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井井深4000米,在用钻井液密度1.35g/cm3。溢流关井数据为:关井立压4Mpa,关井套压7Mpa。如果低泵速压力为5Mpa(40SPM),下列压井参数正确的一组为()。A、压井钻井液密度1.46g/cm3初始循环立压9Mpa终了循环压力6.08MpaB、压井钻井液密度1.45g/cm3初始循环立压9Mpa终了循环压力6.08MpaC、压井钻井液密度1.35g/cm3初始循环立压12Mpa终了循环压力5.0Mpa

题目

某井井深4000米,在用钻井液密度1.35g/cm3。溢流关井数据为:关井立压4Mpa,关井套压7Mpa。如果低泵速压力为5Mpa(40SPM),下列压井参数正确的一组为()。

  • A、压井钻井液密度1.46g/cm3初始循环立压9Mpa终了循环压力6.08Mpa
  • B、压井钻井液密度1.45g/cm3初始循环立压9Mpa终了循环压力6.08Mpa
  • C、压井钻井液密度1.35g/cm3初始循环立压12Mpa终了循环压力5.0Mpa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

A.关井立管压力为零时,当关井套压也为零时,保持原钻进时的流量、泵压循环排除溢流

B.关井立管压力为零时,关井套压不为零时,保持原钻进液密度、排量,开井循环

C.关井立管压力为零时,关井套压不为零时,应节流循环

D.关井立管压力不为零时,关井套压不为零时,应进行压井


答案:B

第2题:

在一口水平井中,把压井钻井液泵入钻柱,当压井钻井液刚到达610米长的水平段时,关井。关井立压为多少?()

  • A、与关井套压一样.
  • B、压井钻井液密度/原装密度x610米x0.981.
  • C、与低速循环压力一样.
  • D、与原关井立压一样.
  • E、零.

正确答案:E

第3题:

某井用密度为1.25g/cm??3??的盐水压井液钻磨灰塞,发生溢流前,测得低泵速泵压(循环立管压力)为10MPa,随后继续钻磨灰塞三小时,该井发生溢流立即关井,记录关井立压为4.57MPa,经计算要用1.35g/cm??3??盐水压井液才能将井压稳,试计算初始循环立管压力和终了循环立管压力?(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正确答案:

已知:ρ1=1.25g/cm3,ρ2=1.35g/cm3,Pd=4.57 MPa,PCi=10MPa。  

求: 初始循环立管压力PTi和终了循环立管压力PTf?  

解:(1)初始循环立管压力PTi  

由公式:PTi= Pd+PCi  

得:PTi=4.57+10=14.57(MPa)  

(2) 终了循环立管压力PTf  

由公式:PTf=ρ2×PCi/ρ1  

得:PTf=1.35×10/1.25=10.80(MPa)  

答: 初始循环立管压力为14.57MPa,终了循环立管压力为10.80MPa。

第4题:

某井井深3000米,用密度1.10g/cm3的钻井液钻进,发生溢流关井时测得关井立压为2Mpa,套压为4Mpa,溢流量3方,关井2小时后,立压升为9Mpa,套压升高为11Mpa,问气体上窜速度是()。

  • A、323米/小时;
  • B、324米/小时;
  • C、326米/小时。

正确答案:B

第5题:

司钻法压井时,初始循环立管总压15MPa,终了循环立管总压力9MPa,管柱内总容积51方。当注入15方压井钻井液时的循环立管压力为()MPa。

  • A、11.55
  • B、12.71
  • C、13.24
  • D、15.78

正确答案:C

第6题:

司钻法压井在第一循环周内,立管压力保持()不变。

  • A、关井立压
  • B、关井套压
  • C、终了循环立管总压力
  • D、初始循环立管总压力

正确答案:D

第7题:

某井压井循环时的低泵压耗为5MPA,关井后测得关井立压3MPA,关井套压6MPA,压井循环时初始循环立压应为()MPA。

  • A、9MPA
  • B、14MPA
  • C、11MPA
  • D、8MPA

正确答案:D

第8题:

在压井过程中,当重钻井液到达钻头时,此时_____。

A.关井立管压力为零

B.关井套管压力为零

C.立管压力为初始循环立管压力

D.立管压力为终了循环立管压力


答案:AD

第9题:

工程师法压井当重浆充满管柱内时立压应从初始循环立压降至()。

  • A、终了循环立压
  • B、关井套压
  • C、关井立压

正确答案:A

第10题:

某井关井后测得关井立压为4Mpa,井深2500米,在用钻井液密度为1.3g/cm3,则压井钻井液密度为()

  • A、1.46
  • B、1.47
  • C、1.48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