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液化气的危险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题目

关于液化气的危险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极易引起火灾
  • B、容易汽化
  • C、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 D、污染环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设备设施装置危险性辨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C

第2题:

下列关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分级、分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安全间隙越大,危险性越小
B.最小点燃电流越大,危险性越小
C.引燃温度越低的物质,危险性越小
D.T6引燃温度最低,T1引燃温度最高

答案:C
解析:
根据《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3.4.1,安全间隙越大,危险性越小;最小点燃电流越大,危险性越小。A、B正确。3.4.2规定,引燃温度越低的物质,危险性越大;T6引燃温度最低,T1引燃温度最高。C错,D正确。

第3题:

关于液化气泄漏的模拟事故演练方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明确事故应急处理现场指挥和副指挥以及他们的职责

B.明确报警和通讯联络的步骤

C.部分人员知道演练方案


正确答案:C

第4题:

可燃性液化气体的燃烧危险性比易燃液体的危险性小得多。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下列关于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
B.蒸气压是评定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的最直接指标
C.闪点越高的液体,其挥发性越好,也更容易被引燃
D.可燃液体的自燃点越低,越容易发生自燃

答案:C
解析:
本题需了解闪点的定义,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评定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最直接的指标是蒸气压,蒸气压越高,越易挥发,闪点也越低,但由于蒸气压很难测量,所以世界各国都是根据液体的闪点来确定其危险性)。闪点越低的液体,越易挥发而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引燃也越容易。对于可燃液体,通常还用自燃点作为评定火灾危险性的指标,自燃点越低的液体,越易发生自燃。

第6题:

下列有关于某橡胶制品厂有多个生产车间和加工部位,说法错误的是( )。

A.橡胶制品的硫化厂房火灾危险性为甲类
B.橡胶制品的压延厂房火灾危险性为丙类
C.橡胶制品的涂胶部位火灾危险性为甲类
D.橡胶制品的成型厂房火灾危险性为丙类

答案:A
解析:
2020版教材P 68
橡胶制品的硫化厂房、橡胶制品的压延厂房、橡胶制品的涂胶部位、橡胶制品的成型厂房的火灾危险性分别为:丙类、丙类、甲类、丙类。

第7题:

下列关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分级、分组说法,错误的是( )。

A.最大试验安全间隙中,间隙越小,危险性越大
B.按最小点燃电流分级,ⅡA危险性最大
C.按最小点燃电流分级,点燃电流越大,危险性越小
D.按照最大试验间隙分级,ⅡC的安全间隙最小

答案:B
解析: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分级分组:1)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分级。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是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壳内所有浓度的被试验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点燃后,通过25mm长的接合面均不能点燃壳外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外壳空腔两部分之间的最大间隙。可见,安全间隙的大小反映了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传爆能力。间隙愈小,其传爆能力就愈强,危险性愈大;反之,间隙愈大,其传爆能力愈弱,危险性也愈小。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的大小分为ⅡA、ⅡB、ⅡC三级。ⅡA安全间隙最大,危险性最小;ⅡC安全间隙最小,危险性最大。2)按最小点燃电流(MIC)分级。最小点燃电流是在温度20~40℃,电压为24V,电感为95mH的试验条件下,采用IEC标准火花发生器对空心电感组成的直流电路进行3000次火花试验,能够点燃最易点燃混合物的最小电流。最易点燃混合物是在常温常压下,需要最小引燃能量的混合物。Ⅱ类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照最小点燃电流的大小分为ⅡA、ⅡB、ⅡC三级,最小点燃电流愈小,危险性就愈大。ⅡA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最大,最小点燃电流最大,危险性最小;反之,ⅡC危险性最大。P150-155

第8题:

液化气体过量充液后,()危险性极大。


本题答案:爆炸

第9题:

下列关于评定物质火灾危险性指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爆炸极限和自燃点是评定气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
B.评定可燃固体火灾危险性最直接的指标是蒸气压
C.熔点低的固体易蒸发或气化,燃点也较低,燃烧速度也较快
D.在评定时,还可以从危险性、毒害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B
解析:
教材P33
可知:蒸气压是评定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最直接的指标(而不是可燃固体的)

第10题:

压缩和液化气体的危险性主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⑴易燃易爆性;
⑵扩散性;
⑶可缩性和膨胀性;
⑷带电性;
⑸腐蚀毒害性和窒息性;
⑹氧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