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水位是泵站集水池的()水位。

题目

技术水位是泵站集水池的()水位。

  • A、最低
  • B、最高
  • C、一般
  • D、中间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无盖水池满水试验的蒸发量,可设现场蒸发水箱,并在水箱内设水位测针进行测 定。( ),测定水箱中的水位。
A.测定水池中水位之前12h B.测定水池中水位之后12h
C.测定水池中水位的同时 D.测定水池中水位之后8h


答案:C
解析:

第2题:

某雨水泵站矩形集水池尺寸为9m×4m,进水管管径为DN2000(重力流、管内底标高为128m),最大一台水泵流量为3000L/s,则该集水池设计最高、最低水位下列哪项最合适?( )

A.最高水位130m,最低水位127.5m
B.最高水位128m,最低水位125.5m
C.最高水位130m,最低水位128m
D.最高水位128m,最低水位126m

答案:A
解析:

第3题:

无盖水池满水试验的蒸发量,可设现场蒸发水箱,并在水箱内设水位测针进行测定。( ),测定水箱中的水位。

A.测定水池中水位之前12h

B.测定水池中水位之后12h

C.测定水池中水位的同时

D.测定水池中水位之后8h


正确答案:C

第4题:

关于有盖水池的构筑物满水试验程序,排列正确的是( )。

A.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有关资料整理
B.水池注水→试验准备→水池内水位观测→有关资料整理
C.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有关资料整理
D.水池注水→试验准备→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有关资料整理

答案:A
解析:
2020版教材P131
满水试验程序为: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整理试验结论。蒸发量测定(1)池体有盖时可不测,蒸发量忽略不计。结合本试题是有盖水池,故蒸发量测定可以省去。

第5题:

污水泵站集水池设计水位确定,下述哪些说法正确?( )

A.集水池最高水位应与进水管管顶高程相同
B.集水池最低水位应满足真空泵抽气要求
C.集水池最高水位应与进水管水面高程相同
D.集水池最低水位应满足自灌泵叶轮浸没深度的要求

答案:B,C,D
解析:
依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5.3.5条,污水泵站集水池的设计最高水位,应按进水管充满度计算。故A错误。

第6题:

下列关于构筑物水池满水试验的程序,正确的是( )。
A.试验准备→水池注水→蒸发量测定→有关资料整理→水池内水位观测
B.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有关资料整理→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
C.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有关资料整理
D.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有关资料整理→蒸发量测定


答案:C
解析:
构筑物水池满水试验的程序: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有关资料整理。

第7题:

某雨水泵站集水池最高水位87.50m,最低水位83.50m,受纳水体高水位101.60m,最低水位92.30m,泵站管路系统水头损失为2.5m,雨水泵的最高工作扬程(m)为下述哪项?( )

A.11.3
B.14.1
C.16.6
D.20.6

答案:D
解析:
受纳水体水位的最高水位或防汛潮位与集水池设计最低水位之差加上管路系统的水头损失为最高工作扬程:最高工作扬程=101.6-83.5+2.5=20.6m

第8题:

技术水位是泵站集水池的()水位。

A.最低

B.最高

C.一般

D.中间


正确答案:B

第9题:

关于合流污水泵站的设计,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合流污水泵的设计扬程,应根据集水池水位与受纳水体平均水位差确定
B.合流污水泵站集水池的容积,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水泵30s的出水量
C.合流污水泵站集水池设计最高水位应低于进水管管顶
D.合流污水泵站应采用非自灌式

答案:B
解析:
参见《室外排水设计规范》5.2.5条:合流污水泵的设计扬程,应根据集水池水位与受纳水体平均水位差和管路损失及安全水头确定。规范5.3.1条: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水泵30s的出水量。合流污水泵站集水池最高设计水位应与进水管管顶平,若为压力流时可高于进水管管顶。合流污水泵站宜采用自灌式。综合以上情况,选择B项。A项中说得不全面。

第10题:

技术水位是泵站集水池的最高水位。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