2</sup></p>

D

BMI=〔身高(cm)〕÷体重(斤)


正确答案: D
解析:

第5题:

锅水中Fe3+sup>在阴极夺得电子生成Fe2+sup>的现象称为()。

  • A、阴极极化剂
  • B、阴极去极化剂
  • C、阳极极化剂
  • D、阳极去极化剂

正确答案:B

第6题:

为何要控制原料油中的水含量?


正确答案: ⑴水对催化剂活性和强度影响很大,严重影响催化剂活性。
⑵水汽化要吸收较大的热量,增加了加热炉负荷。
⑶水汽化后增加了系统压力,引起压力波动,严重时要减量甚至停工。

第7题:

为什么要控制原料油中的氮含量?


正确答案: 氮化物按其氮原子在分子中是否有孤对电子而分为碱性氮化物和非碱性氮化物二大类,由于碱性氮化物中氮杂原子存在有自由的孤对电子,即一些胺类、二氢吲哚类和六员环杂环氮化合物,这些碱性氮化物很容易吸附在催化剂酸性活性中心,因此对催化剂的毒性很大。有分子筛的催化剂比无定型催化剂更怕碱性氮化物,这是因为有机碱氮化物在催化剂上吸附与酸碱强度有关,分子筛酸性比无定形强,而脱附与温度有关,分子筛催化剂反应温度相对低,脱附慢。
氮化物不仅影响催化剂的稳定性,对催化剂积炭也有很大影响。日本有些研究表明催化剂结炭成分含氮量远高于油中含氮化合物含量。有学者认为,中小型含氮化合物是生焦生碳的前驱物,芳烃及氮化合物受催化剂吸附过强,集中在B酸分子中心时间过长发生缩聚反应生成积炭覆盖了活性表面,造成裂化催化剂活性下降。实验室数据也表明Ni-Mo系催化剂在相同转化率的条件下氮含量2000ppm以及0ppm两种原料,其反应温度差可以达到85℃,对贵重金属催化剂的影响更大,达到110℃。当氮含量由500ppm增加到1300ppm时,催化剂的失活率增加近3倍。因此在各项指标中首要关注的是原料中的氮含量。与众多国外原油相比,我国原油的特点是多数含硫少含氮高,因此加工我国陆上原油时,对原油中的氮含量应倍加关注。
直馏馏分油中的氮化物一般是以杂环氮化物形式存在的,其中有五员环和六员环。最常见的有吡啶、喹啉、吡咯、吲哚、咔唑及其衍生物。氮化物的分布与原料馏程有很大的相关性。当馏分变重时,一方面氮化物含量增加,另一方面多环杂氮原子化合物大量出现。因为杂环氮化物在催化剂表面的强烈吸附对加氢脱氮有自阻作用,由于原料油中的碱性氮化物及所有的加氢脱氮反应的中间产物均具有较强的碱性,它们可与催化剂活性中心产生很强的吸附作用,且又难于脱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催化剂反应活性产生抑制作用或暂时中毒。原料油的氮含量大幅度增高往往意味着原料油变重、变劣,绸环化合物、芳烃含量相应增加,其他杂质含量也上升,需要提高反应温度以补偿催化剂活性的下降。氮化物的脱除一般先经过氮杂环的加氢饱和,因此要达到深度脱氮总是伴随大量耗氢。氮化物在催化表面上的吸附比含氧、含硫化合物和芳烃容易得多,因此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催化剂表面上氮化物的覆盖率相当大,但并非所有吸附的氮化物都经受加氢、氢解而脱氮,这不仅阻滞其它的加氢反应,还可能导致催化剂表面积炭的生成,使催化剂由原来的可逆吸附中毒变成了永久失活,也会造成酸性载体中毒。由于分子筛易被有机氮化物中毒,因此需要严格控制进入裂化反应器原料中的有机氮化物含量,一般要求低于10ppm。当进料油中氮含量增加时,应适当提高前置精制反应器的反应温度。同时高的氮含量还会引起较高的氨分压,这对裂化催化剂的裂化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导致较高的裂化段反应温度。

第8题:

下列物质中哪个不是第二信使A.IP3</sub>B.Ca2+</sup>C.cAMPSXB

下列物质中哪个不是第二信使

A.IP<sub>3</sub>

B.Ca<sup>2+</sup>

C.cAMP

D.GMP

E.DAG(二酰基甘油)


正确答案:D
IPMsub>3/sub>、Casup>2+/sup>、cAMP和DAG都是第二信使,唯独GMP不是。

第9题:

单选题
成人血小板计数正常参考区间是( )
A

(100~300)×10<sup>9</sup>/L

B

(200~300)×10<sup>9</sup>/L

C

(4.0~10.0)×10<sup>9</sup>/L

D

(11.0~12.0)×10<sup>9</sup>/L

E

(15.0~20.0)×10<sup>9</sup>/L


正确答案: A
解析:

第10题:

单选题
锅水中Fe3+sup>在阴极夺得电子生成Fe2+sup>的现象称为()。
A

阴极极化剂

B

阴极去极化剂

C

阳极极化剂

D

阳极去极化剂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