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起钢筋(箍筋)下料长度的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题目

弯起钢筋(箍筋)下料长度的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 A、外包线长度+弯钩加长值
  • B、外包线长度-弯钩加长值
  • C、外包线总长度+弯钩加长值-弯曲调整值
  • D、外包线总长度-弯钩加长值+弯曲调整值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钢筋混凝土梁内的钢筋骨架多由主筋、斜筋(弯起钢筋)、箍筋、架立钢筋和纵向防裂钢筋等组成,其中为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而设置的钢筋有( )。

A.主筋
B.斜筋(弯起钢筋)
C.箍筋
D.架立钢筋
E.纵向防裂钢筋

答案:B,D
解析:
钢筋混凝土梁内的钢筋骨架多由主筋、斜筋(弯起钢筋)、箍筋、架立钢筋和纵向防裂钢筋等组成,其中为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而设置的钢筋有斜筋(弯起钢筋)和架立钢筋。

第2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4-2013)规定,关于钢筋保护层或工程量计算错误的为()。

A.Φ20mm钢筋一个半圆弯钩的增加长度为125mm
B.Φ20mm钢筋弯起45°,弯起高度为450mm,一侧弯起增加的长度为186.3mm
C.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梁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0mm
D.箍筋根数=箍筋分布长度/箍筋间距

答案:D
解析:
选项 D错误,箍筋根数=箍筋分布长度/箍筋间距+1。

第3题:

计算下图(1)中钢筋及图(2)中箍筋的下料长度,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可取25mm。

附:①钢筋弯曲量度差取值(注:d 为弯曲钢筋直径)

②箍筋调整值:箍筋直径为 8mm,量外包尺寸时:箍筋调整值为 60mm;量内包尺寸时:箍筋调整值为 120mm


参考答案:(1)号钢筋: L=(260+550×1.414×2+4230+260)-0.5×20×4+6.25×20×2 = 6515mm(2)号钢筋:L=[(250-2×25) + (600-2×25)] ×2+120 = 1620 mm

第4题:

抗震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25.1d(d是箍筋直径)。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关于钢筋下料长度计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一保护层厚度一弯钩增加长度
B.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十斜段长度一弯曲调整值
C.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一箍筋调整值
D.箍筋周长=箍筋下料长度一箍筋调整值

答案:B
解析:
2020教材P106 / 2019教材P105

@##

第6题:

下列关于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公式,错误的是( )。

A.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B.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C.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D.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答案:C
解析:
2019版教材P62页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一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一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籀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第7题:

关于钢筋下料长度计算的表述, 正确的是()。

A.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B.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钩增加长度+弯曲调整值
C.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D.如有搭接,需要减去搭接长度

答案:C
解析:
钢筋的下料长度。
(1)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2)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钩增加长度-弯曲调整值
(3)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4)钢筋如需搭接,还需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第8题:

下列关于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公式,错误的是( )。
A、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B、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C、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D、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参见教材P60。

第9题:

箍筋和弯起钢筋通常也称为“腹筋”或“横向钢筋”。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梁内腹筋包括箍筋和弯起钢筋。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